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中国首个储能强制性国标生效,储能安全后半程该怎么走?
发布时间:2025-08-14

  

  【摘要】2025年8月1日,中国首部储能强制性国标GB44240-2024正式生效,首次将安全要求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涵盖23项严苛测试。

  包括宁德时代、远景动力在内的15家头部企业率先通关,安全冗余不足的中小厂商将面临更多革新压力,产业正迅速从“成本优先”转向“安全为本”。

  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全球储能电池主要供应国家,强制性国标GB44240不仅将重塑国内格局,更可能成为国际规则制定的重要参考。与此同时,中国储能产业的GB44240新标准势必将走向全球,安全标准也是出海角逐的关键。从业界追求的“不起火、不爆炸”基础安全,进化到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免疫,企业的综合能力受到更高要求。

  以下为正文:

  8月1日,中国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GB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正式生效。宁德时代、远景动力等15家企业率先过关。

  

  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牵头并组织起草,于2024年7月24日正式发布。GB44240是目前行业公认最高规格的储能安全性国标,首次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涵盖电芯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23项严苛测试。

  今年2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GB44240的实施正是这一政策导向的具体落地。

  这也意味着,安全硬门槛将加速成为竞争要素,中国储能产业正式告别“推荐性标准”时代。

  01筛选作用更加明确

  GB44240是目前行业公认最高规格的储能安全性国标,涵盖23项严苛测试,包括电芯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全新测试项目。与以往的标准相比,它首次具备法律约束力,属于准入类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储能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应用场景覆盖电信基站、应急照明到光伏系统和大容量储能电站等多个领域。

  电芯是储能系统的最小能量单元,其安全特性直接决定了系统级安全设计的边界条件。因此,储能安全中,电芯安全是重要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GB44240技术要求较为全面,对电池全生命周期都有覆盖,从设计制造、运输安装到运维回收,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安全规范。这意味着,是否率先满足新国标,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各个领域取得核心竞争力。

  在测试方法上,新国标做出了多项创新。以过充测试为例,极为考验电池安全边界。新标准在传统基础充电至1.5倍充电限制电压后还需持续恒压充电1小时,在真实场景中,这相当于电池管理系统完全失效后的极端情况,大幅提升了测试的严苛程度。

  此外,电池加热试验要求环境温度控制在22±5℃,使用表面覆盖陶瓷、金属或绝缘层的加热装置直接接触电池。温度监测点必须布置在加热装置对侧,传感器尖端直径小于1毫米。

  热失控判定方面,当电压下降超25%且温升速率≥1℃/秒持续3秒以上,或温度达到厂商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且温升速率达标,即判定为热失控。

  从几类标准看,本次新国标十分注重“冗余安全”,不仅需求企业达标,更要确保绝对安全,可以预见劣质产能厂商会受到更大的出清压力。

  以上严格标准下,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已开展首批GB 44240测评通过单位测评工作。宁德时代、远景动力等15家业内优质企业已经通过测评。

  02头部梯队预研进入收获期

  实际上,在新国标正式生效以前,宁德时代、远景动力等第一梯队已经开始布局,尤其是在全球市场发力的远景动力,预研的时间会更早。

  在强标正式实施前半年,远景动力已于2025年2月获得中国首张GB44240认证证书,从启动测试到取得认证仅耗时不到1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远景动力已经针对自身储能电芯的安全能力展开了一场全球标准的极限验证。

  基于GB44240、UL9540A、UL1973、消防危303等全球权威标准,公司设计了一组当前行业最严苛的安全测试:围绕跌落、高温外部短路、过充、针刺、燃烧抛射、热失控这六项高风险测试项,对应选取全球标准中针对上述测试项最高要求的测试条件并主动加严,测试全程电芯不爆炸、不起火。

  这意味着,头部厂商此前已经有能力自我加压,主动靠拢甚至超越新国标要求。

  据远景动力储能解决方案负责人王子钢介绍,依托近20年的电池技术沉淀,公司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内部工艺方面进行了持续创新,包括采用高安全电解液、热阻断涂层技术、定向导热技术和阻热结构设计,以及更严格的工艺质量控制。这些技术突破有效提升了电芯的热稳定性和抗热失控能力,在实现电芯本征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锂损,显著提升循环寿命。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远景动力储能专用电芯已累计出货超50GWh,通过全球200多项安全测试验证,获得中日美欧韩等权威机构认证,至今保持“0重大事故”的安全纪录。

  包括远景动力等企业在内,截至目前,储能行业已有20余家的40余个型号已经通过GB 44240测评或正在测试。

  业内跟进的速度极快,这也意味着,新标准的实施将加速低质产能出清,推动行业从成本优先向安全为本转型,安全冗余不足的电芯厂商将面临重新设计产品甚至淘汰出局的压力。

  03新国标下半程:基石之上,构筑全链条安全

  随着此前“136号文”推动储能全面入市,行业正经历从"被动配套"到"主动盈利"的范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安全已从基础要求升维为价值创造的核心竞争力——能够经受高频充放电工况考验的安全产品,正在成为市场选择的关键指标。

  GB44240的出台并非孤立行动,而是对现有储能安全体系的战略性补充——它填补了电芯级强制标准的空白,与系统级安全规范共同构成“点-线-面”立体防护网,同时也推动产品安全理念从"事后补救"转向"源头预防"升级。

  今年以来,国内至少11家储能厂商通过了“烧舱试验”,包括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远景储能等行业巨头。试验条件愈发严苛:海辰储能采用全球首次开门燃烧;远景储能则用四柜肩并肩、5厘米超小间距极限布置,全程关闭消防系统实现“0干预”。这些近乎"自虐"的验证方式,折射出行业对安全价值的重新定义。

  GB44240对电芯/电池组安全的强制性要求,构成了储能系统本质安全的底层基础。而系统级安全设计(如拓扑隔离、热失控阻断、多级消防、BMS冗余架构等)则通过层级防御机制,从预防性防护(如电气隔离、热扩散延缓)到风险监测与抑制能力,最终形成从电芯到系统的完整安全闭环。这种“电芯强基+系统加固”的双轨模式,正是中国储能安全进阶的核心路径。

  从这个角度,就能更好理解业内头部远景动力为何要提前强化电芯安全,且对电芯跌落、高温外部短路、过充、针刺、燃烧抛射、热失控等高风险场景进行加码测试,为的就是从源头上去构建储能系统“绝对安全”的实力。

  据悉,远景储能系统已构建了电芯-Pack-系统三级安全体系,主被动安全协同,搭载大数据火警预警系统,联动Pack级消防,可实现Pack内热失控有效管理,确保储能系统不着火。

  04尾声

  中国储能产业正站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全球90%的出货量规模,赋予了中国标准特殊的产业权重。GB44240作为首个强制性国标,其意义已超越技术规范本身——它既是国内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更可能成为全球储能安全的标准范式。

  纵观产业发展,安全能力的演进呈现清晰的阶段性特征。短期内,企业需要跨越GB44240的合规门槛;中期来看,构建覆盖电芯、系统、过程的三维安全冗余将成为竞争焦点;而长期竞争将聚焦于数字孪生、AI预警等技术驱动的主动安全免疫体系。这种演进不是线性的替代,而是层层叠加的能力升级。

  在万亿级储能市场的竞逐中,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将国标视为“最低要求”、而非“最高目标”的企业。当宁德时代、远景动力等头部厂商以GB44240为基点,持续向上突破安全天花板时,中国储能的全球竞争力终将从“产品输出”升维至“标准输出”。新国标,恰是这场长征的第一个里程碑。

  原文标题:中国首个储能强制性国标生效,储能安全后半程该怎么走?

上一篇:
科莱特培训获数百万天使轮融资,联合晟宇圆汽车构建汽车产业人才“育用”闭环
下一篇:
阿里、中兴、优酷等公司加入Access Advance VDP专利池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