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服务规模500亿!这家东城民企靠“知识产权+数据资产”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8-15

  在德必天坛的园区里,北京智慧财富集团的办公区总是透着忙碌而有序的气息。会议室的电子屏上,跳动着全国知识产权金融大数据中心的最新数据;洽谈室里,团队正与科技企业负责人探讨数据资产入表的具体路径;文件柜中,整齐码放着中国知识产权证券化蓝皮书、为东城区编制的知识产权发展白皮书以及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数据资产评估报告……这家从东城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正以“知识产权+数据资产”双轮驱动的姿态,在创新要素服务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从专利评估到数据要素

  多年深耕的创新进阶路

  2006年,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在东城区成立,这便是北京智慧财富集团的起点。彼时,知识产权评估还是个新鲜词,创始人团队敏锐捕捉到创新要素市场化的机遇,将目光锁定在“让无形资产变有形价值”的赛道上。

  “最初就是跟着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走,专注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的评估。”集团技术总监、中金浩总经理马新明回忆道。2010年前后,随着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激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为新的突破口。但这条路并不好走——“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产权存在评估难、风控难、处置难的行业痛点。

  转机出现在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专利价值分析体系》,旨在优化知识产权评估流程,中金浩从全国众多机构中脱颖而出,成为20余家专利价值分析应用试点单位中唯一的民营企业和评估机构。这份认可让团队信心倍增,他们随即研发出中知云专利评价系统、评估系统、风控系统,构建起“评估+金融+服务”的闭环,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从概念走向落地。

  

  2021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首次推出《知识产权评估业务特色机构名录》,中金浩凭借扎实的积累成功入选,此后多年蝉联这一荣誉。也是从这时起,团队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数据。“当时国家还没明确提数据要素,但我们在知识产权评估中已频繁接触数据相关资产,发现它与知识产权在权利属性、会计处理上有诸多共通之处。”马新明说。

  2023年,中金浩组建跨部门团队,联合集团内的中福华会计师事务所、中知在线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平台等机构,形成数据资产“摸排—盘点—合规—评价—入表—评估—融资”的全链条服务能力。从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的首单数据资产入表,到陕西文旅集团的文旅数据资产融资,再到2024年东城区国信数据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家从东城走出的企业,已成为数据要素资产化领域的领军者。

  全链条服务生态

  让创新要素“活”起来、“用”起来

  走进北京智慧财富集团的业务展厅,一面“创新服务生态链”图谱格外醒目:左侧是知识产权服务板块,右侧是数据要素服务板块,中间则通过“评估、金融、管理”三大枢纽串联,形成一个闭环生态。

  在知识产权领域,集团已构建起覆盖五大应用场景的服务体系。在金融领域,每年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等规模超500亿元,广东新会陈皮地理标志通过其评估实现6亿元打包融资,朝阳区10余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获得超1亿元资金,为北京文化、繁星戏剧村等文创企业提供剧本版权评估,让“创意”变成“资产”;在司法领域,作为司法评估机构库入库机构,累计为数百起知识产权侵权案提供价值评估;在管理领域,服务多家央企和地方国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管理和转移、转化,为创新成果无形资产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我们的强项。”马新明介绍,集团曾主导全国首单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获评深交所2023年度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优秀参与机构。更难得的是,他们将东部发达地区的成熟模式复制到中西部,让重庆、河南等地的科技企业也能享受到创新金融的红利。

  

  数据要素领域的创新则更具突破性。通过与大数据交易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开展深度交流和合作,集团打造的“智慧数据通”生态链,能为企业提供从数据资源梳理盘点、登记到资本化的全流程服务。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的征信数据入表、北汽集团的汽车数据资产化、陕西云创科技的文旅数据融资……这些案例背后,是团队对数据质量评价、合规管理、会计处理、价值评估等环节的精准把控。

  “数据资产的核心是‘用’起来。我们不仅评估价值,更要找到应用场景,让数据从‘沉睡’的资源变成‘流动’的资本。”马新明说。

  如今,集团的服务已延伸至认证、培训等领域。旗下中范认证公司依据国家级、国际级标准,帮助企业规范知识产权与数据资产管理;北京智慧财富知识产权金融研究院每年发布蓝皮书,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央企国企,从传统制造业到互联网、金融业,这家东城企业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

  扎根东城

  民营企业与地方发展的“双向奔赴”

  “选择扎根东城,既是偶然也是必然。”马新明介绍道,“作为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我们需要身处创新要素密集的核心区;而东城的包容与支持,让我们找到了成长的沃土。”

  这份“双向奔赴”体现在具体的细节里:当企业面临客户欠款难题时,东城区有关部门主动协调推进;当公司职员申报人才资助时,街道积极推荐,让民营企业人才也享受到了政策红利;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集团受东城区委托编制的《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正式发布,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

  更深远的联动在于业务层面。2024年,集团助力东城区的企业完成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让国信数据这家科技企业凭借房地产数据知识产权获得贷款,为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化探路;目前,团队正与东城区政数局合作,推进东城区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建设,计划打造数据资产登记、交易、融资的“东城样板”。

  

  “东城的企业服务有温度,更有精度。”马新明感慨道。作为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合作机构,集团通过中知在线平台,每年为东城、北京乃至全国的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超百次知识产权融资服务,仅2024年服务规模就达500亿元。这种“立足东城、服务北京、辐射全国”的布局,让企业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目前,集团正筹划“中轴线上雷锋行”公益活动,将部分知识产权咨询、数据资产诊断等服务免费向东城企业开放。“从专利评估到数据资产,从单一服务到生态构建,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东城的滋养。”马新明说,未来将继续深耕创新要素服务领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力量。

上一篇:
这家央企领导人,一天内连跑四家发电集团!
下一篇:
全球首发!我体验了雷鸟X3 Pro的眼镜蓝环支付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