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从“钢铁巨人”到“数字先锋”
发布时间:2025-08-13

  

  鞍钢股份冷轧厂镀锌车间内,无人驾驶的智能天车以毫米级精度吊运着数十吨重的钢卷,将其稳稳放落在卷座上。这个曾经需要老师傅“十年磨一剑”的绝活,如今被编码进了工业互联网的算法中。近年来,鞍钢集团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加速形成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加快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插上“智慧翅膀”。

  从制造到“智”造

  目前,鞍钢股份冷轧厂涂镀分厂无人行车系统已全面投运,并实现钢卷吊运路径和任务排序智能优化。这不仅压缩了行车等待时间,也大幅减少了人工指挥,库区作业效率提升30%,库存周转率提升25%,综合运营成本显著降低。

  

  产线智能革命的热潮在鞍钢集团澎湃涌动。各基地加快推进钢铁链条的智能重构,以此减少人力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在攀钢鸿舰公司物流磨球分公司,原本需要12个人的生产线现在由4台智能机器人替代,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该产线共创造产值1200多万元。

  在本钢北营公司料场,无人卸料机与无人堆取料机默契配合,将原料卸下、堆叠,再按需取送。北营炼铁总厂设备工程室主任工程师彭诚说,料场内的智能系统应用了高精度三维图像重构技术,就像有了“透视眼”,让作业更精准高效。

  数据驱动“最强大脑”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应用,数据正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为智能化发展提供关键动力。从生产运行到设备管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鞍钢集团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海量数据。如今,这些数据的价值正被深度挖掘,一场由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的产业革命方兴未艾。

  今年4月8日,凌钢投运鞍钢集团首套全栈自主可控云化部署ERP系统。“依托这套系统,各种生产数据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挖掘,变成了真金白银。”凌钢股份焦化分公司设备管理室工程师林春东介绍,依靠这些生产数据可让智能系统全面接管生产,实现智能控制和系统优化。

  

  在鞍钢集团设备管理领域,数据要素正在重塑产线设备运维模式。鞍钢股份冷轧厂点检员肖宇今年有了一位“新助手”——鞍山钢铁今年投用的“电气设备华佗系统”。

  只要用手机扫描设备二维码,一份完整的设备电子档案很快出现在屏幕上——历次维修记录、实时运行参数等数据一目了然。肖宇对这位“新助手”赞不绝口:“它还能预判设备亚健康状态,让我的工作从被动抢修变成主动预防。”鞍钢股份数智发展部项目管理工作负责人于鹏介绍,“电气设备华佗系统”实现了从单一故障报警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使设备故障率显著下降,更换周期平均延长30%,维修成本降低20%以上。

  AI赋能全链条

  在德邻陆港技术部,主管工程师刘洋向记者展示了他的“AI同事”——“德邻星”智能客服。“它能用‘大白话’解释专业术语,24小时处理客户咨询。”目前,“德邻星”已覆盖鞍钢集团现货、期货及德邻e钢等核心平台,未来还将嵌入仓储加工、物流配送全链条。

  

  今年以来,鞍钢集团实施了“AI+”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加速推进DeepSeek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为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鞍钢数科产品研发中心人工智能技术架构师孙阳带记者参观了羽嘉大模型平台。利用这个AI平台,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调用相应的模型、应用或智能体,也能利用平台工具进行开发等操作。作为目前辽宁地区钢铁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数据中心,鞍钢集团大数据中心正在为鞍钢集团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撑。

  

  从“钢花飞溅”到“数据流淌”,鞍钢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一场全要素重构革命。在这里,每一块钢坯都带着数据基因,每一台设备都在云端共生。

上一篇:
工信部评选首批质量管理能力高等级企业,江苏+7
下一篇:
华能召开7月份经济活动分析会:千方百计增量稳价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