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传DeepSeek R2即将发布,寒武纪单日暴涨600亿!?
发布时间:2025-08-12

  

  一则AI大模型“泄露消息”,何以让这家芯片公司“如此疯狂”?

  全文字数:267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8月12日,伴随一则“DeepSeek R2或于本月(8月)15-30日发布”的传闻,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股价直线拉出“20cm”涨停,市值突破3550亿元,创历史新高。

  寒武纪,是怎么吃上DeepSeek R2发布传闻下的泼天富贵?

  

  推迟三次,DeepSeek R2终于要来了?

  “R2发布再度延期!”早在8月初,外媒The Information曾爆料到因CEO梁文锋对R2性能不满,原定5月发布的DeepSeek R2被无限期推迟。这也给期待国产大模型的业界泼了盆冷水。

  但近日有人直接询问DeepSeek模型,得到的回复是:“DeepSeek-R2预计将在2025年8月15日至8月30日之间发布”。

  

  这个时间节点与在线活动平台Eventbrite上一场主题会议的时间完全吻合(该活动名为“Introducing DEEPSEEK R2 Huge Leak”,计划在8月16日开启)

  

  这也增加了该传闻的真实性,从5月到7月再到8月,R2的“跳票”像极了当年GPT-5的难产。但随着GPT-5近日发布,这一次,它似乎真的要“中门对狙”?

  不过对于DeepSeek R2发布传闻,维科网电子未搜寻到DeepSeek官方透露的发布信息,网传的也仅是有网友对DeepSeek本身的自问自答,对此传闻真实性先保持质疑。

  不过R2的出现,为什么对中国AI芯片市场为何影响会那么大?

  DeepSeek凭什么引爆市场?

  要回答这个以前,我们先聊聊近日芯片圈最关注的另外一件事:英伟达的H20芯片“后门”风波。

  H20芯片作为英伟达如今符合规定能出口中国的AI芯片产品,本因解禁而能狂欢的英伟达,却突然被上面约谈,怀疑其芯片内藏“后门”,虽英伟达自辨声明没有后门,但央媒《玉渊谭天》亲自发文《独家观察:美国如何给芯片安“后门”》,含金量可想而知。

  

  此外,英伟达H20芯片和AMDMI308芯片,近日都被证实其中国区销售收入将有15%“上交”给美国,才换来的对华出口许可(本来是20%,因英伟达黄仁勋的谈判下降到15%)。

  至此,英伟达H20芯片对华供应和安全问题变成摇摆不定,让中国企业在AI芯片购买上陷入了抉择两难的境地。毕竟英伟达的CUDA生态和万卡集群是之前AI训练大模型最有效的一条路径。

  不过,如果R2如期出现,这条路径又得被再次“打折”(zhe和she)。

  年初R1出现,引爆了整个AI圈,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它以1-20的训练成本(约557万美元),实现了和GPT-4同等性能的突破。

  为什么说是“又”,因为根据之前关于R2爆料属实的话,又将是一次中国AI技术维度的大跃迁:参数翻倍、成本暴降97%。

  据此前有知情人士爆料,R2将拥有高达1.2万亿参数(R1为6710亿,R2将是R1的两倍),其将采用混合专家架构(MoE,一种让模型动态调用不同“子专家”的技术,效率极高),据称比GPT-4 Turbo便宜97%,推理成本也会低至每千次输入0.07美元。

  若这一成本和效率属实,AI推理服务的定价体系又将被彻底颠覆。

  另外,据说R2完全基于华为昇腾910B芯片训练。

  此前华为实验室曾称,其训练集群在FP16精度下算力达512 PetaFLOPS(注:1 PetaFLOP =每秒1千万亿次计算),相当于英伟达A100集群的91%性能。

  要是成真,这是中国大模型首次在全自主算力链上实现千亿级突破!全栈自主,就不仅仅是口号了。

  国产芯片的“天时地利”,为什么是寒武纪?

  众所周知的原因,昇腾芯片产能有限,导致其订单供不应求,早已爆满。

  然而据伯恩斯坦最新报告指出:2025年中国AI芯片需求将达395亿美元,但即使英伟达H20恢复供应,全年仍有25亿美元缺口。

  如果DeepSeek R2若真在昇腾芯片上跑通,寒武纪的软硬件体系,就是现成的“平替方案”。

  而寒武纪作为如今AI芯片毋庸置疑的上市公司龙头,在如今的国产AI芯片梯队中,是极少数具备云端训练芯片量产能力且软硬协同的企业。

  据《科创板日报》2023年公布的信息,其旗舰产品思元590,最早被百度“尝鲜”,其纪要显示:百度人士认为思元590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A100,但在软件适配度、稳定性方面仍显不足。

  

  两年前产品综合性能已在一定程度可替代英伟达A100,并且在软件生寒武纪近年来并没有“闲着”,其自研的软件平台Cambricon Neuware,已成功优化支持DeepSeek、Llama、Qwen等主流大模型。

  就在R2传闻发酵当日,资本市场对此嗅觉敏锐。浙商证券紧急更新研报,预测寒武纪2025年营收暴增541%至75.3亿元,净利润有望突破18亿。而东海证券给出的目标市值,已高达4114亿元。

  在企业端,如字节跳动、阿里、腾讯2025年AI资本开支总和已接近万亿元级。如果英伟达高端芯片仍然被限或存在问题,庞大的需求将如潮水般涌向本土替代者。

  据预测,国产AI芯片份额将在2025年升至40%,要知道在2023年这个数据仅仅是17%。

  寒武纪“们”面前,是国产替代时代硬塞的“红利”。

  结语:股价“狂飙”下的冷静思考

  当然,寒武纪能否接下滔天富贵还得接受更多检验:比如其明星产品思元590虽宣称可一定程度替代A100,但在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稳定性上仍待检验;而在芯片封测上的瓶颈如CoWoS封装产能等,也在制约先进AI芯片的产能;另外开发者是否愿意从成熟的CUDA(英伟达生态)转向陌生的Neuware(寒武纪生态)也很难预测。

  我们乐意看到更多国产芯片的突破,不过寒武纪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256%,其高达153倍的前瞻PE(市盈率)已包含极高预期。

  若R2发布后性能不及传言,或寒武纪芯片未能进入DeepSeek供应链,股价泡沫可能瞬间刺破。不过这场大戏的高潮,或许就在未来两周内真正上演。

  在座的各位,你又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理性交流!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争夺30万元级纯电SUV新高地:理想i8、乐道L90谁能打赢“热度转化战”?
下一篇:
“电无忧”助力大棚经济“棚”勃发展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