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开拓保险业绿色发展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5-08-14

  编者按:

  近年来,践行“两山”理念已成为全民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金融监管总局深入学习贯彻“两山”理念,制定印发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引导保险业积极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书写绿色保险时代华章。

  □本报记者朱艳霞房文彬

  最近,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古树成了“被保险人”。

  7月28日,中国平安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开展“平安古树守护行动”公益活动,为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419株古树名木提供保险保障;同时,中国平安正式启动“古树名木健康管理计划”。

  “古树保护是一项精密工程,一次不当干预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席科学家丛日晨说。每株古树的保护都需要因树施策,“不当保护以及保护性破坏,都可能会造成古树衰弱,且无法逆转”。

  这是金融与绿色的双向奔赴,近年来,绿色基因蕴含在保险业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生动实践中。如“古树名木健康管理计划”一般,各保险机构不断探索“两山”转化新模式,打开绿色保险发展新天地,优化绿色产业资产配置,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进程,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使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

  

  近日,中国平安为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419株古树名木提供保险保障,同时启动“古树名木健康管理计划”。机构/供图

  丰富绿色保险答卷

  从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到2024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再到2025年初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金融业践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保险机构将服务绿色发展纳入战略服务统筹布局,聚焦降碳减污、绿色生态、绿色交通等领域需求,不断丰富绿色保险答卷。

  聚焦“降碳减污”,中国人保搭建从“碳捕集”到“碳利用”再到“碳封存”的全流程闭环保险保障体系,开办碳抵消、“绿贷保”“碳贷保”项目,2024年帮助174家绿色企业提供融资保障4.56亿元,助力打通绿色产业融资堵点。中国太保则为化工、电力等全国八大高排放、高耗能7000余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额度超120亿元;服务全国20余家大中型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事前信用增进,事中风险管控,事后损失补偿助力企业通过绿色建筑评级,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

  聚焦绿色生态,平安产险通过森林遥感碳汇指数保险技术,为全国18个省份累计覆盖440万亩林地提供超8000万元保险保障;创新推出古树名木专属保险,增加古树施救及第三者责任,并推动古树保护从“事后理赔”向“事前预防”转变。为助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2024年中国人寿财险开展高标准农田IDI保险提供风险保障4.76亿元,实现北京、内蒙古、江苏、安徽、四川等11个省区市业务落地。

  聚焦绿色交通,2024年中国人保承保新能源汽车超过1150万辆,提供风险保障近30万亿元;承保90多条绿色轨道交通线路,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876亿元。平安产险联合车企推出智能驾驶责任险,覆盖高速领航、智能泊车等场景。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保绿色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26.35万亿元,同比增长23.90%。2024年,平安产险提供绿色保险保障约147万亿元,赔款超320亿元。中国太保产险形成“1+4+2+1”绿色保险创新实践体系,2024年提供绿色保险保障金额近147万亿元,同比增长16.47%。2024年,中国人寿财险累计提供绿色保险保障18.52万亿元,支付赔款100.37亿元。

  

  中国人保工作人员应用“房扫扫”智能检测设备对房屋进行现场扫描。机构/供图

  加强气候风险管理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次评估报告(2023年)指出,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正对保险市场产生严重影响。

  为减轻气候风险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失,险企深入推进“保险+科技+服务”风险减量模式,促进保险从传统的“灾后”补偿向“灾前”预防预警、“灾中”快速响应、“灾后”精准理赔转变,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损失水平上取得积极成效。

  例如,中国人保积极参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牵头升级巨灾保险共同体,在河北落地全国首单多灾因、多年期、多层次的综合巨灾保险,实现一张保单对全省7400多万城乡居民全覆盖,2024年地方性巨灾保险覆盖范围扩展至20个省、118个地市,保障人数4.1亿人。

  平安产险积极运用创新科技助力风险减量,帮助客户适应气候变化,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据平安产险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通过使用平安产险自研的自然灾害平台鹰眼系统DRS3.0,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平安产险的客户损失大幅低于主要同业。

  中国太保产险则首创了大型活动“全面风险保障+碳中和”的综合解决方案。“我们已连续多年为进博会、服贸会等国内外大型活动提供‘全面风险保障+碳中和’的综合解决方案,打造了服务绿色行业展会标杆。”中国太保产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绿色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和ESG理念的推广,保险公司不仅通过绿色保险产品为市场提供保障,还在绿色投资方面加大布局,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债权投资计划投向绿色产业相关项目登记(注册)规模1.38万亿元,近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6%;股权投资计划投向绿色产业的登记(注册)规模逾700亿元,近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8%;保险私募基金投向绿色产业的登记(注册)规模逾1100亿元,近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3%。

  “保险业绿色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保险资金积极发挥耐心资本作用。”国寿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业在资金运用决策中深度融入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领域,提供长期稳定、大体量的资金支持,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质效。

  其中,保险资金推动落地了一批兼具生态效益和投资回报的优质项目。例如,国寿投资战略性入股青海黄河水电、中核、中电核等清洁能源重大项目,分别与国家电投、华能集团等合作设立清洁能源投资基金,发行业内首单经认证的绿色股权投资计划等。

  展望未来,多家保险资管公司表示,在“两山”理念引领下,将不断提升ESG投资研究和产品创设能力,着力推进优化绿色投资研究体系,加大绿色投资规模和力度,做好、做深绿色金融大文章。

上一篇:
东风与京东在整车营销及供应链等领域深化合作
下一篇:
Michael Burry上季买入阿里巴巴(09988.HK)及京东(09618.HK)等认购期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