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感知日照丨传统啤酒产能过剩,如何振兴消费?
发布时间:2025-08-11

  汤杰

  炎炎夏日,烧烤摊的冰啤酒曾是无数人的“续命神器”,但如今,啤酒销量却连年下滑,年轻人宁愿排队买奶茶,也不愿碰一杯曾经的“国民饮品”。那究竟是啤酒变难喝了?还是我们变了?过去十年,无论经济冷暖,中国啤酒年销量始终稳居4000万千升以上,行业信奉"只要夏天还在,啤酒就永远有市场"。

  但红星资本局7月30日消息,近日,华润啤酒(00291.HK)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上海联交所”发布多个资产处置项目推介,包括雪花啤酒的驻马店工厂资产、汕头工厂资产和达州工厂资产等。为提升产能利用率,华润啤酒以及啤酒行业的关厂行动,早些年就已经开始了。据媒体报道,过去8年,华润啤酒旗下关闭的啤酒厂数量已达36家。

  与此同时,精酿工坊的数量却在逆势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新注册的精酿相关企业达2143家,较上年增长39%。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更直白,2023年精酿啤酒消费量逆势增长41%,其中35岁以下消费者贡献了78%的份额。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截至2023年底已达到惊人的68亿元!而且,这个数字还远远不止于此。预计到2028年,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将突破110亿元。以前的啤酒都是几块钱一瓶,可现在全都是8-15元区间的"精酿小瓶",而且越是漂亮的瓶子,越有人买。所以,现在的年轻人要的不是酒精的替代品,而是彻底的健康解决方案。

  或许传统啤酒的出路是适应环境的变化,研发创新。比如青岛啤酒厂致力研发各种口味的无醇啤酒、燕京啤酒将今年30%的营销预算投向电竞直播平台。华润雪花在2023年财报中,将"渠道深耕"替换为"场景再造",其与美团闪购合作的"29分钟冰啤到家"服务,在40度高温天创下单日12万单的纪录。青岛啤酒则把赌注押在了跨界联名上,与某国产动漫IP合作的限定款,首批10万箱在电商平台3秒售罄,尽管有消费者吐槽"包装比酒贵"。而在贵州贵阳,有一家本土精酿啤酒厂牌TripSmith,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从“巷子实验”发展到“全国市场”,成为精酿啤酒界的现象级品牌。

  如果说工业啤酒是一种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标准化产品,千人一味,喝来毫无惊喜;而精酿啤酒,更像是啤酒界的“小作坊”手工艺品,口味丰富,个性鲜明。传统啤酒清淡易饮,没什么特别的风味,但精酿啤酒不仅清口解渴,还能与花果香气、酒花回甘相伴,甚至沉淀出土地的灵魂,这让消费者逐渐抛弃工业啤酒,转而追捧这种“小众风味”。当然精酿啤酒的发展也存在着挑战,比如,个性化风味虽然可以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追求,但如何成为大众化产品,复杂的风味,可能让啤酒失去了清爽畅饮的特性;价格太贵了,就不是用来随便喝的饮料,缺乏亲民性。虽然存在挑战,但消费者的认知也在教育中成熟,市场在不断尝试中得到开拓。精酿啤酒的长足发展,还是要靠高标准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要保证品质;其次是拓展流通渠道和打响品牌知名度,才能真正撬动啤酒市场的崛起。

  举报/反馈

上一篇:
三大旗舰录像横评:vivo 成夜景王,OPPO 色彩和防抖均惊艳
下一篇:
快手杀入外卖圈,一级入口上线,7 亿老铁会买账吗?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