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渤海银行“罚单潮”背后:核心指标下滑,市值缩水超八成
发布时间:2025-08-13

  在金融业的浪潮中,合规如航船之锚,锚定则行稳致远,松动则飘摇不定。渤海银行(09668.HK)——这家2020年于港交所上市、曾募集134.7亿港元资本金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近期却因密集罚单与高管更迭频登行业热搜。

  罚单背后是风险管控的漏洞,人事变动中藏着治理的考题,这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正站在合规与发展的关键路口。

  罚单连响,合规防线为何频现缺口?

  2025年7月,在金融监管部门公布的处罚信息通报中,渤海银行太原分行及太原幸福里支行的名字赫然在列。前者因授信调查潦草、员工管理松散、流动资金贷款监管缺位,领受95万元罚单;后者则因风险状况“报喜不报忧”、贷后管理形同虚设,被罚70万元。

  同时,渤海银行5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包括时任太原亲贤支行副行长范华、太原分行中小企业部副总经理刘伟等行长和部门经理级管理人员。

  而此次渤海银行被监管层处罚并非今年以来首次,2025年以来已累计收到至少20张罚单,合计被罚金额超500万元,在10家上市股份行中排名第7,要知道渤海银行在上市股份行中规模最小。

  回溯近月,违规阴影早已蔓延。合肥分行因固定资产贷款“超前放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前后端失守”被罚60万元;宁波、长沙分行也在6月因多项违规收到监管罚单。短短一个多月,多张罚单接踵而至,暴露的不仅是个别分支机构的问题,更像是合规堤坝上接连出现的蚁穴。

  经统计,2022年和2023年被罚金额分别为1746万元和超4300万元,到了2024年罚款金额明显下降,为275万元,进入2025年又有所抬头。

  举例来看,2023年3月,渤海银行因涉及违反存款准备金管理、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事由,被央行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06.99万元,并处罚款1589.49万元,合计罚没金额约为1696万元。2024年,渤海银行因宜昌分行发放虚假商用房按揭贷款且形成风险,被罚款45万元。

  频繁的违规处罚使渤海银行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负面舆情不断消耗其企业信誉和形象,导致市场对其信任度下降,进而影响其业务拓展和客户留存。

  而大额罚单直接增加了渤海银行的经营成本。比如2023年渤海银行因违规处罚被罚没金额高达4300万元以上,这对本就面临业绩压力的渤海银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025年初渤海银行任命副行长齐君为首席风险管理官,首次设立这一职位体现出其对合规管理的重视。然而,面对挑战,渤海银行的整改不能止于“罚单一交了之”。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唯有筑牢合规防线,才能让增长回归健康轨道。这条路或许艰难,但却是必由之路。

  净利差下滑,多项指标现波动

  公开资料显示,渤海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法》2003年修订以来,唯一一家全新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第一家自2000年来在发起设立阶段就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第一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截至2024年末,渤海银行已在全国65个重点城市及特别行政区,设立一级分行34家(包括直属分行3家和境外分行1家)、二级分行35家、支行291家、社区小微支行16家,正式开业机构网点总数达到376家。

  财报显示,2024年,渤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4.82亿元,较上年增幅1.94%;实现净利润52.56亿元,较上年增幅3.44%;成本收入比39.01%,较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线来看,2019年至2024年,渤海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283.78亿元、324.92亿元、291.94亿元、264.65亿元、249.97亿元及254.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3亿元、84.45亿元、86.30亿元、61.07亿元、50.81亿元及52.56亿元。2025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92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31.09亿元,同比增长2%。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年渤海银行净利差为1.12%,较2023年的1.19%下降0.07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为1.31%,较2023年的1.41%下降0.10个百分点。这两个指标的下降,反映出渤海银行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之间的盈利空间有所收窄。

  在资产质量方面,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1.76%,较2023年的1.78%下降0.02个百分点。同时,拨备覆盖率为155.19%,较2023年的156.94%下降1.7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的下降意味着银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有所减弱,在不良贷款率尚未明显改善的情况下,这一指标的下降需要引起关注。

  资本充足率方面,2024年资本充足率为11.63%,较2023年的11.58%上升0.05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30%,较2023年的10.01%下降0.7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35%,较2023年的8.17%上升0.18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可能会对银行的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尽管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所上升,但仍需关注一级资本的补充情况。

  此外,手续费及佣金业务也暴露出显著的负面问题。2024年,渤海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9.7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5.63%。这一降幅反映出该行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手续费及佣金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度明显减弱。

  具体业务板块中,代理与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收入降幅尤为突出,2024年该项收入为18.35亿元,较2023年的30.44亿元大幅下滑39.71%。这一核心业务板块的收入锐减,意味着相关业务拓展受阻,客户对该行的代理与资产管理服务需求出现萎缩。

  此外,托管及承诺手续费收入也呈现下降态势,2024年为2.79亿元,同比下降4.92%。虽然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有6.35%的增长,担保及承诺手续费收入增长15.83%,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增长5.26%,其他手续费收入增长12.93%,但这些业务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难以抵消代理与资产管理业务、托管及承诺手续费收入大幅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

  高管团队的变动更添变数。7月25日,副行长杜刚因“个人原因”辞任,这位任职近6年、距上次续聘不足一年的“老资格”突然离场,引发业内猜测。作为国内唯一全行高管均为职业经理人的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近年已完成三轮副行长更替:2024年新聘的李建国、齐君、邓蓓中,齐君刚于7月获批首席风险官。

  渤海银行目前面临的困境,既有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内部管理不善的问题。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要想摆脱当前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渤海银行的股价也反映了市场的担忧。截至2025年8月13日,其港股股价为1.02港元/股,较2020年高点5.617港元/股跌幅超80%,市值也缩水超八成。持续的合规问题与财务指标的波动,让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心存疑虑,如何重塑市场信心,成为渤海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上一篇:
张氏父子狂揽11亿元分红背后:振石股份高负债冲刺IPO,钱去哪了?
下一篇:
亏损、罚单沉疴已久,泰山财险“换帅”能否走出泥沼?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