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昱能科技:微逆领域的追光者,全球光储市场的领航员
发布时间:2025-08-15

  追光十五年:昱能科技的成长之路

  硅谷归国,点燃创新火种

  2010 年 3 月 24 日,在浙江嘉兴南湖之畔,两位怀揣光伏产业梦想的留美博士——凌志敏与罗宇浩,创立了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追光"之旅。这一决定源于他们对 MLPE (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在安全与高效方面显著优势的敏锐洞察。公司英文名称"APsystems"中的"A"代表"Advanced"(先进),"P"代表"Photovoltaic"(光伏),清晰地表明了公司的定位与追求。

  

  技术突围,构建核心竞争力

  2013 年,昱能科技迎来了关键突破,推出了全球首款双体单相微型逆变器 YC500 及世界首款三相微型逆变器 YC1000。这项创新不仅绕过了国外技术封锁,更通过集成化设计与高效能量管理,实现了产品性能与成本的优化平衡。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微型逆变器领域开始拥有话语权。

  此后,昱能科技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2017 年,推出全球首款符合智能电网调度的多体微型逆变器产品 YC600 及 QS1

  2018 年,参与制定国家能源行业标准《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技术规范》

  2019 年,推出全球首款采用自主研发 ASIC 芯片的单体组件级关断器

  2021 年,首创 20A 大电流的微型逆变器及双体组件级关断器,微型逆变器更新至第四代

  在这一时期,昱能科技完成了全球化布局:2011 年成立澳大利亚悉尼子公司和上海分公司,成为首个进入澳洲市场的微型逆变器品牌;2012 年成立美国西雅图子公司,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6MW 微型逆变器项目;2014 年成立荷兰鹿特丹子公司;2016 年成立法国里昂子公司;2017 年成立墨西哥子公司。

  2021 年,昱能科技创立了 APstorage 储能品牌,标志着公司从单一微型逆变器制造商向光储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登陆科创板

  2022 年 6 月 8 日,昱能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潮起潮落:近半年股价表现分析

  震荡下行:2025 年 2 月至 8 月股价走势

  从 2025 年 2 月至今,昱能科技的股价经历了明显的波动。根据历史数据显示:

  2 月初,昱能科技股价曾达到阶段性高点,2 月 24 日收盘价为 49.53 元

  3 月,股价继续上行,月内最高达到 50.25 元,月末收于 48.87 元

  4 月,股价出现大幅下跌,月内最低下探至 37.72 元,创近一年新低,月末收于 41.12 元

  5 月至 7 月,股价在 40-46 元区间波动,整体呈现缓慢回升态势

  8 月初至今,股价有所反弹,8 月 13 日收盘价为 47.93 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3.23%

  从技术指标看,昱能科技近期走势呈现企稳迹象。8 月 13 日,昱能科技股价上涨 3.23%,滚动市盈率达到 58.07 倍,创 90 天以来新低。8 月 14 日,昱能科技收盘价为 46.86 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2.23%。

  值得注意的是,昱能科技近期表现相对强势,近 5 个交易日上涨 3.44%,近 20 日上涨 7.56%,近 60 日上涨 14.24%。这表明尽管整体趋势向下,但近两个月股价已明显企稳并开始回升。现状与挑战

  财务表现:增长放缓但盈利能力提升

  2024 年,昱能科技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17.94 亿元,同比增长 26.36%。然而,2025 年一季度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实现营业收入 1.91 亿元,同比下降 55.39%,归母净利润 2887.97 万元,同比下降 27.68%。

  尽管营收下降,但昱能科技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5 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43.49%,同比增幅 21.4%,净利率同比增幅 26.53%。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调整,储能收入占比下降,高毛利的微逆产品占比提升。

  从业务构成来看,昱能科技的收入主要来源于:

  微逆及能量通信产品:占比 55.56%

  工商业储能系统及服务:占比 30.63%

  智控关断器:占比 10.46%

  户用储能产品:占比 1.84%

  竞争优势:技术领先与全球化布局

  昱能科技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强大的研发实力:公司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 1/2 以上,累计获得知识产权 178 项,其中发明专利多达 89 项,这一数字在行业内居于领先水平。昱能科技首创的多项技术,如多体微逆架构、20A 大电流微逆等,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

  全球化布局:公司在澳大利亚、美国、荷兰、法国、墨西哥等全球主要光伏应用市场设立子公司,构建起覆盖全球的销售与服务网络。2024 年,昱能科技的微型逆变器及能量通信产品在欧美市场实现了稳定增长。

  产品多元化:昱能科技已从单一的微型逆变器制造商,发展成为光储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涵盖微型逆变器、智控关断器、能量通信产品、工商业储能系统等多个领域。2025 年推出的 QS2 单相四体微型逆变器和太阳能储能逆控一体机 AHS 系列新品,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

  AI 赋能:昱能科技积极拥抱 AI 技术,在"场景驱动、AI 赋能"的战略指引下,将 AI 技术深度融入产品研发和用户服务中,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机构态度:基金持仓与市场认可度

  机构持仓:整体持仓比例下降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昱能科技共有 11 个机构投资者披露持有公司 A 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 3872.68 万股,占昱能科技总股本的 24.78%。相较于上一季度,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了 0.43 个百分点,显示机构整体持仓比例有所下降。

  昱能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包括:

  天通高新集团有限公司

  嘉兴汇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杭州士兰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 71.68 万股,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时上证科创板 1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 47.32 万股,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

  基金重仓:公募基金持仓量有限

  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止 2025 年 3 月 31 日,昱能科技现身 2 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较上季度增长 1 只;合计持有 4.49 万股,持股市值 217.45 万元,为公募基金第 2133 大重仓股(按持股市值排序)。

  持仓昱能科技的基金主要包括:

  国融融银 A(006009):持股 4.45 万股,持股市值 215.51 万元,较上季度减仓 149461 股

  富国上证指数 ETF 联接 A/B(100053):持股 0.04 万股,持股市值 1.94 万元,为本期新披露的公募基金

  相较于 2024 年末,昱能科技在公募基金中的持仓比例明显下降,2024 年末曾有 140 多家公募基金持有昱能科技,但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 140 个,主要包括南方中证 1000ETF、科创 100ETF 基金、科创 100、华夏上证科创板 100ETF、华夏中证 1000ETF 等。

  ETF 持仓:科创板 ETF 配置为主

  昱能科技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被科创板相关 ETF 持有:

  博时上证科创板 100ETF 联接 A(019857)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 47.32 万股,相比上期减少 14.81 万股

  华夏上证科创板 100ETF 等科创板 ETF 曾持有昱能科技,但在 2025 年一季度已不再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

  整体而言,昱能科技在 ETF 中的配置比例不高,主要作为科创板 ETF 的分散配置标的存在,尚未成为 ETF 的核心重仓股。研报评级:机构态度趋于谨慎

  昱能科技近一个月获得 3 份券商研报关注,平均目标价为 49.33 元。

  2025 年 5 月 20 日,长江证券发布研报,维持昱能科技买入评级,预测 2025 年归母净利润 3.14 亿元,同比增长 124.21%

  2025 年 5 月 6 日,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给予昱能科技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 57.55 元,认为微逆库存已逐步见底,海外工商储有望放量。

  2025 年 4 月 30 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发布研报,维持"中性"评级,下调目标价至 41.11 元,期待欧洲库存去化和储能放量。

  机构对昱能科技的态度总体趋于谨慎,一方面认可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对短期业绩表现持观望态度。长江证券预测,昱能科技 2025 年营业总收入为 20.61 亿元,归母净利润 3.14 亿元,市盈率为 20.7 倍。近期大事:公司动态与市场影响一季报

  业绩下滑但盈利能力提升

  新品发布

  2025 年 SNEC 展会期间,昱能科技重磅推出了 QS2 单相四体微型逆变器新品及太阳能储能逆控一体机 AHS 系列新品

  战略合作

  与光弘科技战略合作:2023 年 2 月 6 日,昱能科技与光弘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光伏和储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与南京河西新城国资合作:2024 年 7 月,昱能科技与南京市河西新城区国有资产经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光伏和储能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AI 技术合作:昱能科技成立了"+AI 应用研究院"并举办"AI 开放日",推动全员 AI 能力提升,将 AI 深度融入办公与业务流程,通过持续技术迭代强化核心竞争力

  行业前景:光储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市场规模:微型逆变器快速增长

  微型逆变器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的最新数据,全球微型逆变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5 年的 47.8 亿美元增长到 2032 年的 154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8.18%。

  另一家研究机构 Future Market Insights 则预测,2025 年至 2035 年期间,全球微型逆变器市场将以 18.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35 年达到约 267.7 亿美元的规模技术趋势:AI 赋能与光储融合

  微型逆变器行业正经历显著的技术变革:

  AI 技术深度融合:AI 正成为光伏系统迈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昱能科技等领先企业率先将 AI 技术深入植入光储解决方案,通过"产品+ AI""应用+ AI"为核心,在产品端构建了覆盖微光储、户用、工商业全场景的产品矩阵。

  光储充一体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昱能科技已积极布局这一领域,推出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高功率密度与高效率:微型逆变器正朝着更高功率密度和转换效率方向发展。第三代半导体(SiC)应用使转换效率突破 99.2%,显著提升了系统性能。

  安全性能提升:微型逆变器通过 PLC 电力载波技术实现组串级监控,使产品线故障率大幅降低,安全性显著提升。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提升

  微型逆变器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头部企业优势增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呈现"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在技术研发、品牌影响力、渠道布局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

  国内企业崛起:中国企业在全球微型逆变器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昱能科技、禾迈股份等国内企业已成为全球微型逆变器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国际厂商战略调整:国际龙头企业如 Enphase 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有所下降,美国市场户用补贴 2025 年底后开始退坡,这将更加利好具备价格优势的国内微逆厂商。

  多元化竞争策略:市场竞争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品牌、服务等多维度竞争。昱能科技通过"场景驱动、AI 赋能"战略,提升了差异化竞争能力。

  个人观点:高赔率下的择时博弈

  昱能科技的短期走势可能呈现以下特点:

  昱能科技股价近期已从 4 月低点 37.72 元开始回升,但考虑到业绩压力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短期内可能继续在 45-50 元区间震荡筑底。

  近期昱能科技成交量明显放大,8 月 13 日成交额达 1.57 亿元,较前期平均水平明显提升,表明有资金开始关注。

  昱能科技从 2010 年创立至今,已走过 15 年的"追光"历程。从最初的微型逆变器制造商,到如今的光储解决方案提供商,昱能科技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在全球光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对于投资者而言,昱能科技代表着光储赛道的投资机会与挑战。短期来看,公司面临业绩压力和市场竞争等挑战,最终的看好与否,还需要自主抉择。

  

  点击关注一下吧

上一篇:
机构“消费观”分歧加大,是选择价值洼地还是布局新兴市场?
下一篇:
林园投资出手近8000万元认购公募REITs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