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代销视角下的银行理财产品费率结构
发布时间:2025-08-13

  本文纲要

  一、2025年理财产品费率结构新特征

  二、代销行视角下的费率影响分析

  三、现行费率体系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2025年6月末,全国共有132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万只,累计募集资金136.72万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8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20%;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7万亿元,占比为2.51%;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

  图片 2.png

  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4.8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80.93%。

  图片 4.png

  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9.4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95.89%。

  图片 1.png

  理财公司持续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已开业的32家理财公司中,2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由母行代销,30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除母行代销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中超75%通过母行及其他商业银行代销。

  图片 3.png

  综上可见,目前银行理财整体格局下,我们银行理财产品费率的分析重点,就是代销行视角下的低风险、开放式、固收类产品!因为其占据着绝对比重。

  在利率下行周期与监管政策双重驱动下,理财子公司掀起新一轮费率改革浪潮,现金管理类产品综合费率低至0.01%生存线(图1),固收类产品出现"零管理费"现象,权益类产品试点"收益共享"机制。代销行作为连接产品端与投资者的重要枢纽,其收入结构、风险敞口和经营策略均发生深刻变革。

  图片 5.png

  截图自:法询金融理财网 www.frmoney.com,金融监管研究院整理

  一、2025年理财产品费率结构新特征

  笔者根据法询理财网搜集了部分今年上半年以来的降费信息: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理财业共发布15951条费率调整相关公告其中12161条公告标题包含优惠字样。而2023年同期费率调整公告数量为7229条,包含优惠字样理财公告为6004条。

  到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共发布17393条费用调整相关公告。粗略来看,仅搜索标题包含“优惠”字样的理财费率调整公告就有13506条(部分管理人可能披露习惯差异,以管理人实际数据为准)。去年同期费用调整公告数量为10203条包含优惠字样为8048条。

  如农银理财发布多则公告,宣布旗下多款理财产品启动投资管理费率优惠计划。其中,“添利天天利67号”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管理费率由0.3%(年化)大幅下调至0.01%(年化);托管费率从0.03%(年化)降至0.02%(年化);销售服务费率从0.3%(年化)降至0.2%(年化)。

  建信理财发布了10余则减免产品费率的公告,涉及的多为固收类理财产品。其中一则公告显示,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9月10日,“建信理财惠众日申月赎固收类产品第4期”的管理费率由0.20%降至0.01%,销售费率降至0。

  中银理财已发布10款理财产品降费公告,基本也多为固收类理财产品。例如,“中银理财-稳富全球配置(180天持有期)”产品D份额费率进行优惠,即产品销售服务费率由0.15%下调至0.05%。

  民生理财对旗下多只纯固收类理财产品实施费率优惠。以“民生理财贵竹固收增利周周盈7天持有期33号理财产品”为例,6月11日(含)起,该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由0.5%降至0.05%;6月12日(含)起,该产品E份额的销售费率也由0.5%降至0.05%,优惠截止时间另行公告。

  光大理财则在5月21日(含)至12月03日(含)期间,开展“阳光金丰利乐享198期(机构专享)”理财产品费率优惠活动,该产品的管理费率由0.15%降至0.07%,销售服务费率由0.2%下调至0.08%。

  兴银理财的添利天天利系列多款理财产品也宣布了降费措施,兴银理财添利天天利65号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投资管理费由0.3%降至0.01%。

  从调整的费用来看,主要为理财公司的销售服务费、固定管理费用以及托管费用。其中销售费用从产品按照约定比例每日计提,通常为定期支付,从理财管理人说明书来看,通常每季度都会发生销售费用支付,销售费用基本为固定费率,从渠道方来看,销售费用为理财产品根据规模进行分配的固定收益,只需要做好其销售的工作即可。从投资者来看,为影响其绝对收益的固定成本。

  管理费主要支付于理财管理人,是理财管理人的重要收入来源。目前理财直销较少,主要依靠母行和他行进行代销合作,而销售费用支付于合作方,目前理财子主要依靠固定管理费创收。目前,理财管理人发行的理财产品多以设置固定管理费,根据笔者在法询理财网不完全统计,从近三年成立的理财产品(2022年6月30日至2025年6月30日)存续的理财子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13779只理财产品无超额业绩报酬,以收取固定管理费为主。固定管理费亦多为按照约定比例每日计提,定期支付。

  托管费支付于托管银行,较固定管理费、销售费用相比,托管费收取比例通常较小,通常万分之X,固定管理费、销售费用不做优惠的情况下通常为千分之X。该费用也同样为按照约定比例每日计提,定期支付。于投资者而言,托管费对其理财产品的净值收益侵蚀较小。根据笔者在法询理财网查询结果来看,2022年6月30日至2025年6月30日成立的存续理财产品多以母行托管为主,部分理财产品选择他行托管。

  (一)固收类产品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费率结构相对复杂,费率水平:基础管理费0.15%-0.3%,超额业绩报酬0.5%-1.5%。

  代销收益方面:综合费率0.45%,其中超额分成占比提升至35%。在固收类产品中,代销行获取的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平均达到总费率的60%。其中,销售服务费仍是主要收入来源,但超额业绩报酬分成开始显现。当产品实际收益率超过业绩基准时,代销行通常可获取超额收益的10-15%。

  此外,固收类产品的费率结构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期限越长费率越高,1年期以上产品平均费率比3个月期产品高0.15个百分点左右;二是风险等级越高代销分成比例越大,R3级产品代销收入占比比R2级产品约高5-8个百分点;三是母行代销费率普遍比第三方代销约低0.03-0.05个百分点,体现出集团内部协同效应。

  创新:某理财部分"惠系列"产品:管理费0.01%(原0.2%)+赎回费阶梯减免;某理财部分"竹系列"产品:管理费从0.5%骤降至0.05%。

  (二)现金类产品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费率结构上呈现"低水平、单一化"特征。从代销行收入构成看,销售服务费是其最主要收入来源,约占代销总收入的85%。现金类产品的费率分配呈现明显的"代销主导"特征。

  费率水平:管理费中位数0.07%,销售服务费0.12%,托管费0.03%

  典型产品:某理财部分"乐享"系列产品:管理费0.01%+销售费0.01%(年化);某理财部分"添利"系列产品:管理费0.01%(原0.3%)。

  目前单只产品代销收入约0.22BP,较2023年下降62%。值得注意的是,大型银行代销的现金类产品费率普遍高于中小银行0.05-0.1个百分点,反映出渠道溢价效应。线上直销渠道的费率通常比代销渠道低0.03-0.05个百分点,但规模占比仍不高。

  创新:某理财推出"基础费率0.05%+超额收益分成20%"模式;某理财实施"持有期阶梯费率"(满三年费率降至0.08%)。

  二、代销行视角下的费率影响

  (一)收入结构演变

  从代销行整体收入结构看,理财产品销售已成为其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在三类产品中,固收类产品对代销行收入贡献最大,约占理财代销总收入的60%;现金类产品占比约30%;权益类产品仅占10%左右。这一分布与各类产品的市场规模和费率水平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规模银行的代销收入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大型国有银行凭借渠道优势,在现金类产品代销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股份制银行和头部城商行则在固收类和权益类产品代销上更具竞争力。

  (二)渠道价值重构

  银行渠道间的竞争对理财产品费率形成重要影响。一方面,头部银行凭借渠道优势可以获得更高的代销分成比例,部分大型银行的固收类产品代销分成比例比中小银行高约5-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崛起加剧了渠道竞争,迫使传统银行降低费率或提升服务。

  还是看现金类和固收类产品:

  现金类:代销行议价能力下降,头部机构通过"0费率+增值服务"争夺客户(如招行嵌入智能投顾服务)

  固收类:成为代销核心战场,中小银行通过"基础费+阶梯分成"模式突围(如宁波银行对100万以上客户提供0.05%管理费+0.8%超额分成)

  理财子公司与代销行之间的费率博弈也日益显现。随着理财子公司直销能力增强,其在费率谈判中的话语权逐步提升。2022年以来,部分理财子公司开始下调代销费率0.02-0.03个百分点,尤其是对销售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

  (三)客户分层策略

  代销银行普遍采用客户分层策略,针对不同客群匹配差异化的理财产品及费率结构。私人银行客户通常享受0.1-0.15个百分点的费率优惠,但代销行通过提高销售规模实现总收入增长。数据显示,高净值客户贡献的理财代销收入约占40%,但其数量仅占客户总数的5%。

  在费率策略上,代销行对现金类产品多采用"薄利多销"策略,通过提高销售规模获取收益;对固收类产品则注重"量价平衡",既追求规模也关注费率水平;对权益类产品则采取"精品策略",选择少数高费率产品重点销售。

  比如对于大众客户,现金类产品持有占比高,代销行通过"1元管理费"吸引长尾客户;而高净值客户,权益类产品配置占比提升,代销行提供定制化费率方案(如私行客户享0.2%管理费+1.5%超额分成)。另外,机构客户不容忽视,其固收类产品定制需求激增,代销行收取0.5%-1%专项服务费,是后续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客群。

  三、现行费率体系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银行理财产品费率体系存在三个突出问题:

  一是信息披露不透明,许多产品还存在未在销售页面完整披露各项费率构成;

  二是利益分配失衡,部分代销行过度追求销售佣金而忽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三是激励导向偏差,现有费率结构可能诱导代销行优先推荐高佣金而非最适合的产品。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整个市场现有情况分析,笔者得出以下观点:

  1.费率结构剧变:现金类产品进入"微利时代",固收类产品成代销主战场,权益类产品呈现"低费率+高浮动"特征(但大部分中小行并不代销)

  2.渠道价值迁移:代销行收入重心从销售佣金转向超额分成,风险管理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3.市场分化加剧:头部机构通过科技投入构建壁垒,中小机构转向区域特色化经营

  展望未来,随着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投资者日益成熟,理财产品费率体系将呈现三个发展趋势:一是透明度持续提升,信息披露更加全面规范;二是结构更加优化,更好平衡发行方、代销方和投资者利益;三是差异化程度提高,根据不同产品特点和投资者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

上一篇:
深度解读!景德镇先进陶瓷研究院:航空陶瓷轴承破局高端制造!
下一篇:
腾讯Q2财报发布 :游戏板块火力全开 本土海外双丰收 《王者荣耀》领衔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