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中试通资讯 | 恒力石化布局己二腈!6项成果进入中试放大阶段
发布时间:2025-08-17

  2025年7月31日,大连市政府发布《大连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取得标志性进展》。

  图片

  构建科技成果全链条转化体系板块中提到:大连化物所与恒力石化签署己二腈工业化生产等3个技术开发合同,金额1.1亿元,其中6项成果进入中试放大阶段,预期产值达100亿元。

  图片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根据2024年财报,恒力股份现拥有年产能14万吨丁二烯、72万吨甲醇等装置。

  2024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科技成果对接会,表示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环氧环己烷一步法生产己二腈技术,公斤级反应规模下,己二腈收率达到85%,纯度为99.6%,选择性超过85%。

  图片

  2024年9月5日,大连化物所与恒力集团在大连签署了《精细化学品系列产品合作开发协议》。

  2024年11月15日,获授权发明专利《一种己二酸二甲酯和己二腈的制备方法》(CN202111401186.8 )。

  2024年5月及2025年5月分别申请发明专利4项,名称为《一种环氧环己烷制备己二腈的方法》(CN202211502268.6)、《一种制备环氧环己烷的方法》(CN202211502571.6)、《锰基催化剂及其催化环氧环己烷合成己二腈过程中的应用》(CN202211503306.X)、《一种环氧环己烷选择氨氧化合成己二腈的方法》(CN202311267454.0),核心发明人为戴文、李国松、吕迎。

  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落地,仅用不到一年时间。2025年最新签署的这组合同,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实质性工业化阶段。随着官方文件的正式披露,这项备受关注的百亿级项目终于从传闻走向现实。

  恒力石化以"技术+产业链"双轮驱动的方式切入己二腈赛道,这场布局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深远。如今进入中试放大阶段,其环氧环己烷一步法工艺已实现85%收率和99.6%纯度的突破。这种创新工艺相比传统丁二烯法,反应步骤减少40%,能耗降低30%,在双碳背景下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看一下恒力的专利布局,2024-2025年间密集申请的《锰基催化剂及其应用》等核心专利,构建起从催化剂到工艺的全方位保护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利发明人戴文团队正是大连化物所催化化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其研发的锰基催化剂在连续运转500小时后活性仍保持90%以上,解决了同类技术中催化剂易失活的世界性难题。这种"产学研"深度绑定的模式,或一步就让恒力在己二腈国产化浪潮中占据技术制高点。

  图片

  作为拥有"原油-PX-PTA-聚酯"全产业链的巨头,其大连产业基地的蒸汽管网、氢气资源与己二腈生产形成完美互补。据测算,利用现有园区基础设施可降低新项目投资成本15%-20%,而副产的环己酮恰好是恒力己内酰胺装置的原料。这种"分子级"的产业链设计,使得其规划中的20万吨产能项目具备1.2万元/吨的成本优势,较进口产品低30%。

  请注意,2025年中国尼龙66表观消费量预计突破80万吨,带动己二腈需求达40万吨,但国产自给率仍不足50%。恒力此时入局,恰逢中国化学首套20万吨丁二烯法装置刚投产,行业正从"技术突破"向"成本竞争"阶段过渡。其创新的工艺路线避开了丁二烯原料的波动风险,更与现有石化装置形成协同,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在595万吨规划产能的混战中显得尤为清醒。

  大连当地建设的"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产业园区可降低物流成本40%,而恒力作为本土龙头企业,或获得中试基地建设专项补贴。这种政企联动模式,正在复制其在PTA领域成功的"超大规模+技术迭代"打法。

  来源:大连市人民政府新材料研习社、大连规划、中试通ZSTO

  2025年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

  将于10月22-25日召开

  敬请期待

  e7c51f790d4fb0ceeeada66adf9828e3.jpg

  

  好书推荐,预购从速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戳这里,让化小盟知道你“在看”~

上一篇:
中国能建与中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
台州临港热电扩建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