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未来已来,动能澎湃——智能产业赋能千行百业
发布时间:2025-08-14

  8月12日,为期5天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本届大会设置约5万平方米的机器人博览会展区,展区包括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三大展馆,汇聚220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发布123款新产品,集中展示1569件产品,搭建超500个应用场景,推出机器人大世界、机器人4S店等,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1.9万台,销售额超2亿元。现场参会人数达27.1万人次,观看直播人数达5200万人次。

  

  机器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行业应用的精准赋能,到生活场景的智慧融入;从人形机器人的灵动跃迁,到具身智能的革新突破。大会通过高水平的论坛研讨、前沿的展览展示、激烈的赛事竞技以及丰富的配套活动,全方位、多维度呈现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创新应用场景与未来发展趋势,为全球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理事长张峰表示,5天来,全球政产学研等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围绕“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的大会主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思维碰撞,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会现场新观点、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层出不穷,不仅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次引领性的创新探索,更成为机器人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的生动历程。

  “机器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表示,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打造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产业促进盛会”“应用推广盛会”“国际合作盛会”,取得丰硕成果。

  

  徐晓兰介绍,本届大会设置3天主论坛和31场系列活动,邀请416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机构代表,分享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发布《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机器人出海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启动“具身智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具身智能机器人实训平台建设推进计划”等6项人才计划。大会现场搭建超500个应用场景。举办了首届“E-Town机器人消费节”,打造了机器人大世界、机器人4S店,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1.9万台,销售额超2亿元。在国际合作方面。得到28家国际机构支持,邀请32位国际顶尖专家分享全球机器人创新前沿和应用热点,吸引527位国外嘉宾参会、1731位外籍人士观展、160位国际选手参赛。东盟智慧产业联盟、尼泊尔机器人协会、喀麦隆机器人协会等机构发布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新加坡团组发布29项采购和合作需求。

  人形机器人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50多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创同类展会之最。它们可以化身“运动员”,打拳击、跳舞、踢球,也可以变成“打工人”,娴熟地叠衣、分拣、搬运、做咖啡甚至摊煎饼。

  

  越疆的具身智能机器人DOBOT Atom Ⅱ能在狭窄操作台间灵活转身、毫米级分拣零件,还能感知杯子重量、轻柔夹取柠檬片,甚至自主协调双手烹饪煲仔饭。优必选Walker S2不仅能搬运15公斤负载,还能在3分钟内完成自主换电,实现全天候作业。众擎的T800,则是一款重载级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能在高动态场景下保持稳定作业。

  星尘智能在大会发布首个全身移动操作模型DuoCore-WB,从半身进化到全身智能,让弯腰、转身、蹲起、移动等动态全身动作与双臂精细操作协同,不被局限在静态姿势或桌面任务上,可自主生成跨区域、跨空间的灵活全身策略,行动随境。星海图基于其最新研发的新模型G-0,依托该VLA(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机器人能够根据自然语言指令完成铺床这一长程任务。

  围绕陪伴、教育、养老等五大场景,京东集团展示了50余款不同品牌的前沿机器人产品。其首发的JoyInside平台可以显著增强机器人的互动能力,目前已有数十家头部品牌接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认为,人形机器人在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安全防护、家政服务、教育医疗等场景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聚焦这一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持续发力,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扩大新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

  

  精准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据了解,通过实施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北京正在发挥超大城市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大场景创新和供需对接的力度,支持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1个领域134种场景完成首试首用和迭代升级,应用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产业发展”主论坛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并配套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专项支持政策,以十条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精准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作为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北京亦庄凭借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已成功吸引众多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在此集聚。为加快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突破与高质量发展,此次出台的专项政策,聚焦软硬技术协同攻关、数据要素先行先试、应用场景牵引推广、新业态全链条培育等关键领域,全国首创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二次开发社区支持、“打样券”、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供应链响应平台支持等8条支持措施,加快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抢占全球机器人产业制高点。

  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所在地,北京亦庄在去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已发布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行动计划,实施“五先”计划,抢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如今,北京亦庄落地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级创新平台,集聚星海图、北京优必选、安川首钢等知名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态企业300余家,基本形成了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场景解决方案的产业链条,布局了柔性制造、检验检测、创新孵化、应用展示等公共服务平台,正前着力打造全球首个机器人4S店、机器人主题餐厅等新经济业态,前瞻布局机器人二次开发社区。

  下一步,北京亦庄将以《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为“加速器”,聚焦破解产业发展痛点和难点问题,率先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品迭代熟化,营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亦庄样板”。

上一篇:
浙江大爷卖电机:年入142.66亿,全球第一,港股上市
下一篇:
京东集团二季报:当季总收入同比增长22.4% 核心零售业务持续释放潜力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