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钙钛矿光伏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 行业迎来关键发展拐点
发布时间:2025-08-12

  (来源:光伏研习社)

  

  当前,钙钛矿光伏技术正迎来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量产的关键转折期。行业数据显示,2024-2025年将成为钙钛矿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窗口期,预计到2027-2028年,行业将正式迈入吉瓦级量产阶段。这一发展趋势已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钙钛矿电池板块指数在过去一年内实现近一倍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技术突破来看,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显著。自2009年首次实现3.8%的转换效率以来,目前单结电池效率已突破27%,叠层技术更展现出突破晶硅电池效率天花板的潜力。在成本方面,钙钛矿技术优势明显,其原材料成本仅为晶硅电池的1/5,采用溶液印刷等工艺可使能耗降低70%以上。业内预计,规模化量产后度电成本有望降至0.5元以下,显著低于当前晶硅电池0.8-1.0元的水平。

  资本市场对钙钛矿技术的青睐有增无减。近期,昆山协鑫光电完成总额近7亿元的C轮融资,光因新能源200MW钙钛矿电池项目也获得环评批复。极电光能副总裁姜伟龙表示:"当前晶硅技术发展已接近瓶颈,钙钛矿技术凭借更高的理论效率极限和更大的降本空间,正迎来最佳投资时机。"南华大学刘畅教授进一步指出:"钙钛矿技术的高效迭代和成本优势,让资本看到了光伏行业技术革命的可能性。"

  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今年以来,多家头部企业取得重要进展:极电光能在无锡投产首条吉瓦级生产线;协鑫光电在昆山启动总投资50亿元的2GW产业基地;杭州众能光电5亿元的生产基地也正式开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极电光能已在全国多个气候区建设实证电站,其2.8平米组件通过IEC认证的效率达到17.44%,与实验室0.72平米组件18.1%的世界纪录差距仅0.66个百分点。

  应用场景方面,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和车载光伏被视为钙钛矿技术的重要突破口。姜伟龙指出:"这些细分市场对产品的要求更为多元,BIPV需要优先满足建材属性,车载光伏则要兼顾外观设计和安全性。如何满足个性化需求并解决非标生产成本,是推动这些场景落地的关键。"

  市场前景广阔。东吴证券研报预测,到2030年钙钛矿产能有望达到百吉瓦规模,组件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其中,分布式场景渗透率有望率先达到5.6%。具体来看,玻璃市场规模预计122.8亿元,封装材料46.5亿元,靶材49.8亿元。到2035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GW,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78%。

  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跨界巨头的入局,未来市场将呈现钙钛矿科创企业、传统晶硅企业和跨界企业并存的局面。刘畅教授分析认为:"行业将经历三个阶段:短期是技术路线卡位战,中期转向成本控制比拼,长期则取决于产业化规模优势。"他同时提醒要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产的风险。

  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姜伟龙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企业要聚焦技术突破,避免恶性竞争;二是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特别是稳定性验证标准;三是希望政府能在商业化初期给予支持,如在大基地项目中设立钙钛矿专属标段。

  总体来看,钙钛矿光伏技术正处于从"技术验证期"向"产业化初期"过渡的关键阶段。随着示范项目数据持续释放利好,技术路线与市场格局将逐步清晰,有望打破当前光伏行业同质化竞争格局,开启新一轮技术革命。

上一篇:
一加15外观设计曝光 正面国产四等边直屏 机身有新材料!
下一篇:
容积率1.01!保利西郊和煦领墅61套房源过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