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双汇发展的商业智慧,藏在财务报表之下?
发布时间:2025-08-15

  

  当“连续六个报告期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字样醒目地出现在双汇发展的业绩公告中,当市值从巅峰的2000亿缩水至不足900亿,市场情绪难免陷入低迷。

  行业周期低谷、需求疲软、创始人交棒……

  种种因素交织,似乎为这家“火腿肠大王”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深入剖析其财务报表与业务肌理,双汇发展展现出的并非虚弱,而是深藏于数字之下的商业智慧与穿越周期的强大韧性。

  周期之困与交棒之惑。

  2025年Q1,双汇营收142.95亿元(同比-0.09%)、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10.58%),延续了此前的下滑态势。屠宰业务占比过半(2024年50.80%)的特性,使其深度绑定于剧烈波动的生猪周期。

  当前生猪价格(2025年8月约14.17元/公斤)较2020年峰值暴跌65%,行业深陷底部泥潭,“市场竞争加剧,下游需求衰退”成为双汇最真实的写照。

  

  2024年12月,执掌双汇帝国40余载的“灵魂舵手”万隆功成身退,其子万宏伟接任董事长。万隆时代创造了扭亏为盈、成功上市、跨国并购的辉煌史诗。

  市场对新掌门人能否在逆风中力挽狂澜充满疑虑,交棒期的心理冲击叠加业绩低谷,共同促成了市值的深度回调。

  冰面之下,高ROE揭示的坚实护城河。

  在业绩波动的表象之下,双汇发展展现出了惊人的盈利韧性与质量。

  2014至2024十年间,其ROE(净资产收益率)持续稳定在20%以上,年均高达28.62%!这使其跻身A股极为稀有的“十年ROE超20%俱乐部”,与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海天味业、承德露露比肩而立。

  这一黄金指标是衡量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能力的核心标尺,双汇的持续高ROE是其深厚内功与商业模式优越性的铁证。

  深入探究其高ROE的源泉,卓越的运营效率(尤其是应收账款管理)功不可没。2024年,双汇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达231.76次,远超茅台、美的、海天等巨头。

  

  这得益于其强大的渠道话语权和独特的结算模式:

  1.经销为主(占比75.86%):严格执行先款后货政策,经销商须预付货款方能提货,极大保障了现金流安全,杜绝了“纸面富贵”。

  2.直销为辅(占比24.14%):面向商超及电商平台,基本实现现款现货。这种模式确保了双汇拥有极其健康的现金流,为其在行业寒冬中提供了宝贵的战略腾挪空间和抗风险能力。

  史密斯菲尔德与全球资源调配的智慧。

  2013年,万隆以71亿美元(约510亿人民币)的魄力收购美国最大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创下当时中资海外并购纪录。这笔交易的意义远超规模本身,它为双汇构建了至关重要的全球资源调配平台。

  利用美国相对低廉且稳定的生猪养殖成本(地广人稀、集中度高),双汇发展出一套精妙的跨周期运营策略。

  国内屠宰鲜肉优先满足生鲜肉高溢价销售,肉制品加工则加大进口低价美国猪肉及库存冻肉的使用比例,锁定原料成本,保护加工利润。国内屠宰的猪肉更多转向高毛利的肉制品深加工,同时逐步增加低价冻肉战略储备。

  这套模式成效显著。2024年,双汇肉制品业务毛利率逆势攀升至35.67%,不仅远高于其自身屠宰业务(4.58%),更在行业下行期实现了毛利率的持续提升。肉制品业务成为支撑其高ROE的核心引擎和抵御周期波动的关键“阻尼器”。

  

  规模化浪潮下的破局机遇。

  熨平周期的关键钥匙。

  当前中国生猪养殖业仍以散户为主,信息滞后导致“追涨杀跌”,形成典型的4年左右猪周期。但行业规模化、集中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大型养殖集团凭借成本优势、信息优势和对供应的调控能力,将逐步挤压中小散户生存空间。

  在这一进程中,双汇已占据显著优势:

  通过史密斯菲尔德建立的全球供应链和自身庞大产能,形成难以复制的规模效应。

  “先款后货”模式彰显的强势话语权,在存量竞争中将发挥更大威力,确保其现金流充沛,策略执行空间广阔。

  经历多轮周期考验的全球资源调配能力是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创始人万隆在交棒之际,曾以战略家的眼光坚定表示:“全球化布局和产业链协同是双汇应对未来挑战的基石。”这并非空洞的信心喊话,而是基于其亲手构建的商业模式和护城河。

  当行业集中度提升到新阶段,猪周期的振幅被有效熨平,双汇发展依托其规模优势、现金流优势和成熟的全球资源运作能力,其被暂时压抑的盈利能力与增长潜力有望迎来新一轮释放。

  届时,史密斯菲尔德这张“王牌”的战略价值将被市场充分认知。

  穿越周期的智慧与静待花开的耐心。

  双汇发展当下的业绩报表,如同一幅描绘行业寒冬的写实画。

  画布之下深藏的却是连续十年傲视群雄的高ROE、是231.76次应收账款周转率展现的卓越运营效率、是35.67%肉制品毛利率构筑的利润堡垒、更是通过史密斯菲尔德构建的全球资源调配工具箱。万隆时代落幕,留下的是一个根基深厚、护城河宽广的双汇。短期业绩承压,是行业周期规律下的必然阵痛,而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坍塌。

  市场有时会被表面的浪花所迷惑,而忽视深海的静水流深。双汇发展的“黄金成长期”并非终结,而是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潮前短暂的蓄力。

  

  当规模化浪潮真正席卷而来,熨平猪周期的剧烈波动,手握规模、现金、全球供应链和强大渠道话语权的双汇发展,必将迎来其价值重估与新一轮的成长绽放。这不仅是商业智慧的沉淀,更是对周期规律的深刻理解和驾驭。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的或许不是焦虑于眼前的波动,而是读懂冰面下的坚韧,并保持一份静待花开的耐心。

上一篇:
年内险资举牌银行股达14次
下一篇:
腾讯市值站上5万亿港元谜底:AI驱动,游戏业务爆发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