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东营:新能源产业链去年实现营收223亿元
发布时间:2025-08-15

  新黄河记者:孙锋

  

  

  8月14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第二场,邀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清海,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尉彬彬,山东汉德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王兢克,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凤伟,介绍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新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情况。

  全市新能源产业链包括4个细分链条,2024年实现营收223亿元

  

  王清海介绍,东营风光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良好,具备发展可再生能源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全省重要的风电、光伏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市新能源产业现有规上企业57家,2024年实现营收223亿元。东营的新能源产业链主要包括锂电、风电、氢能、光伏4个细分链条。

  锂电领域,主要产品有电解液、正负极材料、隔膜等,胜华新材和海科新源生产的电解液溶剂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60%,海科新源公司是国家级电池电解液溶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已进入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LG、三星SDI等全球知名企业供应链体系。风电领域,规划建设了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目前已累计签约落地项目35个,总投资268亿元,是全省重要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金雷公司生产的风电轴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0%,自主开发的“超大型海上18兆瓦风机主轴铸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氢能领域,全市炼厂制氢、氯碱副产氢规模位居全省首位,氢气生产能力105万吨/年,建成全省首个“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汉德公司研发生产的双极压滤式强碱性水制氢电解槽装备,每小时可电解水制氢1300标方,获评2024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产品。光伏领域,东营市以光伏组件为核心,逐步构建起了“硅料—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储能设备”的产业链条,光伏组件产能达到2.4GW/年,产品出口多个国家。

  他表示,当前,新能源产业作为东营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降低碳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该市将新能源产业链作为八大标志性产业链之一,重点进行培育,加快风、光、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谋划实施东营宁德时代零碳产业园项目,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快速提升能级。相信未来东营市新能源产业将持续扩大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海科新源:电池电解液溶剂全球市场占有率超40%,位居龙头地位

  

  尉彬彬介绍,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专注于碳酸酯系列电池电解液溶剂、添加剂和高端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等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3年7月7日,海科新源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现建有山东东营、江苏连云港、湖北宜昌三个生产基地,东营、苏州两个研发中心,欧洲、美国两个海外子公司,并在韩国仁川设立办事处。此外,公司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山东新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多产品柔性共线孵化基地,兼具中试与小而美产品工业化生产能力。

  海科新源是国家级电池电解液溶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位居龙头地位。在国内,海科新源是比亚迪、天赐材料、国泰华荣等头部电解液生产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在海外,海科新源牢牢占据三菱宇部、中央硝子、亿恩科等龙头第一梯队供应商地位。海科新源的产品通过这些头部企业最终进入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LG、三星SDI的供应链体系。

  在精细化学品领域,海科新源聚焦高端日化防腐保湿、香精香料、医药市场,同时具备药用辅料丙二醇、食品添加剂丙二醇生产资质,同时也是国内首家实现绿色生物基1.3—丁二醇工业化量产的企业,有力推进了高端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等精细化学品的进口替代。

  他表示,海科新源的快速发展,促进行业地位不断攀升,公司先后入选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并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绿色工厂、山东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金雷新能源:参与起草2项风电核心部件国家标准,自主开发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刘凤伟介绍,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注册资本10亿元,为金雷科技股份公司全资子公司。金雷股份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自成立以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打造了集高品质风电核心部件铸锻造、精密加工、表面防腐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金雷重装在母公司经营发展的基础之上,先后获得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专精特新企业、东营市风电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等荣誉,承担的海上风电核心部件数字化制造项目入选山东省重大项目和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

  该公司主营业务是5-30MW高端风电轴系产品和大型海上风电铸件的研发与制造,产品销售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步发展,客户主要有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恩德、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上海电气、中船海装等全球头部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公司顺利通过了职业健康、环境、质量三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获得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参与起草风电核心部件国家标准2项。

  公司聚焦新能源装备领域,紧跟风电装备大型化、海洋化发展趋势,先后攻克了铸造、机加工、涂装等工序的技术瓶颈,形成了多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开发的“超大型海上18MW风机主轴铸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公司在超大兆瓦风电核心部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同时,构建了多维度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了集高端风电核心部件设计、研发、采购、生产、检测、销售于一体的敏捷响应机制,通过坚实的技术基础、稳定的产品质量、快速的交付能力及优质的售后服务,在行业内建立起了独具“金雷特色”的产品形象和品牌认知。

  她表示,公司与德国恩德合作的传动链装配业务,预计2025年能实现3亿多的外贸额,2026年达到10亿元。这是公司在风电产品主营业务外,首次尝试延伸产业链并取得初步成果,在此基础上公司将继续扩展整机装配业务,增加合作企业,探寻多元化发展道路。

  汉德:践行“绿电+绿氢”核心战略,全力推动传统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王兢克介绍,山东汉德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钻机电控系统民营生产制造商。公司专注钻机电控系统研发制造近二十年,现已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的核心供应商,连续多年蝉联中石化框架标首位,占据其市场份额50%以上。作为国内技术领军企业,汉德是唯一一家实现钻机核心动力(电机)、电控系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一体化自主生产的企业。

  近年来,公司在稳固传统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战略性布局氢能装备与储能装备制造两大新兴领域。

  氢能装备领域中,汉德已建成覆盖电解槽、气液分离装置、纯化系统等核心环节的氢能装备全产业链生产线,目前具备年产100套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的能力。今年,公司成功建成并投用12MW氢能测试站,该测试站是北方地区首家具备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全流程测试验证能力的平台,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研发验证与质量保障能力。目前,产品已成功进入中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进行测试,并与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服务于陆地油田的绿氢应用需求。

  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汉德积极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模式,致力于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绿氢制备、存储高效结合。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能储能系统可有效对接电网调峰需求,解决风电、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目前已在多个区域性微电网项目中成功应用。

  他表示,未来汉德公司将充分依托胜利油田石油装备产业集群优势,深度整合其在传统石油电控领域的技术积淀与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着力构建跨领域协同发展新格局。通过持续推动技术自主化、生产规模化、场景创新化,汉德正加速实现在氢能与储能领域从“跟跑”向“领跑”的跨越式发展。该公司将以“绿电+绿氢”为核心战略方向,全力推动传统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坚实力量。

  编辑:杨子梦 校对:汤琪

上一篇:
亏损收窄至23亿元!北汽蓝谷上半年营收增超154%,享界成新增长点
下一篇:
有实惠就能促消费 湖北一商场主动“贴息”活跃市场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