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我县全力推进“新职教名城”建设
发布时间:2025-08-12
为企业育人才、为行业聚人才、为产业兴人才 我县全力推进“新职教名城”建设 “在桐庐,我不仅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收获了家的温暖。”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金牌得主蒋应成的话,道出了许多技能人才与桐庐的不解之缘。从杭州技师学院学生到世界技能大赛冠军,蒋应成的成长之路,正是我县打造“新职教名城”的生动注脚。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县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0.2万人,占从业人员比例35.25%,高技能人才3.65万人,增速居杭州市前列。 产教融合 让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 在杭州技师学院实训车间内,一批学生正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学习操作新设备,“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在企业”已成桐庐产教融合的新常态。 围绕“141X”产业体系,我县创新“产业学院”模式,联动职业院校与主导产业共建磁性材料、医疗器械、快递物流等特色产业学院。“目前,‘订单班’‘冠名班’达11个班次435人,每年开设定向、委托等培训班30余个,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1500余人。”县人社局就业创业指导科科长徐建国说。 县职技校负责人杜樟轩介绍,学校与圆通速递、中通无人机飞行学院深度合作,围绕快递物流企业需求,构建“人才定制培养—岗位技能提升—资格认证”全链条体系,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更可喜的是,近日,省人社厅发文同意设立浙江华策影视高级技工学校,这也意味着学校办学层次与人才培养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推动我县大视听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通达学院 打造产教融合“新标杆” 今年3月,全省首个快递物流产教融合学院——通达学院挂牌,标志着桐庐快递物流人才培育进入新阶段。学院构建“一总+四分+X”架构:以通达学院为总部,下设产业学院、管理学院、研学基地、研究中心,引进“三通一达”及上下游产业培训中心。 “学院已签6项校企合作协议,建立3个实训基地,开设2个订单班,累计培养快递物流人才1300余人,达成15项合作培训计划。”通达学院负责人古家军介绍,目前已引进“三通一达”培训会议10余场,超3000人次参与,还在统筹推进相关职业技能赛事的承办工作。 政策赋能 构筑技能人才成长“快车道” 今年初,我县召开“新职教名城”发布会,出台五大行动15条举措,覆盖技能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其中,高技能人才可享10万元购房补贴、限价配售房等政策备受关注。 “技术工人也能享有高待遇,工作更有奔头!”安徽籍高级技工梁兴盖的话道出了许多技术人员的心声,目前,已有17人申请限价配售房。 在利好政策推动下,今年我县已引育高技能领军人才32人,1名高技能人才被认定为杭州市B类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申报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家,推荐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万余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997人,兑现培训补贴295万元,初步形成了广覆盖、高质量的培育体系。 赛事引领 营造技能成才浓厚氛围 前不久,在2025年杭州市“之江抡锤”技能共富竞赛中,桐庐选手获“互联网营销师”项目第一及优胜奖。今年以来,我县已举办“匠心·筑梦”高技能人才活动、民宿管家等职业技能竞赛10余场,选树省级技术能手11人、县级6人,10人获评“桐庐工匠”。 我县还承办全市职业能力建设会、“一带一路”技能合作交流会等11场省级以上活动,70余人次获市及以上奖牌,“崇尚技能、尊重人才”氛围渐浓。 此外,我县十分注重营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才成长生态。“桐爱青心 四季予你”“桐青年·趣交友”等一项项暖心活动接连举办;“1+N”人才政策、“桐出彩”服务包的兑现落地,让“安心工作、快乐生活”成为人才共识。 杭州技师学院扩建、华策影视技工学校迎新、数智快递产业学院招生、歌舞中学快递研学基地建设……桐庐正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真心实意的服务,为企业育人才、为行业聚人才、为产业兴人才,加速推进“新职教名城”建设。
上一篇:
7月欧洲光伏指数:需求持续疲软,逆变器价格普降
下一篇:
陕煤集团铜川矿业公司陈家山煤矿:补短板强弱项深融合 提升党建工作新成效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