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稻田上的科技之舞 ——建行韶关南雄支行金融赋能智慧农业
发布时间:2025-08-11

  在韶关南雄市,智慧农业的创新实践正以鲜活姿态铺展——南雄市南疆农机专业合作社一直致力于将前沿科技播撒进传统农耕的土壤之中。一台农业无人机,可覆盖“耕、种、管、收”全农事周期,管理员只需在手机端轻点屏幕指令,即可远程指挥整套系统协同运作。科技让田间管理从“凭经验”转向“看数据”,资源投入更精确高效,清晰勾勒出无人化、智能化农业的未来图景。

  

  金融助力:产业腾飞的坚实臂膀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南雄市成功申报创建国家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该项目建设面积14.03万亩,这意味着南疆农机专业合作社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其发展前景如同田间的秧苗,充满生机与希望。

  然而,创业之路从非坦途。正当南疆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志勤准备抓住市场机遇,扩大服务规模、升级培训设施、储备关键零配件时,一道现实的坎横亘在面前:对于这类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科技服务型主体,其核心资产往往是技术、人才和服务能力,难以提供银行传统信贷所要求的足额、易变现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流动资金的紧张,以及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现实,如同双重枷锁,紧紧束缚了合作社亟待振翅高飞的雄心。

  就在这关键当口,一道充满希望的“金融活水”精准而至。建行韶关南雄支行在深入走访调研县域经济、摸排涉农主体需求时,敏锐地捕捉到了南疆农机专业合作社轻资产运营模式下遭遇的困境及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那段时间,支行金融服务团队频繁出现在合作社与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合作社的经营状况、市场前景,深入了解其资金需求。初夏的南雄,时而骄阳似火,他们顶着烈日,踩着滚烫的泥土,仔细查看无人机作业的每一个细节;时而暴雨倾盆,乡间小路泥泞不堪,他们便挽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前往。

  经过专业、高效的评估流程,支行借助“粤兴贷”产品及省农担的政策性担保支持,为南疆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了150万元信贷支持,有效破解了涉农轻资产主体缺乏足值抵押物的瓶颈。这笔资金,有效盘活了合作社的经营链条,为南疆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入了强劲动力。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精准实践

  在建行的支持下,全新的农业无人机机队与升级的服务体系,正生动演绎着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精准实践。

  “一架植保无人机日作业面积可达传统人工的10-20倍。这不仅省了很多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抢在梅雨季节前为产量提升赢得了宝贵农时!”谢志勤激动地说到。

  不仅如此,乡村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的大难题,都迎刃而解。粤北山区地形复杂,传统运输效率低且成本高,而农业无人机凭借 1500米作业高度与26公里超远航程,跨越山地运输屏障,为山区农业物流提供全新解决方案。这条由金融力量与科技智慧共同铺就的“天路”,让山乡不再闭塞,让现代农业科技的便捷惠及每一个角落,成为建行服务乡村振兴、打通梗阻的生动注脚。

  在稻浪翻涌中,建行韶关南雄支行以金融画笔,勾勒出智慧农业新图景。每一台起飞的无人机,都承载着“技术降本+普惠金融”的双翼;每一组农田光谱数据,都在构建“产业发展+信用价值”的闭环,这不仅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行答卷。

上一篇:
农产品“云游”更广阔市场
下一篇:
2025联网智能锁十大品牌推荐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