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智慧守护迎丰收
发布时间:2025-08-12

  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立秋至,农事忙。眼下,粮食作物陆续进入成熟前的关键期。全省各地依托科技手段,从病虫害防控到航化精准施肥,全方位守护作物生长,为丰收攒足底气。

  眼下正值水稻抽穗扬花的生长期,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为重要的关键期。种地老把式黄昌明侍弄水稻已经十多年了,如今有了“物联网+大数据”的精准农作系统,他每天用手机就可以实现“巡田”了。

  在最近举行的“寻味稻乡,情系五常”第十届稻花节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客商共同见证了智慧农业的“五常模式”。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来自田间近两百个监测点的数据信息,有了这套智能系统,就相当于给每株水稻都配备了“私人医生”。

  智慧农业的“科技风”同样吹到了绥棱县靠山乡富国村的玉米田里。眼下,玉米正处于灌浆期,秸秆挺拔壮实,足有3米高。今年,当地配备了自动巡视无人机,这些“天眼”就可以随时监测作物的长势。

  受益于先进施肥技术的还有桦南县的万亩玉米田,通过田间铺设的一条条如同人体“毛细血管”的滴灌管道,正在将水溶肥料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

  在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32万亩大豆迎来了结荚鼓粒关键期。广袤的田野上空,一架固定翼巡田无人机正在执行巡检任务。这样的“空中卫士”搭载高精度多光谱传感器,拥有4小时超长续航能力,单次飞行就能完成3万亩农田监测任务,效率比以往的自主无人机提升近10倍。

  基于航拍数据生成的“处方图”,农场采用“一喷多促”技术,将叶面肥、杀虫剂和杀菌剂科学配比,通过航化作业实现精准防治。与地面机械作业相比,航化作业不仅效率提升,还能避免机械碾压造成植株损伤。

  近年来,黑龙江省推进数智技术赋能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目前,全省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达到1万个,大中型智能高效植保无人飞机达3万架,实现主要农作物的130多种常发病虫害和重大疫情在线监测全覆盖。最新农情显示:全省玉米大部分处于籽粒灌浆阶段,大豆进入鼓粒期,水稻处于灌浆期至乳熟初期,作物长势良好。

上一篇:
一年集合超百家AI创企!百度智能云推出「AI创投加速计划」
下一篇:
陕煤集团新型能源选煤公司袁大滩选煤厂:厚植成长沃土 构筑青年人才培养“快车道”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