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赋能食品安全和营商环境双提升
发布时间:2025-08-11

  今年以来,为压实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美食广场开办者及入驻商户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防控风险,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依据市局《关于规范“美食广场”食品经营许可及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美食广场(共享厨房)的许可准入与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该局通过深化“食安封签”应用、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实现非现场智慧监管,减少监管频次,提升监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许可模式,压实三方责任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探索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改革。“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的推广,让后厨从“幕后”走向“台前”,既提高了审批效率,更增强了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

  以“免核查”激励“数字化”升级。依据《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规定,该局对已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面积15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餐饮企业免予现场核查,通过告知承诺即可获证,实施许可便利化。这一举措大幅降低了小型餐饮企业经营主体及“美食广场”各餐饮档口的准入成本与时间成本,有力驱动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前,全区已有近200家小型餐饮企业通过此方式便捷获证。

  推行美食广场“1+N”许可新模式与独立办证并行。针对美食广场“一证多档口”易导致责任不清、引起资质质疑等问题,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对存量美食广场分类施策。一是推行“1+N”许可新模式,即美食广场管理方办理1张“餐饮服务管理”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各场内N个经营档口独立办理证照。二是鼓励美食广场的档口独立办证模式。该模式要求美食广场内的各档口单独办理小型餐饮许可证,确保其具备独立、完整的设施设备。

  截至2025年6月底,浦东新区共有22家美食广场档口已安装“互联网+明厨亮灶”设备。11家美食广场已成功办理“1+N”新许可证,11家美食广场各档口已单独办证。

  深化“智慧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将参与外卖的美食广场餐饮单位列为重点,大力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从“传统监管”到“智慧监管”的跃升。目前已完成9928家餐饮单位(含382家美食广场档口)“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安装,消费者、监管部门、餐饮商户、平台均可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实时查看,显著提升监管效能。

  科技赋能实现“无感监管”。改变依赖“巡街式”“突击式”的传统检查模式,通过智能监管平台对美食广场档口进行定期非现场巡查,大幅减少了现场检查频次,有效落实“无事不扰”。

  AI驱动推进精准监管。运用AI智能技术,实时分析后厨视频,自动识别并预警从业人员抽烟、未戴口罩,垃圾桶未加盖,未及时处理鼠患等违规行为。系统实时抓取问题,形成预警事件推送,实现精准靶向监管,解决传统检查低效痛点,完成“人跑腿”到“数据跑路”的智慧升级。

  创新方式推动社会共治。将后厨实时画面“上云”公开,展示环境卫生与操作过程,构建起经营者规范自律、消费者参与监督、政府高效监管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推广“食安封签”,筑牢安全防线

  在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中推广使用“食安封签”,是提升监管水平,保障外卖食品配送“最后一公里”安全的重要举措。自2019年浦东新区推广外卖“食安封签”,从试点引导到全面推广,“食安封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封签样式也越来越多样,从早期的“简易贴”发展到商家定制的“专属贴”“创意贴”。

  推广过程中,一些餐饮单位出于经营成本的考量,不愿为外卖封签付出额外开支。为此,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一方面深化平台协作,联合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推出公益“食安封签”,助力小店经济;另一方面,激发内生动力,引导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创意封签,在守护外卖食品安全的同时提升品牌知名度。

  □周晓丹王彭马鎏镠

上一篇:
长城汽车魏牌商业总经理被曝离职 来几个月就走了?
下一篇:
聚势华中 菲跃新程|菲沃泰武汉公司盛大开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