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董明珠卸任,服务号更名,格力要变天了
发布时间:2025-08-14

  

  董明珠一退再退。

  出品|新行情作者|李新

  格力电器服务号频繁更名

  敢说敢做的董明珠又有新动作。

  近日,格力电器服务号的更名操作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据媒体消息,格力电器服务号“董明珠健康家”突然更名为“格力好物指南”,但仅隔一日,该服务号又把名字改回了“董明珠健康家”。

  此前,格力电器于2月13日宣布推出全新战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并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启动专卖店更名工作。董明珠曾回应称,之所以更名,是想以个人名誉作保的方式将“信任流量”转化为“品质认知”,从而“实现从产品制造向健康服务转型的战略升级,与消费者构建更稳定的情感链接”。

  据悉该账号的名称记录显示,2024年3月11日,“格力电器”认证“格力董明珠店”;2025年04月27日,“格力董明珠店”认证“董明珠健康家”;2025年8月13日,“董明珠健康家”认证“格力好物指南”;2025年8月14日,“格力好物指南”认证“董明珠健康家”。

  

  图源:微信

  格力电器服务号的频繁更名,引起了网友的诸多议论——

  有的网友表示疑问,“从个人崇拜改成了说明书一样的名字,大大方方的格力电器不香吗,这内部是咋想的。”

  

  图源:IT之家

  还有的网友犀利点评,“没有什么内部,只有董明珠一个人。”“董小姐已经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了。”

  

  图源:IT之家

  也有的网友提到了雷军,“看到小米的成功,想学雷军打造个人ip,但是无奈自己没什么个人魅力,还越打造越上头,一发不可收拾。”

  

  图源:IT之家

  总的来说,网友们大多对于格力电器服务号一年多三次更名的举动表示不解,甚至有网友直言表示“不作死就不会死”,虽然这话有些夸大,但却反映了格力电器服务号频繁更名引发的消费者信任危机,毕竟,一个成熟的企业不应该频繁地变更战略决策。

  不过,据媒体透露,有接近格力电器方面的知情人士对此解释称,“我们有一个线上小程序叫''格力董明珠店’,计划将其改名为''董明珠健康家’。但是,根据腾讯微信平台的规则,现在的情况两个账号不能共用名字,需要相关公众号改名以后,才能把‘董明珠健康家’的名字让出来,为线上‘董明珠健康家’商城的上线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据爱企查App显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已申请“格力明珠瓷”“董瓷”“董明珠的店”等多枚董明珠相关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灯具空调、社会服务、网站服务等,目前上述商标大多已注册成功。

  

  图源:爱企查

  看来,董明珠或许依旧没有放弃将个人IP与格力电器绑定的想法,试图与消费者建立更稳固深切的联系。

  说到个人IP,前不久,董明珠亲自参与设计的玫瑰空调还引起了争议,有网友认为玫瑰空调的设计陈旧,缺乏潮流感。

  对此,董明珠强势回应称,“你不喜欢有人喜欢,我就是要坚持去创新”“玫瑰空调可能有一点不那么美,但它创造了世界首台,你敢吗”

  

  图源:微博

  不难看出,董明珠对于格力发展有着自己的坚持和理解,任凭流言蜚语,只管走自己的路。

  董明珠接连卸任格力要职

  虽然董明珠对于格力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执着,但在执着之余,董明珠也有在不断放权。

  前不久,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及董事邓晓博卸任,相关职务由方祥建接任,同时董明珠卸任该公司董事职务。

  

  

  图源:天眼查

  不过,卸任董事后,董明珠仍直接持有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约17.46%的股权。

  

  图源:天眼查

  公开资料显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经营范围涵盖新能源相关领域技术研究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生产与销售等。

  对于董明珠此次卸任董事职务,有市场人士分析,此举可能是为了更聚焦于格力电器的核心业务,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以应对市场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董明珠已经陆续开始放权——

  今年4月,董明珠卸任格力电器总裁一职,由张伟接任。

  据资料显示,董明珠自2001年4月开始担任格力电器总裁,2006年10月开始担任格力电器副董事长,2012年5月开始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一职。

  董明珠卸任总裁后,或将更多地专注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而张伟则将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

  今年6月,格力电器旗下的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发生人员变更,董明珠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职务,格力电器副总裁李绍斌接任法定代表人,并出任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一职。

  不难看出,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是董明珠在逐步将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交给年轻一代,而自己则更多地从战略层面把控企业的发展方向。董明珠的放权,或许是为了让格力电器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地前行。

  不得不说,董明珠的放权既是一种战略选择,也是必然之举。毕竟,董明珠如今已经71岁了,确实需要让格力的年轻一代逐渐走到台前。

  在今年2月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交流中,谈及接班人问题时,董明珠曾表示,“已经有几个苗子在不同的平台上,不同的岗位,关键要有一个人出来。”

  

  董明珠谈找到接班人图源:抖音

  董明珠指出,目前已有几位候选人被安排在不同岗位上进行锻炼,关键在于通过实践筛选出最适合格力未来发展的人选。

  不过,董明珠同时表示,现在还不能放下公司,“现在我退休,这个品牌就没了。”

  可见,董明珠对于格力的发展有着自己的安排和节奏。

  董明珠带着格力在争议声中前行

  回顾过往,董明珠一直都在争议中前行。

  从力排众议推行格力的自主研发之路,拒绝依赖外来技术,到在公开场合毫不避讳地评价发言,她的每一次决策似乎都自带话题漩涡。

  其中,不得不说的,是董明珠和雷军的二三事。

  2013年央视颁奖礼上,雷军以互联网思维带领小米崛起,与带着格力稳坐空调业龙头的董明珠立下“10 亿赌约”——五年内小米营收超格力,董明珠输10亿,反之亦然。

  

  图源:微博

  五年后,格力以1981亿的营收,险胜小米的1749亿,董明珠赢得了这场较量。

  赌约之后,两人的竞争却在更多领域展开。

  格力跨界造手机,首款产品开机就显示董明珠照片,定价对标红米,可惜销量惨淡,累计不足50万台。即便如此,董明珠仍坚信它未来能替代家电遥控器。

  另一边,小米则盯上了家电市场,2019年推出1999元的互联网空调,主打智能互联。董明珠直言这是“贴牌货”,格力随即打出“十年包修”的牌来应对。

  在全屋家电领域,雷军靠着“小米生态链”,推出一众低价产品,搭建起智能家居生态;董明珠则坚守“掌握核心科技”的理念,让格力家电以品质和技术为主要卖点。

  新能源汽车成为风口后,二者再度狭路相逢。

  格力2016年收购珠海银隆(现格力钛),押注钛酸锂电池技术,主打商用车,但销量一般;小米自建工厂造车,首车上市后销量惊人,十分火爆。后来小米汽车出了事故,董明珠在格力年度股东大会上特意提到,自家的电车跑了十几年,从没发生过火灾,引发了不少讨论。

  二人的交锋,恰似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思维的碰撞,也是董明珠带着格力近年来在发展中遇到争议的原因,毕竟,语出惊人也好,执着坚持也罢,如果董明珠依旧我行我素,或将影响格力的长期稳定发展。

  当然了,格力的发展无人能够妄下定论,未来董明珠将带着格力如何发展,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上一篇:
中国低空经济繁荣的“三重门”:技术角力、城市竞逐与瓶颈突破
下一篇:
中国银行3亿元采购网络设备 华为、新华三报价差距超5200万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