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安徽如何“挖”出消费潜能
发布时间:2025-08-14

  □本报记者许霞杨洲李波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051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居长三角第一位,成为上半年安徽省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

  安徽为何能维持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各级商务部门是如何挖掘消费潜能的?从政策赋能到场景创新,安徽打出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

  以旧换新扩围提质

  消费券带动作用凸显

  拆走陈旧不堪、噪音巨大的定频空调,换成更节能、更舒适的一级能效变频空调;把功能单一的老电视换成色彩更亮丽、更智能的百英寸屏幕,享受影院级画面……以旧换新扩围提质,结合消费券发放工作的持续开展,为安徽挖掘消费潜能提供了支撑。

  记者从安徽省商务厅了解到,安徽省创新建立了“统一平台管理、多种渠道申领、一站式核销、线上线下通用”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机制,并积极推广“大型生产销售企业+个体商户”“电商平台+入驻商户”等以大带小模式,参与销售门店达2.84万个,其中县域门店占47.2%;截至7月30日,已带动销售额665亿元,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超过1个百分点。

  从重点领域看,以旧换新支撑作用凸显。目前,安徽汽车置换更新和报废更新资金兑付率分别位居全国第四和第六;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0.9万辆,位居全国第五。

  从各市看,以旧换新的带动作用也得以体现。比如,芜湖市上半年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30余场,国补产品销售100.98万件,销售额达55.8亿元。该市上半年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3%,居安徽省第2位。

  省会合肥的成效更为显著。截至6月30日,该市累计交易超440万笔,交易金额超240亿元,补贴金额超30亿元,均占全省40%以上。今年上半年,合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

  在消费券发放方面,安徽省也在持续发力——已支持各地发放商务领域消费券6.2亿元,带动销售额超过170亿元。其中,合肥市累计发放消费券约3.4亿元,已领取核销2.7亿元,带动消费超94亿元;芜湖市发放消费券超1.25亿元,带动消费超30亿元。

  发展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安徽省大力发展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催动消费市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加速崛起,为安徽带来新的消费增长点。山姆合肥首店开业,首月注册会员突破10万人,创该品牌在国内的历史新高。永辉超市在安徽加速推进门店调改,每一次调改后开业,都吸引消费者蜂拥而至,烘焙食品、生鲜食品、胖东来渠道产品广受欢迎……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安徽省已引进各类首店637家。

  政策支持是“首发经济”“首店经济”崛起的关键。据了解,安徽省出台支持政策,对中国(内地)首店、安徽首店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

  此外,各市也在积极行动。比如,芜湖市制定《激活消费活力打响“芜湖消费”品牌若干举措》,对“首店经济”“宠物经济”“谷子经济”等业态给予支持,创新制定首店评分体系,持续推进“首店经济”集聚,招引小米汽车4S店、三克映画、兰湘子等首店54家。黄山市起草完成《支持首发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初稿)》,成功招引“叁时叁刻”跨境电商免税店、中华老字号詹记、黄山风景区南大门希尔顿酒店等12家首店落户。

  同时,聚焦Z世代消费群体,安徽省积极拥抱新兴消费趋势,幻境空间、幻影星空、消失的圆明园等一批VR虚拟现实消费场景,乐谷子、史都华谷子以及多家泡泡玛特体验店相继涌现。

  夜间经济的场景创新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体验。比如,合肥市举办“徽动消费购在合肥”2025年夜间消费季暨66购物月活动,创新性地把两大IP强强联合,掀起夜间消费热潮;亳州市举办电音泼水节、水上飞人火壶秀等活动;安庆市滨江文旅区创新打造“夜市+体育+娱乐”融合模式,举办“2025滨江夜市水上大闯关”活动,日均吸引观众超万人次,单日营收20万元以上。

上一篇:
中国工程机械“一带一路”上绘蓝图
下一篇:
电力央企董事长辞职、总经理被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