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阳信县:小县城崛起针状焦产业“大巨人”
发布时间:2025-08-15

  在山东北部,一座曾以农业为主的县城——阳信县,正以“针尖”之力撬动全国炭素新材料市场。2024年,该县油系针状焦产能突破50万吨、产量达42万吨,占据全国近半壁江山(49.8%),更培育出两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京阳科技、联化新材料),实现从“白手起家”到“全国标杆”的跨越式发展。

  精准布局:锚定“针尖”赛道,打造全链条产业链

  面对电弧炉炼钢、锂电池对高端针状焦的迫切需求,以及国内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困境,当地政府决心破局。自2014年开始,阳信县布局针状焦产业。

  为破解土地、审批等要素保障难题,阳信创新建立“指挥部+专班”机制,推出“1+N+24”服务体系(1名企业管家、N名服务专员、24支专业小分队)。瑞阳新能源材料项目的负责人王经理至今难忘:“当时办齐开工所需的11项审批手续,我们只跑了半天,从提交材料到拿到所有许可,全程不到6小时!”这种“阳信速度”,确保了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为企业抢占了市场先机。

  该县以商招商、龙头企业牵引带动等多种方式,通过“针状焦+负极材料+锂电池”的全链条布局,成功引进贝特瑞来阳投资建厂,推动滨阳燃化由地炼化工向针状焦领域转向,总投资超79亿元的京阳锂电池前驱体、瑞阳锂电池材料一体化等项目相继落地,逐步形成油系针状焦产能占全国 1/5、产量占全国 1/3 的发展格局,一条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生态链在阳信快速成型。

  技术突围:攻克“卡脖子”难题,定义行业标准

  在研发投入上,阳信县展现出“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滨州市碳素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相继成立,累计投入研发经费3.65亿元。京阳科技首席科学家技术总监王洪民回忆起技术攻关的艰辛:“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用针状焦,国外对我们严格封锁。我们团队在实验室熬了无数个通宵,光核心参数就调整了上千次。最困难时连续几个月毫无进展,压力巨大。但县里和公司始终没有动摇投入的决心。”最终,他们成功将产品收率提升了5%,该技术被认定为国内首创。

  联化新材料则在软碳储能负极焦低容量、低倍率及高CET方面取得突破,填补国内软碳储能负极焦领域空白。其技术经理曹文国讲述了突破瓶颈的关键时刻:“软碳负储能极焦的稳定性是行业公认的难题。我们尝试了多种改性方案都失败了。后来在一次偶然的工艺参数微调中发现了新路径,经过反复验证,终于填补了国内空白。那一刻,整个团队都沸腾了。”

  标准制定领域,阳信企业正掌握行业话语权。京阳科技牵头制定的3项油系针状焦团体标准,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参与制定标准,意味着我们掌握了定义产品优劣的尺子。”京阳科技标准化负责人李法军自豪地说,“这彻底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了议价权。”目前,全县企业已拥有实用新型专利49项。京阳科技连续三年入选全球针状焦优质品牌(全国仅2家),联化新材料连续两年跻身全国优质品牌行列,品牌价值日益凸显。

  市场制胜:差异化竞争,构建“热带雨林”生态

  京阳科技与贝特瑞合资36.8亿元建设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与京阳合作,不仅保障了优质原料的稳定供应,更实现了技术协同和成本优化,是真正的双赢。”贝特瑞项目负责人赵总评价道。

  企业持续创新,研发出包括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用本体针状焦等在内的8大品类。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宝武集团、宁德时代等30余家行业巨头的需求,更成功打入日韩、欧美高端市场。

  阳信县拒绝同质化内卷,通过清晰的“一体化+差异化+多样化”策略开拓市场。京阳科技主攻技术要求最高的石墨电极接头焦,联化新材料深耕高增长的储能专用焦领域,瑞阳新能源则专注于动力电池负极焦市场,形成互补共生的“三足鼎立”格局。

  阳信县的崛起,印证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以专精特新为导向,通过政府有为引导、市场有效配置、企业创新驱动,将传统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上一篇:
全球首发!我体验了雷鸟X3 Pro的眼镜蓝环支付
下一篇:
中铝国际各所属企业凝聚合力决胜全年目标任务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