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国网湖北电力:战高温 施“凉”策 保供电
发布时间:2025-08-13

  气温直逼40摄氏度!7月16日,湖北武汉市气象局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站在武汉500千伏凤凰山变电站的露天设备旁,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地面蒸腾的热气让人有些喘不过气。运维人员李哲从容地操作红外测温仪巡检站内设备,汗水顺着安全帽帽带滴落,浸透了的工作服紧紧贴在背上。

  面对来势汹汹的高温天气和持续攀升的用电负荷,湖北电网能否经受住考验?7月15~17日,记者在武汉多地看到,一场关乎民生福祉与经济脉动的电力保供攻坚战,正在高温炙烤下全面打响。

  P35-武汉市夜景。.jpg武汉市夜景。

  应对高温大负荷

  强健电网“筋骨”

  入夏以来,湖北高温天气持续发展,高温范围不断扩大,全省用电需求迅猛攀升。7月16日13时18分,湖北电网用电负荷达5941.9万千瓦,这也是今夏湖北电网最大负荷第4次刷新历史纪录。

  电网建设是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基础和关键一环。早在酷暑来临前,多项电网工程就已铺开。

  6月11日,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落地湖北的重要受电工程——500千伏东新变电站顺利投运。这是武汉市实施“特高压靠城、超高压进城”的枢纽性工程,每年可消纳金沙江上游清洁电能6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超过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0万吨,可大幅提高武汉地区绿电比例,为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电力保供增添底气。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誉为“中国光谷”。随着“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入驻,该地区的用电负荷快速增长。东新变电站的投运,还将为东湖科学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为缓解黄冈中南部用电紧张形势,国网湖北电力新建蕲春凉亭220千伏变电站,新增主变压器2台、容量36万千伏安,新建220千伏线路总长近 80千米,有效增强了区域供电能力与稳定性。

  强电网,就是增加保供的“硬实力”。“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建成投产后,将满足金上直流电力外送,优化鄂东江南地区500千伏电网结构,解决13座变电站的主变压器重载问题,提升武汉、宜昌、黄石、十堰等地供电能力。”国网湖北电力建设部副主任艾福洲表示。

  P36-供电员工巡检企业园区的光伏板。.jpg供电员工巡检企业园区的光伏板。

  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

  发挥虚拟电厂作用

  作为三峡水电外送的起点、“西电东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枢纽,湖北电网迎峰度夏期间承担着保供重任。目前,湖北电网通过6直22交超、特高压与四大区八省市电网互联,还拥有5条跨区特高压直流,是全国联通外区、外省最多的省级电网。这是国网湖北电力打好电力保供“主动仗”的优势。

  据国网湖北电力调控中心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湖北电网最大负荷同比增长7.4%~12.9%。为应对挑战,国网湖北电力筹措电力资源,确保电煤进耗平衡与高位库存,全力备好发电“粮草”。当前,湖北省电煤库存超过630万吨,水电蓄能值(不含三峡)超过14.1亿千瓦时。

  伴随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序推进,清洁能源正成为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保供的“生力军”。今年,湖北新能源装机突破5200万千瓦,在光照充足、风力适宜时段,新能源最大出力超过3100万千瓦,有效填补“午峰”用电缺口。国网湖北电力发挥电网枢纽优势,增购金永配套及四川水电高峰电力,与河南、湖南、江西签订省间互济意向协议,增加保供安全裕度。

  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体现在电网侧,也同样体现在需求侧——企业、居民的用电负荷同样是宝贵的保供资源。国网湖北电力围绕提高荷端调节能力,将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纳入需求响应体系,持续扩充电力保供资源池。

  “研究显示,一年中电力负荷达到最高负荷95%的总持续时间仅有几十个小时。以湖北电网为例,如果为了满足尖峰负荷需求,需要配套建设的发电、电网投资将超过上百亿元。”国网湖北电力调控中心技术员汪红波向记者介绍,“电力保供削峰填谷需要更为经济高效的技术手段,通过虚拟电厂可将需求侧的分散资源聚沙成塔,可以快速响应需求侧管理,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实现多方共赢。”

  这样的合作共赢案例在湖北越来越多。7月7日,武汉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预测,次日220千伏夏巡、舵宗断面负荷压力较大,需要引导企业削峰用电,保障电网安全。当天22时,武汉供电公司营销运营服务中心员工王晓涵在虚拟电厂管控平台发布公告:武汉电网需要在第二天用电高峰期下调1.5万千瓦用电负荷。虚拟电厂聚合的工业企业、充电桩场站等客户很快就收到了相关信息。

  “接到武汉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的邀约后,我们通知参与需求响应的7个充电场站,在7月8日12时至13时,将用电负荷由4898.12千瓦下降至600.96千瓦,按照市场交易规则,可以获得万元左右的响应补贴,这对供用双方都是有利的。”三峡电能虚拟电厂工作人员彭菲说。

  武汉供电公司营销运营服务中心副主任柳婷婷介绍,在市场激励政策引导下,7月8日的精准响应吸引3家聚合商共36家客户参加,下调用电负荷1.5万千瓦,有效提升了电网运行安全性。三家虚拟电厂运营商在未影响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的情况下,获得了约4.5万元的响应奖励资金。这笔奖金将分配给参与需求响应的企业。

  截至目前,国网湖北电力累计接入全省虚拟电厂37家,接入可调客户数量2248家、终端资源12270个,涵盖可调资源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铁塔基站、空调、工业负荷等20余类,总体报装容量2057.68万千瓦,调节能力253万千瓦,接入及调节规模全国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6月6日,湖北电力现货市场完成试运行,顺利转入正式运行。国网湖北电力发挥现货价格“指挥棒”作用,引导电力客户错峰用电,增强全社会节约用电意识。

  可以看到,电源侧、电网侧、客户侧的协同发力,正为迎峰度夏电力供应增添更多保障。

  P37-武汉500千伏东新变电站。.jpg武汉500千伏东新变电站。

  深化科技赋能

  支撑设备精益运维

  尖峰用电时刻,如何精准运维?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融入在保证高可靠供电的同时,也推动安全隐患从被动发现转向主动告知。

  迎峰度夏期间,在湖北各地,120多台机器人正式上岗,不仅提升了巡检效率,还降低了安全风险。

  据李哲介绍,500千伏凤凰山变电站各种设备的巡检点位有1万多个,完全依靠人工巡检耗时耗力。一台轮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完成全部点位的测温等工作仅需30分钟。运维人员根据机器人的巡检结果,能及时对隐患点位进行排查、消缺。

  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鄂东电力负荷中心地区已初具规模。如今,鄂东11座500千伏变电站里,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24小时“站岗放哨”,代替人工巡检。

  记者来到鄂东集控站,大屏幕上显示的实时数据和三维可视化画面一目了然。运维人员轻点鼠标,指令瞬间发出。武汉东湖高新、黄石磁湖、咸宁赤壁、黄冈浠水、鄂州吴都等地的13座超、特高压变电站内,1869台高清云台摄像机、34台巡检机器人、12台无人机组成的远程“智能巡检群”集体出动,对变电站设备展开全方位检查。

  依托全场景图像分析技术,这些智能巡检设备每日可自动识别数千张图片样本缺陷,实现对变电站全天候、无死角监控。

  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数字化班员工李铮讲述了最近发生的一起隐患排查。在6月28日的巡检中,智能设备发现了3项一般注意事项,其中,500千伏光谷变电站光62电流互感器油位刻度下降到10%,有轻微渗油现象。“这些问题单凭肉眼很难发现,但是无人机可以360度拍摄,很容易就发现了。”

  不仅如此,鄂东集控站还解锁了许多新技能:在主变压器停送电等大型操作中,应用一键顺控系统,耗时仅为传统方式的60%,单一开关操作和应急处置可以做到现场无人化。

  国网湖北电力明确34座一、二类变电站和359条输电线路、8座换流站及相关设备为重点保障对象,广泛应用智能监测等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处置隐患缺陷。依托电力大模型技术,该公司深化“电网一张图”建设,提高故障研判效率超过90%,平均缩短抢修时间20分钟,推动抢修服务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微信图片_2025-08-11_155000_927_副本.jpg运维人员应用机器狗巡检±800千伏武汉换流站。

  微信图片_2025-08-11_155013_110_副本.jpg运维人员在武汉市洪山区和平港路开展带电作业。

  加强电能质量管控

  提升客户用电体验

  电力保供,既保民生“烟火气”,也稳经济“大盘子”。

  沿着武汉高新大道一路向东,工业园区连片分布,中国信科集团、华工科技等创新企业林立。

  走进武汉光谷,“一束光”的巨大创新力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创新打破海外垄断,将光纤价格从每千米2000元降至20多元。

  光纤产品对供电稳定性要求极高,毫秒级的断电会使连续生产流程中断,造成产品质量不达标。“供电公司为我们提供‘双回路电源+智能云监护’服务,保障我们的研发工作用电无忧。”长飞光纤公司设施与后勤部经理向和军说。

  武汉供电公司员工胡靖还向记者展示了远程巡检成效: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助手,同步监测园区内相关供电设备的实时数据,查看是否出现异常电压、重过载、三相不平衡等情况,监测预警准确率超过98%。

  “我们为企业提供电能质量治理、节能降耗等服务方案,同时在光谷新建、扩建5座变电站,打造即插即用的‘城市插座’,保障电力供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夏渝昆说。

  高新技术企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普遍较高。以主要从事新型显示器生产加工的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为例,一次几十毫秒的电压暂降就可能造成企业整条生产线上的产品报废。“现在遇到雷雨天气,我们厂的用电能够保持稳定,供电公司研发的‘稳压宝’发挥了大作用。”天马微电子公司负责人毛圣响说。

  国网湖北电力联合中国电科院、武汉大学等单位牵头立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现代工业园区电压暂降影响因素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了国内首台400千伏/200千伏安并联型电压暂降治理装置——“稳压宝”。它能有效提升供电电压质量,保障高敏感客户安全可靠用电,帮助企业解决电压暂降治理难题。截至目前,国网湖北电力已为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安装了迭代升级的兆瓦级储能电压暂降治理装置。

  一张张覆盖城乡的24小时服务网络,让电力保障既有速度又有温度,让经济血脉既畅通无阻又运行高效。面对“烤”验,国网湖北电力坚决守住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为企业生产提供强劲电能,为千家万户送去夏日清凉。

  FM.jpg

上一篇:
1.46元/W,中电建、中能建合中晋北光伏大基地小EPC!
下一篇:
机构:7月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共发生24起融资事件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