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前瞻观点|世界500强对中国AI投资热度高涨,市场需求庞大催生巨大机遇
发布时间:2025-08-12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世界500强”企业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行业的神经。这些企业不仅代表着各自行业的顶尖水平,更是引领着全球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它们的最新投资动态,无疑成为了我们洞察行业新趋势的重要窗口。

  为了能够全面洞察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动向,前瞻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了《前瞻世界500强与中国民营100强全球投资布局趋势报告》,重点剖析了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布局,揭示新兴投资热点区域与高潜力产业领域,不仅为助于地方政府精准定位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位置,抢占发展先机,也为企业寻找新机遇点、前瞻性布局提供了参考方向。

  1

  一、世界500强对中国投资行业集中在芯片、AI、汽车领域

  从世界500强对中国投资的top15行业来看,投资最强劲的是芯片半导体。紧接着,投资热度较高的行业还有汽车产业、AI、高端装备、新材料、医药、机器人等。其中,AI产业应用广阔,投资回报较好,引发世界500强的重点关注。

  1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从2016年的1800亿元逐步增长至2024年的69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 18%,是近年来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到 2030年,中国AI产业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此中国AI项目具有较大的投资吸引力。

  2

  从数量上看,2021年是投资最活跃年份,2022年开始AI行业投资事件随着整体投资热度下降而减少。从投资金额量规模来看,2021年投资金额最高,达443亿元,随后投资金额回落,2024年开始投资金额回升至359亿元。从已披露的投资事件平均投资金额来看,平均每笔事件在4-6亿元之间,2020年最低,2024年最高,接近11亿元。

  从世界500强投资AI产业链来看,上游AI芯片、AI基础层的投资比重相对较低,为23.3%;中游AI大模型、AI技术层的投资比重为31%,下游AI通用和行业应用层的投资比重为45.8%。中下游投资比重更高。投资中游的主要原因是中游技术研发的融资需求大;投资下游的原因是下游项目市场需求庞大,增长空间高,投资回报周期短。

  3

  从投资对象来看,2018-2024年,AI产业获投次数最多的是杉数科技;获投机构最多的是第四范式,获投金额最多的是商汤科技,其次是百川智能、旷视科技。

  二、投资主体主要是中资银行对本土市场投资

  从世界500强对中国投资的top15企业来看,主要是中资银行为主。这是因为中资银行更具资金实力,对中国市场也更为了解,2018-2024年,中资银行排名不断提升,中信集团 2023-2024年蝉联第一。

  4

  此外,联想、小米、腾讯、京东等互联网科技企业投资频率较高,其次top15投资还有国家电投、中车、北汽、航天科工、广汽等工业能源企业。

  尽管中国企业在投资机构中占比较大,但仍有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积极布局,如西门子、三星、高通等,这些跨国公司深入了解中国,谋求潜在投资机遇。

  从投资策略来看,世界500强企业近期减少了对不同行业的分散投资,策略转向集中到某一产业的投资,偏向对整体产业链的全链路投资。世界 500 强不再局限于对某一研发商或者业务商进行投资,而是投资能同时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企业,这些企业抗风险能力强,投资回报较好。

  三、世界500强对中国投资以早期投资为主,投资金额规模较大

  从企业投资轮次上看,世界500强对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早期阶段。2018-2024年,种子轮、天使轮、A轮的事件比重50%,其中pre-A轮、A轮、A+轮事件占据早期投资的一半。A轮融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产品或服务、进行市场推广等。

  中国项目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大,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单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也相对较高。以人工智能为例,从已披露的投资事件平均投资金额来看,平均每笔事件在4-6亿元之间。

  此外,权益/债务融资需求旺盛。股权融资和转让,以及债券融资占据全部投资事件的14%左右,成为近年来的一种增资方式。

  5

  四、趋势和展望

  通过对世界500强近年对中国行业的投资可以了解到,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采取长期投资战略布局,投资企业类型以中资企业为主,跨国企业积极参与;投资行业集中在芯片、AI、汽车领域;投资轮次主要以早期投资为主,投资金额规模较大,2024年单笔投资金额出现上升趋势。

  根据500强企业对中国产业的投资偏好,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地方政府在增强500强企业吸引力方面应该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01

  简化审批流程,完善外资投资政策

  减少外商投资项目、企业设立及变更的审批环节和时间。清理和废除对外资企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制定统一、透明、稳定的外资政策体系,让世界500强企业及时了解和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02

  构建中外世界500强合作交流机制

  定期举办产业对接会、经贸论坛,让本土与外资企业深度交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消除外资企业顾虑。建立人才共享机制,为双方合作提供智力支撑,营造利于合作的良好环境。

  03

  完善产业链,加强产业协同和集聚效应

  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打造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进行投资布局。

  同时,针对中国政策以及市场的变化,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500强企业未来在投资中国市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注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近年来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较多,先进制造、无人驾驶、机器人、生命科学等受到政策支持。

  ②关注政策限制和调整的行业:对国民经济造成污染等的行业进行投资谨慎;需要实时关注中国大陆地方政府发布的投资政策动向。

  ③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行业:国产化率较低的行业发展有一定潜力,例如半导体材料、生物科技、工业软件、高端设备等。

  ④完善投资市场退出机制:提前规划评估,权衡成本收益、政策变化、市场竞争等因素;依合同与法律流程,最大程度降低退出影响。

上一篇:
奥比中光有望摘U “3D视觉第一股”拐点将至?
下一篇:
广东金融监管局关于陈宝林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任职资格的批复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