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平安两天举牌两大险企持股破5%引发估值修复预期
发布时间:2025-08-15

  保险行业内部的举牌动作再次引发市场关注。8月12日,中国平安系资金举牌中国人寿H股,当日买入950万股,持股数量达到3.75亿股,持股比例突破5%达到5.04%。此前一日,中国平安刚完成对中国太保H股的举牌。这种"保险举牌保险"的现象时隔六年重现,背后折射出险资配置策略的深刻变化。

  

  红利资产配置逻辑凸显

  保险资金将目光转向同业股票,体现了红利资产配置范围的扩展。中国太保H股最新股息率为3.22%,中国人寿H股对应股息率为2.92%,均显著高于长债收益水平。这种股息优势在过去一年两只股票均上涨超100%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说明其投资价值的稳定性。

  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开始将保险股纳入与银行股同等的高股息配置范畴。在低利率环境持续的背景下,传统固收资产收益承压,高股息股票成为替代选择。保险股兼具双重红利属性,既能提供稳定分红收益,又受益于自身投资的高股息资产带来的间接收益。

  当前保险行业基本面的改善为这种配置策略提供支撑。进入三季度,短期保费增速激活,银保渠道贡献显著提升。预定利率下调引导行业持续降低负债成本,有利于利差风险收窄。债券利率拐点确认,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低位1.84%回升至1.98%,险资固收类资产收益预期改善。

  估值修复空间获得认可

  险资举牌同业释放出对行业估值修复空间的认同信号。当前估值已较为充分反映保险股资负两端压力,险资的举牌行为指向对自身行业基本面筑底向好的判断。

  从资产端看,权益市场预期收益提升为保险股估值提供有力支撑。新准则下险企利润受权益资产波动显著加大,近期股市回暖使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权益资产收益显著提升,进一步提高险企三季度盈利能力预期。

  负债端的积极变化同样值得关注。预计三季度预定利率的进一步下调,将有利于寿险股估值提升。银保渠道改善下基本面的提振,与当前行业强贝塔属性形成共振效应。这种资产负债联动效率的持续提升,为保险股的长期价值提供了坚实基础。

  年内险资举牌已达27次,其中22次投资标的为港股,占比超过八成。相比A股,H股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更适合作为红利标的。中国平安年内合计举牌8次,主要集中在银行股领域,此次转向保险股标志着其配置策略的进一步完善。

上一篇:
传统产业“焕新密码”
下一篇:
看一眼就付钱!AI眼镜开启新支付革命,何时走出智能手机叙事框架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