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行长人选落定,西安银行又拟发行百亿金融债,发力区域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5-08-14

  最近,西安银行发布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根据资料内容,会议上该行除了审议选举刘金平等3人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的议案,还将审议一份关于发行金融债券(非资本类)的议案。

  

  据了解,西安银行拟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的非资本类金融债券,包括但不限于绿色金融债、三农专项金融债、科技创新债、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普通金融债等,债券期限不超过5年。

  决定发行百亿金融债的同时,西安银行空缺一年有余的行长之位也尘埃落定。

  原主管财务工作的副行长张成喆被提拔为行长。行长到任、发债补血,西安银行频繁的动作能否助其求变,冲破当前的经营困局呢?

  发债支持中长期业务,减缓负债成本压力

  今年以来,西安银行已有多次发债动作。

  4月,西安银行发行20亿元二级资本债,年利率为2.35%。6月,西安银行再次发行20亿元二级资本债,年利率依旧为2.35%。两笔二级资本债的期限都是“5+5”年。

  6月,西安银行还拿到70亿元永续债的发行批文,并很快发行第一期,发行规模为50亿元,发行期限为“5+N”年,前五年固定利率为2.4%。

  此次拟发行的不超过100亿元金融债,同样是中长期债券。西安银行在文件中表示,发行金融债的主要目的是优化中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结构,增加稳定的中长期负债来源,来支持该行中长期资产业务的开展。

  频繁发债的背后,是西安银行正面临的息差压力。2024年,西安银行的净息差和净利差分别为1.36%、1.29%,在41家A股上市银行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净息差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西安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始终偏低,2024年更是受减费让利、LPR下调等因素影响,从3.96%下滑到3.88%。

  另一方面,便是负债端较高的成本率。西安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是市场融入资金和客户存款,其中,客户存款又在总负债中占比高达73.85%,是第一大资金来源。

  作为西安市本地城商行,西安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西安本地,凭借政府支持力度较大、地方法人决策链条较短、差异化战略定位等优势,西安银行在西安本地同业中有一定竞争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西安市金融机构较多,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部分其他城商行都在西安设有分支机构,同业竞争较激烈。2024年,西安银行在西安本地的存款市场份额仅4.93%,排名第8。

  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西安银行不得不以较高资金成本展开市场竞争。2024年,西安银行的存款平均利率为2.65%,同比下降7bps。

  其中,受居民投资意愿下降,中长期储蓄需求高企的影响,西安银行规模更大的储蓄存款,存在明显的定期化趋势,平均利率高达3.14%,为整体存款付息成本带来较大压力。

  此时,对标中长期储蓄存款发行中长期金融债,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西安银行的付息成本压力。

  仅从2024年报来看,西安银行“已发行债务证券”的平均利率为2.42%,低于存款利率23bps。

  今年该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与永续债,利率分别为2.35%、2.4%,显著低于该行同期限存款利率。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的金融债发行利率持续下行。近两个月发行金融债的苏州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等上市银行,3年期金融债的票面利率已经下降到2.1%左右了,发债的融资成本优势远大于存款。

  西安银行虽未在议案中明确这100亿元金融债的具体发行利率,但在金融债券利率普遍较低的当下,西安银行近几年的主体信用评级一直为AAA,发行利率必不会过高。

  作出主动负债的决定,既能对冲一部分息差压力,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业务扩张能力,对西安银行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

  受益西安产业转型,仍须提升竞争力

  领导层的进一步完善,被视作西安银行整装上阵的另一个信号。7月29日,西安银行发布相关决议公告,表示审议通过了选举张成喆为行长、副董事长的议案。自此,西安银行空缺1年多的行长之位有了着落。

  在张成喆晋升行长前,5月15日,西安银行时任副行长管辉、时任行长助理王星同日提交辞职报告。

  该行副行长还剩刘强、赫勇两位,与新上任的张成喆搭配,形成“一正两副”的高管格局。

  此前一同离任的管辉、王星,都是西安银行通过市场化选聘程序招揽的人才,张成喆则是西安银行基层支行岗位起步,长期深耕西安本地金融土壤,一步步晋升的“老将”。

  市场化招揽人才的主动离任和多年老将的提拔,似乎指向西安银行正坚守着“区域深耕”的战略方向。

  这一点,从西安银行的经营业绩也能看出。西安银行旗下一共有178家营业网点,其中有9家是西安市外的省内分行。但该行展业扩张仍集中在西安市。

  截至2024年末,西安银行贷款总额为2372.54亿元,其中,西安市内的贷款便有2050.2亿元,占总贷款的86.41%,西安市外的贷款余额为322.33亿元,占总贷款的比例下降到13.59%,信贷投放更偏向西安本地。

  营收同样如此,2024年,西安地区营收为80.18亿元,营业利润为26.65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5.44%、15.26%;反观其他地区,全年营收1.72亿元,同比减少33.57%,营业利润更是亏损了2.59亿元。

  区域经济方面,西安市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拥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2024年,在硬科技与文旅双轮驱动下,西安市经济生产总值为13317.78亿元,同比增长4.6%,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工业升级,经济结构呈现“三二一”特征。

  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也为金融业发展提供空间,截至去年末,西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6886.47亿元,较年初增长8.1%,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8279.49 亿元,较年初增长7.7%。

  这一业绩与区域经济现状下,西安银行选择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深耕本地化经营也在情理之中。而聚焦本地经营的过程中,西安银行也面临不少挑战。

  作为西安本土上市城商行,西安银行并未进入当地头部银行机构名列。前文提及西安银行的存款市场份额为4.93%,对应的,该行2024年的贷款市场份额更低,仅为4.16%,市场排名同样是第8。

  另一方面,作为地方城商行,西安银行有较大规模的城投类贷款,该行第一大贷款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第三大贷款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不少属于城投类贷款。

  近两年,西安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持续回温,随着100亿金融债的陆续发行,该行的负债结构也将得到优化。

  在此基础下,如何乘胜追击,带领西安银行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和经营稳健性,是张成喆上任后将面临的主要课题。

上一篇:
中国平安独家冠名“谢霆锋「进化演唱会」杭州站” 打造美好生活新体验
下一篇:
苏宁与家乐福债务和解,入华30年的家乐福也将谢幕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