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青山就是美丽 蓝天也是幸福 中国银行当好“两山”理念金融践行者
发布时间:2025-08-15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美丽家园的深切期许,也是20年来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生动现实。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来,这一理念成为绿色发展的生动指引,创造了一个个生态与经济双重飞跃的鲜活范例。

  中国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发挥中国银行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助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能源转型是绿色发展的“先手棋”。

  中国银行立足浙江“清洁能源示范省”优势,以金融力量精准对接能源结构调整需求,为传统能源升级与新型能源落地注入“金融活水”。

  在安吉,全球最先进的9H级燃气轮机正高效运转——国能梅溪天然气发电项目通过燃机排气余热回收发电,实现“近零排放”:无颗粒物、二氧化硫污染,碳排放强度仅为百万千瓦燃煤机组的40%。这一项目的快速落地,离不开中国银行的服务加持:从审批绿色通道到专属优惠利率,从24亿元授信额度到配套前期贷款专项资金,中国银行以“一企一策”的精准支持,让先进环保技术加速转化为生态效益。

  不止于单一项目,中国银行同样支持绿色能源网络布局。在国家电投“雪碳行动”浙江首个示范项目——长兴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和平共储”工程中,中国银行核定3.74亿元授信并第一时间放款,保障这一新型保供系统的顺利运转。

  

  福建武平,全国林改第一县,森林覆盖率79.7%,“天然氧吧”的生态名片背后,曾藏着林农的“融资之困”——林地使用权难以抵押、资金周转渠道狭窄,让漫山绿意“守着金饭碗要饭”。

  中国银行创新推出“林权抵押贷”,为武平县澳森林场投放500万元贷款,让7万多亩速生桉树林成为可变现的“绿色资产”,为广大林业经营者开辟林业融资新路径,唤醒“沉睡的绿色资源”,盘活林下经济发展,铺就生态与经济共赢路。

  在福建三明、南平两个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打造“中银绿色+”品牌,推出“竹木惠贷”“岩茶惠贷”等特色普惠金融服务方案,落地首笔“福林票”质押贷款,实现新型林业资产配套金融服务的破冰。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银行已向两地投放绿色贷款超86亿元,让“叶子变票子、青山变金山”的愿景照进现实。

  

  河北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到“华北绿肺”,三代人用60年时间创造了世界最大人工林奇迹——森林覆盖率82%,年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万吨,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清洁氧气192万吨。在这片绿色奇迹的背后,有一支金融“护航队”始终默默坚守。

  中国银行积极构建绿色服务体系,覆盖全产业链金融需求:

  建立绿色金融联系行制度,深入林场及周边苗圃走访调研,精准掌握苗木培育、碳汇交易等环节的资金需求;

  制定“多渠道融资+综合化服务”方案,为塞罕坝及上下游近百家企业提供定制化支持;

  聚焦苗木采购、碳排放权质押等关键领域,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体产业的精准对接,推动“绿色资源”向“绿色产业”跃升。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累计为塞罕坝及产业链企业授信16.26亿元,助力“一棵苗”长成“产业链”,“一片林”带活“一方经济”。

  中国银行将持续以绿色金融为笔,在能源转型中书写担当,在产品创新中彰显智慧,在科技赋能中探索路径,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沃土。

上一篇:
唯品会:小而美爬出低谷,坐看巨头 “生死战”
下一篇:
IPO前突击分红!姐弟二人提前分食“资本盛宴”?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