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双汇发展上半年营收284亿!为何方便面下滑,火腿肠却恢复增长了?
发布时间:2025-08-15

  

  在整体消费疲软、大盘方便面销量下滑的背景下,被视作“老派零食”的火腿肠居然逆势回暖。

  近日,双汇发展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达到284.14亿元,同比增长2.97%,归母净利润23.23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公司上半年肉类产品总销量达到157万吨,同比增长3.67%,推动营业收入升至284.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7%。

  

  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业绩低迷后,双汇的发展曲线总算迎来了拐点。尽管营收增幅不大,但相较2024年上半年9.31%的营收下滑,已是明显改善。

  净利润方面,上半年实现23.23亿元,同比微增1.17%。利润增速滞后于营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本压力依然存在——例如,原料猪肉价格波动、税收优惠减少等因素,都可能拉低利润增幅。

  值得关注的是,高温火腿肠等包装肉制品业务在去年大幅下滑后出现企稳迹象;而冷鲜肉(屠宰业务)受猪价和销量影响,毛利仍然偏低,仅在5%左右。

  去年同期,双汇包装肉制品销量曾下滑6.11%,该单品一度被唱衰为“卖不动了”。但2025年上半年包装肉制品有望止跌回升,贡献了约一半营收且毛利率远高于屠宰板块。尤其是作为包装肉制品王牌的火腿肠,在财报披露的分品类数据中呈现出恢复增长的苗头。

  值得注意的是,火腿肠回暖的同时,方便面却面临增长困境。

  

  以行业头部企业为例,2025年上半年两家公司的业绩可谓“悲喜两重天”。康师傅上半年营收400.92亿元,同比下滑2.7%,其中方便面业务收益134.65亿元,同比再降2.6%;统一则实现营收170.87亿元,大涨10.6%,食品板块(方便面为主)营收53.82亿元,增长8.8%。

  尽管统一方便面重回增长,但行业整体趋势并不乐观。今年第二季度,国内方便面品类销售额同比下降了8.9%。这意味着,即便龙头企业通过提价等措施稳住了份额(马上赢数据显示Q2方便面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96个百分点),但消费者的钱包并没有多掏给泡面。

  康师傅方便面板块尤为典型:去年同期已下降1%,今年上半年再跌2.6%,其中高价袋面业绩大跌7.2%,仅中价面和干脆面小幅增长。可见,在消费升级和分级的双重作用下,高端方便面涨不动,低价产品又在蚕食份额。

  对比之下,双汇主营的肉制品火腿肠所在的即食速食领域,却似乎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据第三方零售监测数据,2025年Q2常温火腿肠和低温香肠品类的市场份额同比均有提升,成为仅次于方便面的第二、第三大即食品类。虽然当季火腿肠销售额也有8-9%的下滑,但能在方便食品整体“承压”的环境下跑赢大盘,已属不易。

  相对于方便面,火腿肠至少保住了更多消费者的心。

  

  将时间拉长来看,双汇的经营表现,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双汇近年的发展轨迹。

  公司财报显示,从2021年-2023年,双汇发展经历了连续三年的营收下滑:2021年营收同比降9.72%,2022年再降6.16%,2023年继续下降4.29%。营收规模从2019年的接近730亿元,缩减到2023年的不到600亿元。

  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板块——生鲜猪肉和包装肉制品——双双走弱:2020年-2024年,生鲜猪产品收入从482.67亿元跌至303.34亿元,包装肉制品收入则从280.98亿元滑落至247.88亿元。

  利润端的表现同样起伏不定。2021年双汇净利润大降22%,2022年受益于猪价下行和产品结构调整,净利曾回升15.5%,但2023年又下降了10.1%。

  所幸,双汇并未因一时低谷而停下前进的步伐。

  公司在2024-2025年逐步调整,尤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止跌回升至284亿,净利保持在23亿以上的高位。更重要的是,火腿肠这一核心品类重现增长活力,或许标志着双汇的品牌调整初见成效。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比如,肉制品整体需求尚未全面复苏,年轻消费者对“加工食品”的顾虑依然需要时间化解。但经过这三年的磨砺,双汇在产品线、渠道和心态上都更加多元和稳健。面对未来,它既要继续与猪周期周旋,也要不断解决“火腿肠之后,下一个增长点在哪”的难题。

上一篇:
京东与东风汽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下一篇:
2025年企业级智能体开发平台有哪些?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