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农发行通辽市分行以高质量金融服务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8-15

  “十四五”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辽市分行准确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守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以高质量金融服务绘就服务乡村振兴新画卷。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超292亿元,投放量稳居全区农发行前列,贷款投放年均增长14.11%、贷款增速年均增长7.65%。

  铸魂强基,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实施党建“双工程”。实施“头雁工程”,持续提升党建工作引领力。坚持理论学习和学习践行有机统一,通过开展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全行上下强化理论武装。实施“堡垒工程”,全面增强党建工作凝聚力。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书记项目”,常态化落实“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机制,开展项目营销对接“大学习、大讨论、大走访、大对接、大营销”专项活动,深化政银、银企合作,推动形成“一个项目一面旗、一批项目带全局”良好局面,市县两级行负责人累计与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企业客户对接千余次,推动营销中长期项目79个,申贷金额超千亿元。

  守正创新,把履职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焦“四大板块”,为地方乡村振兴注入政策性金融力量,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推动加快高质量业务发展步伐。践行“四全”发展思路,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坚持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金融服务双管齐下,并向全产业链拓展延伸,依托“粮食收购信用保证基金”,累放粮油贷款209亿元,支持177户企业收购粮食2327万吨,不断擦亮“粮食银行”品牌。

  特别是2025年投放了全区农发行首笔粮棉油种植贷款500万元;向中粮贸投放贷款2亿元成为全区农发行第一个支持总行级战略合作客户的二级分行。聚焦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全力支持“两藏战略”。以“土地+”信贷模式为抓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落地首个“土地+园区”建设项目3.8亿元,并以点带面拓展农地业务新蓝海,累计投放农地项目贷款9个27.6亿元,持续扩大“农地银行”品牌影响力。聚焦重点领域、重大任务,全力支持城乡融合发展。聚焦供水工程、水生态治理等领域,投放水利建设项目贷款7个13.4亿元。

  其中,落地首个投贷结合项目—通辽市城东水厂建设贷款2.69亿元,不断巩固“水利银行”品牌形象。践行“两山”理念,全力服务乡村绿色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投身通辽市民生项目工程,先后支持科尔沁沙地治理、“温暖工程”以及矿山生态修复与治理等绿色贷款项目27个、39亿元,持续擦亮“绿色银行”品牌形象。

  提质增效,把优化服务作为应有之义。坚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通过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推动支农履职成效显著提升。提升站位、主动服务,持续深化政银合作。建立与地方党政的稳定沟通机制,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切入点,主动汇报支农成效、支持方向和业务结合点,先后2次以举办“科尔沁大讲堂”为契机,对市辖旗县区党政及有关部门开展全覆盖对接交流,现场讲解融资政策和金融服务措施,通过分享典型案例、答疑项目堵点、解读金融服务路径,进一步拓宽政策性金融服务渠道。

  特别是2025年起草政策性金融支持通辽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质量服务方案》和《能源资源和战略物资高质量服务方案》,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三次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一方面通过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量身定制优质高效金融服务方案,及时疏通办贷融资难点堵点;另一方面从发展规划出发,围绕业务发展重点,建立“1+4”工作机制,一个项目配备一套班子、建立一张调度表、明确一次“亮底”、确定专人一抓到底,全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同时,扎根县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引导旗县区党政认识政策性金融、认同政策导向、认可农发行。从全行精细化管理出发,围绕提升效率,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形成合力,完善联动机制、优化流程运转、加强沟通协调,以结果导向检验过程管理。(来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辽市分行)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举报/反馈

上一篇:
创新引领绿色智造,惠通科技以技术壁垒开拓全球市场
下一篇:
东风汽车与中国中化达成战略合作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