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不跟风”的小店靠手艺活成“非卖品”
发布时间:2025-08-13

  0元奶茶、1元汉堡、百亿补贴……今年夏天,美团、京东以及淘宝闪购/饿了么携高额补贴,将外卖市场搅得天翻地覆。随着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以及上述三家平台企业8月1日发表联合声明,承诺杜绝非理性促销,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已开始降温。

  在这场外卖市场的“三国杀”中,有的商铺接住了“泼天的流量”,也有的黯然关门。在这场席卷全国的外卖激战中,依然有一些餐饮店风轻云淡地笑着应对,坚守着锅气和烟火气。

  那些小而美甚至没有华丽招牌的小店,靠着地道的味道和亲民的价格,征服了许多人的胃,让“烟火气”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名片。

  “没有太多诀窍,就是食材新鲜、现点现炒”

  16时40分许,太阳已经收起一天中最猛烈的日光,但依然透过“杭州小炒”店铺的玻璃门,将店里晒得如蒸笼一般。推开店门,店里已经有几位食客早早排队“下单”了。一叠长条纸上写着长长的单子:鲜炒牛肉、番茄炒鸡蛋……墙上的价目牌已经10来年没有更换,略显斑驳,价格依旧。30年来,“杭州小炒”就是用好吃不贵的家常炒菜收获了一拨拨食客。

  店主张良进和汪小丽是老两口,来自安徽,张良进在杭州学的厨艺,30年前在瑞安邮电北路开了这家“杭州小炒”饭馆。在汪小丽的印象中,鲜炒牛肉、红烧鸡腿、红烧虾是客人点单最多的几道菜。

  

  汪小丽阿姨准备食材

  韩女士是“杭州小炒”10来年的熟客。她说,菜新鲜、价格不贵、离家近,是她选择到这里吃饭的原因。

  

  勤奋鲜炒店

  玉海街道劳动巷里勤奋鲜炒店也是一家老店,没有精致的摆盘,但量大实惠滋味足,在窄巷子里升起的烟火气带着“家的味道”,成了不少人的第二厨房。“花菜炒蛋、皮皮虾、醉虾,超级下饭。”这是饭店常客张若平对菜肴的评价。

  “我们没有太多诀窍,就是坚持食材新鲜、现点现炒。”老板陈建虎说,每天早上五六点钟,他会亲自去菜市场买菜,选时令海鲜、新鲜食材。

  

  菜品整齐摆放

  除了食材新鲜、价格实惠,还有几道招牌菜“抓”住食客的胃,是这些小店在竞争激烈、流量汹涌的美食界站稳脚跟的根本。

  烟火气里连着人情味

  提起戴炳桂的名字,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提起硐桥头猪脏粉店的“眼镜”,老餮们会打开话匣子,就着鲜香的猪脏粉聊起来。40多年前,戴炳桂就在硐桥头卖猪脏粉,这个隐藏在窄巷的小店,逐渐成为了食客心中的“老味道”。

  10年前,儿子戴晓波和儿媳李巧萍接过“接力棒”。每天清晨4时许,夫妻俩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搓洗干净的猪大肠提前一天就开始卤制了,在锅中熬煮,丝瓜则是当天现买的。6时许,便陆续有人踏着清晨的凉爽上门了。

  

  好味道是老店“拴住”食客的法宝,但人情味更是不可替代的引力。店里一天卖出去300多碗,来吃的很多是老主顾,谁喜欢多放鲜粉,谁不喜欢吃咸菜,夫妻俩心里都有数。

  “吃饱,上班去喽!”一位食客放下碗筷,笑着和夫妻俩道别。简单的寒暄里,藏着夫妻俩与街坊的情谊。李巧萍说:“以前很多孩子背着书包来吃猪脏粉,现在都上大学了,还有的参加工作了。”

  在今夏的外卖平台补贴大战中,硐桥头猪脏粉店也被裹挟进去,却挡不住食客对热乎滋味的偏爱。有人领了外卖补贴的红包,再到店里消费,“吃的就是一口新鲜”。

  而在李巧萍看来,猪脏粉店是沟通邻里情感的纽带,老街坊碰面问声好,新顾客熟了也能唠几句家常,这份温情是外卖平台上无法复制的。

  “私藏小店”凭什么打动人心?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我市限上餐饮销售额逐年递增,2024年超19亿元,目前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在册的餐饮业经营主体1.65万家。这一数据直观体现出旺盛的餐饮消费需求。在激烈的餐饮行业竞争中,众多市井小店凭借独特口味和良好口碑稳步发展,不仅成为展现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更是城市经济活力的生动体现。

  

  食客用餐

  事实上,像这样的小店在瑞安还有很多,不论是主攻蛋炒饭的小店,还是家常口味的饭馆,它们点燃了一座城市的烟火气。在资深食客“@黑白色的猫”眼中,这种“小而精”的经营模式,虽然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但它们凭借实实在在的味道和极致的性价比,赢得了食客的认可。在餐饮行业耕耘多年的余益锰认为,味道与亲和力是永恒的竞争力。

  在看重平台评分的当下,不少深藏街巷的店家明确表示,不会找顾客要好评,因为“口碑自在人心”。这股反好评“内卷”的底气,源于数十年如一日做好一道菜、一碗面。

  【记者手记】

  食在街巷,味在人心。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私藏小店”,不仅保留了地道的传统味道,还充满了当地的生活气息,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美食地标”。放眼全国,几乎每座城市都至少藏着这样一家“不跟风”的小店:门面旧、菜单短,却天天排队。它们默默地提醒人们:美味不在于华丽的装修,不在意外卖平台上的搜索量与排名,而在于手工制作的精细与食材的讲究,在于老餮与店主的交流与默契。当各地都在为“夜经济”“小店经济”找样板时,瑞安这几家“非卖品”小店给出了最朴素的答案——把成本花在食材和手艺上,把耐心用在回头客和岁月里。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餐饮门店总数接近800万家。如果每一家都能守住这口锅气,就能让烟火气在更多街巷升腾,也能让提振消费的大文章拥有最接地气、最可持续的注脚。

上一篇: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提速 A股产业链公司积极备战
下一篇:
临西构建轴承产业集群全生态链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