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北大医药“不北大”,第一大客户流失或带走超16亿收入
发布时间:2025-08-13

  北大医药实控人变更后,“去北大化”正为公司带来一场经营危机,第一大客户国际医院的流失预计导致收入减少超过16亿元,这也为同样患有“大客户依赖症”的上市公司敲响警钟。

  

  来源:摄图网

  “大客户依赖症”难解,国际医院合作告吹影响10多亿收入

  8月12日,北大医药(000788.SZ)发布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下简称:国际医院)的关联交易进展。

  此前,双方长期服务合同到期,已在2025年5月终止业务合作。6月以来,北医医药主营业务已基本中止,其与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事项进入交接收尾阶段。北医医药目前未能寻找到同类型业务,可能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人员分流、企业转型的风险。

  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的合作始于2014年11月,当时双方都受北京大学控制。2019年,双方签署《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等物资供应与配送长期服务合同》后,北医医药成为国际医院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特殊药品除外)、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的采购、物流与配送等项目服务的唯一提供商。

  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的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8.14亿元、9.86亿元、11.23亿元,占北大医药营业收入的39.19%、44.94%、54.51%。国际医院长期为北大医药的第一大客户,从销售占比来看,依赖程度逐年加深。

  国际医院也是北大医药的应收账款第一大单位。2022年至2024年,公司对国际医院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分别为7.43亿元、8.84亿元、7.07亿元,分别占公司同期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余额的60.91%、67.92%、68.07%。

  北大医药预计,上述终止业务合作事项将导致公司2025年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约占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的29.13%,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约占公司2024年归属净利润的28.99%。

  同时,公司自2026年起营业收入可能减少约10.27亿元(约占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的49.85%),净利润减少约6869万元(约占公司2024年归属净利润的49.78%)。

  北大医药坦言,公司生产经营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北医医药也正面临可能关停并转的困难局面。目前,公司正在努力探索北医医药转型的新方向,但转型方向的探索尚存在不确定性。

  实控人变更后推进“去北大化”,控股股东被限制消费

  北大医药与国际医院终止业务合作或与公司实控人变更有关。

  2022年12月,北大医药披露实控人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由于第一大股东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成集团)实控人发生变更,北京大学不再是北大医药实际控制人,新方正控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方正控股)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平安人寿及中国平安(601318.SH)通过新方正控股间接控制公司。

  2024年12月,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新优势国际)通过收购合成集团100%股权,间接取得北大医药的控股权,徐晰人自此成为公司实控人。

  根据《股权转让协议》约定,该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新优势国际及合成集团应促使合成集团下属企业在合理时间完成公司名称变更手续,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不得含有“北大”“北大医药”“北医”或类似字号,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各类可能导致公众误认为合成集团或下属企业仍为北京大学、中国平安、新方正控股、方正商业管理的控股子公司之情形。

  北大医药今年8月审议通过《关于启动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名称变更工作的议案》,公司拟逐步完成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名称变更工作,以逐步实现“去北大化”。

  而此次与公司终止合作的国际医院,其主办单位是北大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医疗管理),由新方正控股100%持股,属于“平安系”。根据北大医药2025年一季报,北大医疗管理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1.80%,所持股份几乎全部处于质押状态。

  另外,实控人变更后,北大医药迎来密集的人员变动。

  2025年1月,公司监事徐伟钰辞职;2月,公司非独立董事任甄华、张勇辞职;3月,董事长齐子鑫辞职;5月,公司免去毛润的非独立董事职务,补选黄联军为非独立董事;6月,公司董事兼总裁袁平东辞职;7月,公司宣布聘任徐晰人为公司总裁、余孟川为公司常务副总裁等。

  在业务方面,公司拟对现有生产制造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并提请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以公司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工业园区的生产制造中心为基础,组建生产制造子公司。公告显示,该生产制造中心已具备成熟的生产能力和管理体系,是公司的主营业务与核心资产之一。

  业绩方面,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1.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4.06万元,同比增长3.62%。不过,与国际医院终止业务合作一事的影响从今年6月开始体现,公司中报及全年情况令人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北大医药控股股东合成集团发出限制消费令,合成集团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中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义务。

上一篇:
想挤进销量TOP10有多难?月销3万已不够看了!
下一篇:
《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 | “凉都”构建投资兴业“热环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