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烟台:广发“英雄帖” 诚招“千里马”
发布时间:2025-08-1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楠楠杜晓丹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8月12日,2025烟台人才周暨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举行。会上发布了烟台市“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榜单和烟台市高层次人才需求榜单,向海内外人才发出“英雄帖、招贤令”,诚邀敢创新、想创业、能创造、有创意的“千里马”在烟台大地竞相奔腾。

  

  诚邀天下英才来烟“揭榜挂帅”

  近年来,烟台市全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实施“揭榜挂帅”机制,以重大技术需求和产业前沿为牵引,累计发布重大技术创新需求173项,在海上火箭发射、低空经济、高端创新药物创制等关键领域,一批“揭榜”英才携手攻关,涌现出一批标志性成果。

  

  近三年烟台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34项,94项成果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牵头获得一等奖以上奖励17项。2023年、2024年每年各2项成果入选“山东省十大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正是新质生产力在烟台大地上蓬勃生长的生动体现,为全市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

  今年,烟台市科技局聚焦16条产业链,按照“需求牵引、目标导向、精准发力、主动布局”的思路,面向企业、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广发“英雄帖”,梳理形成《烟台市产业链技术攻关导向清单(2025—2027年)》,《导向清单》涵盖了全部16条产业链,共301项关键技术。

  以《导向清单》为依据,优中选优、重点凝练,确定了涵盖“固基强芯”“问天探海”“绿色低碳”等8大科技创新工程领域的32项重大技术创新需求榜单。

  会上,烟台市科技局局长李杰发布烟台市“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榜单。

  “这32项榜单,既是烟台产业向‘高’攀登、向‘新’而行的技术需求清单,更是市委、市政府向全球英才发出的最诚挚的邀请函!”李杰说,“我们真诚欢迎符合条件且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前来揭榜;我们也积极鼓励具有良好科研业绩的单位和人才团队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参与揭榜。对于成功揭榜的项目,市委组织部为揭榜人才提供人才政策支持,市科技局给予科研项目最高500万元的资金保障。”

  虚位以待,海内外求贤841人

  人才兴则城市兴,人才强则城市强。

  “烟台,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成就人才。”会上,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姜瑞,发布烟台市高层次人才需求榜单。

  “本次发布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榜单,共需求各类高层次人才841人,其中,海内外博士561人,博士后200人,产业领军人才64人,实验室与企业共引共用博士16人,涵盖多个层次与领域,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姜瑞说,面向海内外博士人才,烟台提供的561个优质岗位,覆盖从基础科研到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应用的各个环节,主要集中在烟台大学等12所驻烟高校,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5所科研单位,万华化学等20余个行业头部企业,涉及绿色石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汽车、清洁能源、食品深加工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符合条件的博士来烟工作,可发放3年共10.8万元生活补贴、最高20万元购房补贴;在绿色石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等产业领域制造业企业中工作的重点高校博士可延长发放2年共7.2万元生活补贴,购房补贴标准提高到26万元。全球TOP200(QS)海外高校45周岁以下博士,除享受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政策外,再给予15万元一次性留学费用补贴。

  为加快打造环渤海地区人才高地,吸引集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烟台市启动了2025年度产业领军人才“优聘计划”。本次“优聘计划”聚焦烟台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批推出12家骨干企业64个高端岗位,面向全球招揽科技领军人才。入选者将获得最高400万元的综合资助,年薪最高可达70万元。像万华化学集团提供的合成生物学研发专家岗位,不仅年薪丰厚,还配备独立研发实验室和研发团队;睿创微纳招聘的机器人控制算法工程师,也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筑巢引凤,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作为烟台人,非常期待回到家乡开创一番事业。”在会上,光合泰道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付强博士说,这次他带回的创业项目是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算力中心智能管理与绿色提效服务项目。

  这个项目也获得了第十届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最具成长潜力创业项目奖”。“得到家乡的认可,让我对项目的落地发展很有信心。”付强说。

  本届“烟台人才周”的主题是“产才融合·赋能发展”,目的是通过系列对接活动,链接一批领军人才、转化一批合作成果、落地一批优质项目,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互促发展。在大会举行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落地项目签约环节中,付强与高新区签约。当天,众多像付强的一样的高层次人才带着项目落地烟台。

  

  人因城而聚,城因才而兴。据《烟台市人才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目前,烟台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20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15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35万人,常年在烟工作的外籍人才3000余人;全市市级以上重点工程人才4500余人,其中,建立合作关系的院士86人,国家级人才246人,省泰山系列人才479人。累计获得国家、省科技奖40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近3年,共引进1700名博士、18817名硕士、近20万名大学生,是全省唯一连续7年培育出“齐鲁大工匠”的地市,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全省唯一)。在“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中国‘95后’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单中均列中国北方地级城市第1位。

  城市的发展,核心在人才;城市的未来,关键靠人才。奋进万亿城市新征程,烟台正在重点培育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高端装备、汽车、食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等六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和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做强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东方航天港等重大载体,打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

  “我们诚邀四海英才,与烟台一道深耕产业蓝海、点亮创新之光、共赢美好未来。”烟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明康说,烟台这片热土,珍视每一次相遇、珍惜每一份才华。我们面向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等量身定制了一系列新政策,将以开放的胸襟、务实的举措、贴心的服务,营造“爱在烟台、难以离开”的人才环境,让敢创新、想创业、能创造、有创意的“千里马”在烟台大地竞相奔腾。

上一篇:
国产新旗舰手机密集来袭,四大重点你可得注意
下一篇:
省政协副主席周岚来吴江调研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