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过气王者奥克斯,上市突击分红超37亿,是要掏空现金储备?
发布时间:2025-08-11

  很少有企业像奥克斯一样上市过程如此艰难。

  今夏高温天气席卷各地,美的、海尔、格力、小米空调价格战惨烈。就在几家龙头激战正酣时,另一家过气王者“奥克斯”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这并非是奥克斯首次冲击上市,今年1月,奥克斯已经递表过一次。

  往前追溯,2018年,奥克斯冲刺A股主板,耗时5年才完成上市辅导。再往前看,2016年也曾一度在新三板挂牌。但很遗憾,仅一年后便匆匆摘牌。

  奥克斯上市的曲折,映射出一家传统家电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艰难处境。

  而吊诡的是,就在2024年9月,在首次赴港前夕,奥克斯曾大笔分红37.94亿元,不出意外,最大受益人是——创始人郑坚江家族,共分得36.56亿元。

  奥克斯迷一样的操作,很耐人寻味。

  IPO曲折

  奥克斯一直有个敲钟梦

  奥克斯的IPO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奥克斯始创于1986年,经过多年探索,已成为覆盖空调、用电、配电、新能源、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年营收接近千亿元。目前,奥克斯旗下有2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三星医疗、奥克斯国际。

  

  2016年是奥克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年初奥克斯电气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仅过了一年时间,2017年1月,奥克斯电气便火速撤离了新三板,上演了“闪结闪离”的戏码。

  不同于“长远发展及战略规划需要”的官方理由,业界则推测更大可能是与融资空间受限有关。

  从新三板摘牌后,奥克斯随即开启了漫长的A股主板之旅。但遗憾的是,从2018年启动到2023年6月完成辅导,奥克斯足足花了5年时间。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奥克斯最终仍未能如愿敲钟,不得不放弃A股主板。

  时间线来到今年,伴随着港股市场的不断升温,奥克斯又对港股动心了。

  1月中旬,奥克斯转战港交所,首次递表在港上市。但这家企业的IPO之路注定艰辛。“不出意外,又出意外了”,因半年有效期满,首次递表无果。

  前不久7月中旬,奥克斯再次递交申请。这一次终于获得了上市备案通知书,也标志着上市计划前进了一大步。

  值得一提的是,在转战港交所之前,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

  2024年9月,也即在首次递表前,奥克斯曾向股东“突击”分红37.94亿元,其中,创始人郑坚江家族凭借96.36%控股权,获得36.56亿元,成为最大受益人。

  这个操作的存疑之处在于,奥克斯2024年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4.1%,37.94亿元对于奥克斯来说是一笔不小资金,几乎占到近三年净利润的一半。换句话说,这种高额分红无异于是掏空现金储备。

  擅长“空战”

  “价格屠夫”一度引领行业

  抛开艰难的IPO之路,其实业内更关注奥克斯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看奥克斯是如何起家的,答案就隐藏在崛起的过程中。

  奥克斯成立之际,中国空调市场激战正酣,“北春兰,南华宝”一度成为共识,这两家品牌控制了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此外,美的、格力、海尔、海信等品牌发展迅速。

  奥克斯能在群雄逐鹿的空调市场杀出重围,主要依靠的杀手锏是——低价。凭借极强的价格优势,奥克斯可谓“一招鲜,吃遍天”。

  据了解,1994年跨界空调行业后,奥克斯参照友商价格,将40多款机型均降价近30%,在价格上对友商“降维打击”,一度打到对手们毫无招架之力。到2000年前后,“新人”奥克斯便已冲进行业前四名。

  更为人称道的是,2002年,奥克斯创始人郑坚江发布《空调成本白皮书》,彻底撕开空调行业“遮羞布”。比如奥克斯称,1.5匹空调成本仅1748元,而彼时市场价普遍高达2500元以上。粗略估算,毛利均在43%以上。

  奥克斯将空调成本造价向外界透明化,无异于向外界揭露行业价格“内幕”。通过此举奥克斯也进一步奠定了“价格屠夫”的市场形象。

  在很长一段时间,奥克斯都以擅长“空战”闻名。

  2009年,奥克斯率先进驻淘宝,2013年前后大力拓展电商渠道,成为较早完整布局线上渠道的家电企业之一。推出新零售模式后,奥克斯逐步削减经销体系,不断缩短产品到终端消费者距离,最大限度直控价格,使之在打价格战上更加得心应手。

  销售渠道的转变和低价策略让奥克斯成功顺应了电商潮流,线上市场份额扩张迅速。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到2018年,奥克斯空调线上份额占比已达到28.57%,稳居中国线上空调品牌第一。

  不过要注意的是,低价是一把“双刃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低价很难成为企业的“护城河”。如若不能掌握核心科技,上半场能凭借低价崛起,下半场也易被低价反噬。

  陷入低端困境

  增长空间似已见顶?

  过去很长时间以来,低价让奥克斯迅速崛起,在中低端市场几乎无人匹敌。但近五年,奥克斯的处境却愈发艰难。

  目前,空调依然是奥克斯营收的“主力军”。其中,2024年,奥克斯家用空调销量1710万台,贡献了259.04亿元营收,在总收入中占比高达87.1%。高度依赖空调单品的弊端是,经营业绩极易受空调价格走势影响,长远来看发展空间也会大大受限。

  很明显的一个体现是,随着空调造价逐渐走低,降价空间渐趋缩小,在越来越多品牌的低价攻势下,奥克斯的低价策略优势正在减弱。

  比如,2019年小米成立大家电事业部后,空调产品攻势迅猛,按销量看短短五年便已冲进前四名;此外,美的旗下华凌也在咄咄逼人。总之,在低端市场,奥克斯的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美的、格力已稳居空调市场前两名,海尔、小米、华凌、奥克斯、TCL等品牌则不断轮动。奥克斯在第五名之后,地位并不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若观察奥克斯的财务数据,似乎有些矛盾。

  2022至2024年间,奥克斯营收稳定增长,年营收分别实现195.27亿元、248.32亿元、297.59亿元。另据沙利文统计,奥克斯在全球前五大空调企业中销量增速第一,要明显高于全球空调行业均速。

  要解释这个问题,根源还在于奥克斯的营收结构。在总收入中,海外市场是营收的大头,贡献了近一半的营收。2022年奥克斯海外收入83.86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达42.9%。到了2024年,海外营收实现146.81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进一步提高至49.3%。近三年,海外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2.31%。

  换句话说,奥克斯的增长几乎要靠海外拉动,海外市场营收推高了整体业绩。这也恰恰成了一大问题。

  奥克斯在海外布局主要以ODM模式为主(以第三方品牌销售),该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已接近50%。这固然能让奥克斯快速打进海外市场,不过弊端也很明显,长期看将导致奥克斯品牌知名度较低,很难建立自主品牌。

  更大的问题在于,奥克斯在研发上投入较少,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较弱。

  2024年,奥克斯研发支出7.10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仅2.4%。对比“死对头”格力来看,2024年格力在研发上投入了69.04亿元,在年收入中占比约3.65%。两者差距较为悬殊。

  如果深究奥克斯的经营数据,不能发现,奥克斯在不断增长的业绩下还有一大隐患——高负债率。

  2024年,奥克斯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4.1%。对比友商,同期美的负债率为62.3%、格力电器负债率为62.7%、海尔智家负债率为59.2%。粗略估算,空调市场头部企业平均负债率大约为61.4%。很明显,奥克斯的负债率要远超行业。

  有投资者向亿欧表示,“奥克斯负债较高,在投资上不能不关注这一风险。”

  如今,奥克斯面临的困境似乎很难快速解决,一方面,低价优势被逐步瓦解,市场份额被以小米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不断蚕食;另一方面,若依靠海外市场拉动,ODM模式又让奥克斯很难以自主品牌开拓市场。此外,低研发投入又暴露出似乎缺乏核心技术的劣势,在技术上很难与友商比拼。

  亿欧认为,低价策略固然能跑赢上半场,但包括空调在内,任何行业的竞争终究将回归价值。企业要基业长青,凭的是“价值战”,而非价格战。

  昔日奥克斯通过低价成为行业王者,但进入下半场,低价优势消失后,陷入低端困境也在意料之中。

  当然,此次奥克斯转战港交所,若能成功上市则能进一步缓解资金压力,也有利于探索多元化业务。

上一篇:
2025中国PBAT行业:从“限塑”到“替塑”的质变
下一篇:
破6亿!《浪浪山小妖怪》冲上热搜,周边卖爆了……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