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山海砺“先锋” 铁骨铸“华龙” | 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筏基底板混凝土浇筑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3

  浙江宁波最南端的金七门村,这座山海怀抱中的滨海村落,此刻正与国之重器“华龙一号”的建设者一道,书写着新的发展篇章。

  8月10日,中国核建旗下中核二二承建的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启动,历时63小时52分钟全面完成浇筑工作,标志着主体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向新而行

  打造一体化“模范标杆”

  “我们将卓越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项目高质量建设,与参建各方整体协同,共同打造高标准的设计建造一体化模范标杆。”

  

  开工之初,项目团队便紧扣“全周期全场域高质量”目标,重点布局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轨并行”,以前沿创新驱动全周期高质量建设。

  管理创新向“深”穿透,打破传统“切块式管理”壁垒,积极推动设计建造一体化,将施工经验反馈至设计端,有效规避施工阶段潜在痛点,显著节约工期、控制成本。同时,构建了半年期动态风险评估机制与清单化管控体系,深化风险事前预防能力,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技术创新向“智”发力,启用钢筋自动加工设备与绑扎机器人,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超50%;创新应用钢筋笼标准模块、自动顶撑式模板支撑等工艺,攻克传统施工效率与质量瓶颈;深度融合“智能工厂+数字大脑”理念,成功落地30余项新技术,其中中核集团首个“造岛机”平台可实现双层安全壳同步施工,有效缩短工期,万吨级钢筋智能生产线月产能突破万吨,为持续高质量施工提供硬核支撑。

  质安融合

  双擎筑牢“生命线”

  “面对63小时52分钟的高强度连续浇筑,我们以毫米级的精度把控,筑牢安全质量生命线。”

  

  项目团队建立“质量闭环溯源、安全双循环监管、应急快速响应”三位一体的核心机制,确保浇筑顺利完成。

  质量闭环溯源提效率,项目团队始终秉承“质量创造价值、质量成就品牌”的理念,应用全流程数字化质量管控平台,实现从风险智能识别、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移动端APP实时检查录入到问题闭环消点的无缝衔接,验收效率提升30%。

  安全循环监管抓执行,建立“双循环监管机制”,由项目负责人与施工、技术、安全环保总指挥组成的决策层坐镇指挥中心,依托实时视频监控、传感器数据与进度报告进行协同决策;由关键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执行层24小时轮值现场,确保指令即时传达、精准执行、全程受控。通过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双循环”实时联动,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的无缝闭环。

  应急快速响应强保障,针对堵泵、暴雨等高风险情景,项目团队以沙盘模拟、实战模拟形式组织多次专项应急演练,突发应急场景策划全面,快速响应流程畅通,应急物资准备到位,将预案精细打磨为“实战手册”,确保万无一失。

  “核”谐共生

  战略擘画“能源新城”

  “我们建的不只是核电站,更是一座融合产业、乡村与民生的清洁能源岛。”

  

  中核二二自项目启动伊始,始终秉持核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建的发展理念,打破传统核电周边农村征拆模式,融入光伏能源、水循环利用等绿色技术,成功建成国内首个美丽乡村核电承包商营地,使这里成为了推窗见海、出门入园的“北纬30°最美核电第一村”,是核电周边柔性城市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依托杨柳坑村,迈出了实现建设者期盼已久的核电美丽小镇梦想的重要一步,员工幸福感与归属感极大提升。

  以“幸福项目部”建设为抓手,优化办公环境,完善休闲健身设施,升级健康保障体系,构建“宜居+活力”的职场生态,确保战略落地始终饱含温度;打造金核“南街村”特色服务品牌,精细策划、建造产业工人生活区,建成投用了中核集团首个产业工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产业工人入场办公一站式服务,并建立女工之家,通过开展系列暖心活动与深入交流,将人文关怀融入“钢铁丛林”。

  

  东海潮涌,华龙腾飞。从土石方正挖工程提前40天告捷,如今1号机组核岛筏基顺利浇筑,中核二二将永葆“国之大者”的赤子之心,以核工程建设领域“王牌军”的担当使命,高标准打造华龙建设新标杆,让核能之光点亮这片碧海蓝天。

上一篇:
定了!追觅不止做电视还要上投影,特意在深圳和青岛“招人”
下一篇:
华为智驾入奥迪:油车能否重启“黄金年代”?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