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生死时速的海辰和漫长的锂电大战
发布时间:2025-08-13

  海辰储能和宁德时代,连续10+天的热搜和霸屏。原以为是最高端的商战,或者说关系着世界锂电储能格局的跌宕起伏。

  结果,满屏尽是狗血的八卦和铺天盖地“知情人”爆料,看起来有时候“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并非诳语。只是,忙着吃瓜的看客似乎忘记了,海辰储能的危机正在步步逼近。与此同时,随着海辰储能正面回应,漫长的锂电知识产权大战也悄然进入第三季。

  37天的生死时速:

  从冯登科被采取强制措施到现在,已10天有余。翻遍报道,不知道冯总是如何被戏剧化的带走的,大概率不在宁德。身陷囹囵的冯总有无足够的心理准备?侵害商业秘密罪的证据是否有进一步的突破?

  搜索下目前关于此事件的新闻,不难发现,最早在网上披露此事的是能联社7月27日晚11点多的一则快讯“海辰储能一高管被采取强制措施”,言简意赅的交代了几个重点:冯被采取了强制措施;虽然冯目前不在海辰储能任职,但他曾是海辰储能总裁办公室主任、工程部负责人,其现供职的海辰绿能是海辰储能的核心子公司;冯曾就职于宁德时代;另外一家表面上看上去与海辰储能毫无关系的深圳公司曾给海辰储能授权过专利,还特别点出了该公司的监事叫林丽君;海辰储能的董事长吴祖钰、董事易梓琦、庞文杰等均有宁德时代任职经历。

  7月29日晚点LatePost独家新闻“IPO 关口,全球第三储能公司海辰储能技术高管被批捕背后”将故事串联成线,更多冯涉嫌犯罪的线索按照时间顺序被“知情人”爆出。这篇报道非常神奇,内容详细而完整,特别像是尘埃落定后的娓娓道来。而就是这样一篇报道,顶着3W+的阅读量至今非但没有被404、被走失,反而沿着它的故事线媒体展开全面狂欢。

  

  新闻报道和评论都很火爆精彩。

  但是看热闹的媒体始终没关注到的是倒计时早已开始了!

  第一个决胜点,宁德检察院会不会正式批捕冯登科?

  如果正式批捕,那么宁德公安出现在海辰储能核心高管面前的可能性必然会大大提升。

  离宁德检察院做出决定的时间应该不到30天了,这就是海辰储能的生死时速37天!

  复盘一下关键点:中策·观点|从尊湃案判决看海辰储能的“阿喀琉斯之踵”。

  权利人报案时,一定是提供其委托鉴定机构出具的非公知性鉴定报告,报告的结论也一定是涉案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这也是侵犯商业秘密罪能否立案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海辰储能能否如同公告所言:成功主张涉案信息已为公众所知。是眼下冯总和海辰储能公司成败的关键手!

  引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福建力量

  2025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之前,最高检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仔细看看白皮书中数据:

  “2024年,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落实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会议精神,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知识产权犯罪的不捕率、不诉率分别为44%、21.7%”。以此来看,检察院对于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处理相对更为审慎,特别是对商业秘密犯罪。

  据白皮书显示,“批准逮捕、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3.2%、17.4%。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批准逮捕1796件2933人,起诉3520件7554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批准逮捕1959件2962人,起诉3841件8290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批准逮捕279件425人,起诉574件1577人......;侵犯商业秘密罪批准逮捕72件131人,起诉91件220人,假冒专利罪起诉1件2人。”

  

  可见,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绝大部分跟商标相关,相关数据高达88.28%,大白话来说,更多的是类似假化妆品、假名牌包等老百姓也痛恨至极的假货犯罪。而界限模糊、事实认定难度大的商业秘密犯罪数量极少,2024年度全国仅批捕了131人。

  锂电池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三样之一,行业发展迅猛,同时纷争不断,回顾锂电大战,都不乏商业秘密、专利的影子。

  第一季:2020年,宁德时代VS塔菲尔,创始人龙博士因侵犯商业秘密被批捕,直接导致塔菲尔溃不成军。刑满释放的龙博士今天已不知道身居何处?而塔菲尔早已被资本收入囊中,改名正力科技。

  第二季:2021年,宁德时代VS中创新航,宁德公安同样出手,以侵害商业秘密罪抓获了某常州籍员工。中创新航的核心技术班底来源具有军工背景的洛阳锂电,因此也无法达到个人—公司(法人主体)的穿透,影响甚微。而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之间的专利、不正当竞争案件,均属民事纠纷,中创新航选择了“硬杠”宁德时代,同时一路高歌前行!第二季的支线是瑞浦兰钧,蜂巢能源。瑞普兰钧据说也有员工被抓,而蜂巢能源很快就员工违反竞业而引起的不正当竞争一案全面和解,但也错失了上市良机。

  而今,冯总被采取强制措施,海辰储能拉开锂电大战第三季的序幕。宁德公检法对于商业秘密犯罪的处理,已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3年,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福建在全国首推商业秘密保护协作机制打通行政、刑事、民事保护通道”的新闻,报道指出“该协作机制共十三条,打通了商业秘密保护行政、民事、司法、检察等各职能部门的协作通道,以明确证据互认规则等方式推动实现商业秘密快保护、减损失、谋发展”。从引领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福建,尤其是宁德来看,一旦侵害商业秘密罪的证据扎实,冯总、吴总和海辰储能后续要面对的是惊涛骇浪。

  媒体狂欢的边界

  2016年,最高检就发布过“媒体报道刑事案件应恪守‘边界’”的专题文章,文中明确表达:

  “在看到媒体报道刑事案件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看到目前某些媒体大肆渲染报道刑事案件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在新的形势之下,如何为媒体报道刑事案件划出较为清晰的边界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在案件范围上,媒体只应对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报道。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不公开审判的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四类: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对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些案件不属于非公开审理的案件,但是由于涉及到被害人重大的人身利益,即使媒体掌握了相关的信息,也不应当进行相关报道。”

  可见,基于“刑事案件”和“商业秘密”双重buff,对其报道应是更加谨慎的,尤其是港股聆讯中的海辰储能。然而似乎没有任何人想要去叫停媒体。不断被补充的线索、案情分析、对海辰储能应对的调侃,披着八卦的外衣,实际已脑补和演绎了一场狗血大戏。那么,媒体的狂欢,在为什么样的剧情走向铺垫呢?亦或,会如何影响一个刑事案件的走向?

  结语和思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教授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实质性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建议,声犹在耳,但实际上,锂电大战漫长而愈演愈烈。

  塔菲尔倒下了,用于双方和解的防爆阀专利回旋镖打到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的不正当竞争和解了,员工违反竞业协议而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回旋镖打到了海辰储能。商业秘密,从塔菲尔的龙博士开始,数个刑案的累积,很可能成为面向海辰储能的一剑封喉!锂电大战进入第三季的漫长演绎,所有过往的和解都成了刺向新人的利刃,不甚唏嘘!

  锂电产业在经历高速发展的浪潮后,如何秉持对创新的敬畏,真正做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避免陷入无序竞争的“恶战”,既是对行业智慧的考验,也是对自由竞争的营商环境和统一大市场的守护。国内硝烟四起的当下,匈牙利的郁金香三连击欣旺达,LG动力电池拿下特斯拉的大单。

  锂电产业发展需要大智慧的时候了!

上一篇:
经营偏离定位,助贷模式反噬业绩,锡商银行站上十字路口
下一篇:
中建五局投资公司与玉禾田集团共探环保产业合作新路径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