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18年抗住三轮行业大考,东呈如何修炼穿越周期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5-08-11

  

  日前,在第十九届中国品牌节上,东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新华正式发布新书《穿越周期的力量:我在中国酒店业18年创业笔录》,从线下到线上,引发行业热议。

  有业内人士评价该书表示:“穿越周期这个主题,选得太好了。它不仅精准定义东呈集团的18年发展主线,更是一个行业的缩影。”

  2001年起,随着加入 WTO 并提出“一带一路”计划,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中国第三产业占比提升。在这一时期,中国酒店业迎来经济型酒店大爆发,东呈开创了高端经济型酒店品类,率先在马来西亚开出首家海外酒店,携手万豪开启中外合作发展模式。

  2010年以来,消费主体以城市为主的家庭、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特别是2015年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消费趋势呈现多元个性化。在这一时期,中国酒店业也迎来了产业多元化布局,中档酒店迎来爆发期。东呈集团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高性价比”的战略定位,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不仅以五年十倍速迅速在全国落子,也开启多品牌发展战略;程新华的首部商业纪实《再多一点,程新华和他的东方酒店梦想》一书正式上线发布。

  2020年,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式提出,中国酒店业迎来数字化发展爆发期,东呈在这一时期引入美团战略投资,更积极拥抱互联网、发力年轻化消费。

  事实上,酒店行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宏观经济、旅游需求、商务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周期性是酒店行业的一大特征。迈点观察发现,程新华新书之所以引发行业关注,其实是行业整体对于“周期”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焦虑与迷茫的情感共鸣,期待从东呈发展历程中去找寻穿越周期的力量。

  撕开裂缝,向阳而生

  ——18年三次穿越小周期

  时间回到2006年,除了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和消费需求爆发,中国大地上资本业出现井喷迹象(但中国市场缺乏投资理财产品),酒店成为资本和创业者的追逐赛道。那一年,如家酒店已经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酒店品牌,上市后立马开启了对同类竞品的大手笔收购。

  2006年第一家“城市便捷酒店”在深圳罗湖区春风路开业,现场每个人眼睛都放光,对未来有着满目的憧憬。但事实上,激烈的竞争已经拉响。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程新华怀着“让大众出行者花更少的钱,住更好一点”的发心,投身于局,创新了“高端经济型酒店”这一品类,以高性价比的品质服务成为行业黑马,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创业的第一个六年(2006—2013年),他带着公司在打磨商业模型、品牌模型、团队,直至其完全成熟跑通。

  2014年,东呈酒店集团成立,跃入发展快车道,“5年10倍”的规模增长奇迹,开业门店数量接近2000家;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东呈将总部搬迁至广州和万豪达成战略合作、实现多品牌布局,开启了全国化和国际化布局,甚至启动了平台化、金融化以及跨界创新战略——2013-2019这六年,是东呈绚烂绽放的六年;也是中国酒店集团高速发展和创新高潮期,东呈紧跟时代步伐。

  然而,2020年“黑天鹅”事件让世界按下暂停键。面对外部不确定甚至偏悲观的环境,程新华很快就提出以“二次创业”来苦练内功完成企业进化升级——一方面,升级了主力产品和组织的敏捷度,积极推动IPO、互联网化、科技化、年轻化、强化会员核心工作等等取得了很多成果,经过疫情的淬炼,东呈已经进化为组织多元、治理规范、事业共创、科技驱动的新型平台化酒店管理集团,为东呈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夯实根基;另一方面,疫情期间组织开展万房公益接待医护人员约2万人次,以及后期绿色低碳等ESG战略,都成为东呈实践长期主义、笃守大众初心的行动选择。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个六年,穿越了重创酒店业的疫情三年,东呈不仅实现”每年盈利、保持了95%以上的存活率”的成绩,而且用不到1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中国规模TOP5、全球规模TOP14的头部酒店集团——最近六年也被称为是东呈经过淬炼、内向内观思考,总结分析、提炼成长、走向成熟的六年。

  

  程新华在书中回忆道:“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我深以为然。恰如进化论的规律,最后能生存下来的物种,往往不是最强大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我很享受这种变化,更乐于在驾驭变化中实现组织和自我的进化。”

  财经作家吴晓波评价该书写道,在中国商业史的激荡长卷中,程新华的创业轨迹,既是个人命运的突围,也是中国民营经济崛起的缩影——他几乎每一步都踩在时代的鼓点上,这与他幸运地选中了“大众市场”这个足够长、雪足够多的雪道有关,更离不开他对中国新消费阶段中新需求的敏锐洞察,以及坚持进行本土化创新的突破。

  曾经有人说,穿越周期的品牌大都诞生在冬天。回顾18年创业史,不难发现,顺势而为,东呈进入酒店行业,面对来自同行的市场搏杀,它放弃同质化竞争,而是选择主动“升级”,前瞻性地以中国三大消费趋势之一的性价比消费创新发展之路;在时代浪潮之中,它敢于拥抱趋势,迎头而上;更是在遭遇行业困难和周期波动时能够及时调整战略战术——18年三次穿越行业周期,撕开行业的裂缝,向阳而生。

  

  “周期有长短;长周期要顺势而为积极拥抱,短周期要靠意志和企业家精神去克服困难穿越它。”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程新华的新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东呈用18年“干”出来的。

  迷茫时,想想本心

  ——内卷都在看不见的地方

  据统计,中国注册的公司,在一年之内倒闭的达到了80%,剩下的20%的企业大部分也在两三年之内就倒下了;真正经过了十年还能留下的企业据说只有2%左右;到了20年后还能留下来的,可能连1%都不到。

  在过去20年,中国酒店业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大并购时代,以及疫情三年的淘汰洗牌,逐渐形成了行业梯队;且在连锁化驱动下,逐渐形成了明显的头部虹吸效应。

  历时18年,东呈已进化为“组织多元、治理规范、事业共创、科技驱动”的新型酒管平台集团。然而,新周期也随之而来,酒店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市场竞争更为复杂且残酷,无一幸免地被裹挟进内卷式竞争,或许根本就等不到下个周期的到来,更何谈在周期浪潮中逆势生长!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真正的安全保障,是未来的管理者是企业家。因为企业家的一大任务就是化解不确定性,能带领企业穿越周期的企业家更是最稀缺的资源。在当前的商业环境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呼吁,有更多企业家能够挺身而出,发挥企业家精神能够推动商业向善、向上、向高。

  

  坦白讲,作为一名行业媒体人,在面对当前内卷式竞争时深感无力;在了解程新华出书初衷后,又看到了光亮与温暖。程新华表示,“整个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以后,面对不稳定且不确定增长的环境,都有些迷茫。坦白讲,我也迷茫过。但作为一个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从业者,我觉得把自己的思考想法及其转化系统写出来,来引领我们的员工和客人;同时,我本是老师出身,希望给那些创业路上跌跌撞撞的年轻人一些参考经验。”

  在企业创立18年、行业迈入新阶段的关键节点,程新华将创业的商业思考、价值主张和理想信念加以提炼总结,以第一人称撰写新书《穿越周期的力量》,系统归纳了以高性价比代表的,一系列具有东呈特色的商业竞争法则和商业价值观。

  仔细研读这本书就会发现,程新华和东呈中在应对行业竞争时,不是不卷,而是卷在看不见的地方——特别是,以“始终心怀理想保持热血和冲劲;培养敏锐的嗅觉灵活应变;做实事,精进每一天,在时间中持续地创造价值”为三大原则,将“长期主义”落在细节处、刻进骨子里。

  例如,以产品价值观演变来看,自2006年第一家城市便捷酒店起,东呈对比经济型酒店的“少”,提出用“再多一点”超标准满足客户需求;当中国经济进入稳健发展期,消费者回归理性时,就变了“再少一点”聚焦客户需求的本质,践行“更好一点”的价值承诺。

  同时,在标准化的酒店产品研发过程中,程新华一直坚持“成本可控性、大规模可复制性和长期可运营”的原则,以确保标准化的酒店产品不仅能够被大规模复制,还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竞争力;同时,保持“一厘米宽一尺子深”工匠精神,在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对产品精益求精。城市便捷4.0用“再少一点”降低加盟伙伴在资金、管理成本、时间上的投入获得高性价比的投资,将单房造价成本降至6.7万。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推行组织变革、推出四款全新品牌标准产品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标杆店,是东呈“二次创业”的关键举措;延续至今,延续至今,新品标杆店、旗舰店,成为东呈在市场上强化信心、信用与信任的关键举措之一,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CEO 一号工程”。

  又如复盘三年疫情,程新华及团队发现东呈发展的问题之首在于文化,于是便重塑了东呈文化制胜的两大法宝:东呈基本法,明确了东呈的价值观及各项原则、准则,确保东呈的发展不偏航、东呈人的行动一致性,让箭无虚发;大明山精神,以奋斗精神和亮剑精神,鼓舞东呈人向前走、走得远,让箭刚劲有力——成为东呈坚持长期主义的灵魂所在。

  

  追光的人,最终也成了那道光。正如吴晓波在封皮序言中写道,当下,一些企业家缺乏信心,程新华的“趴下干活”“长期主义”或许是企业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可选的一种回应。

  拥抱周期,追光而行

  ——保持战略定力蓄力作战

  不懂周期的人,肯定眼前一片漆黑。只有在定位周期的基础上,努力理解市场现在所处的位置,然后根据位置,给出对应的策略,才能让企业的行动更加有据可依。

  程新华在大会上指出“高性价比是东呈穿越周期的力量,是发展的金线,长期主义则是穿越周期的唯一道路”,获得了在场企业家、学者与全场嘉宾观众的强烈共鸣。

  这一战略考量,既是东呈18年发展沉淀下来的核心,又是基于对新周期的研判。在酒店业高质量发展阶段,用“再少一点”聚焦东呈发展战略,程新华明确了深耕大众市场、坚持高性价比、推进年轻化三大行动方向。

  一是深耕大众市场,走“大路”。

  从行业数据来看,目前大众酒店的市场总容量为1130万间,每年的消费量为25亿间夜、产值达到3500亿,依然是消费金字塔的塔基。同时,理性消费回归、全球通胀压力、收入预期分化(尤其是中产阶级收缩),导致大众市场的消费者更强调“性价比”,愿意为“刚需+品质”付费,且对预算更敏感。

  专注于大众刚需住宿市场,东呈经过近20年的持续深耕,加盟酒店超过3500家,覆盖30余省份;坚持“234”原则,聚焦二三四线城市和200元、300元、400元的酒店产品。

  

  二是坚持高性价作为发展“金线”。

  作为刚需的基础消费,相对而言,受到周期波动影响较小。有研究表明,在日本经济下行的时期,仍然跑出来逆势增长的企业,例如,优衣库,通过“低价优质基础款”策略逆势扩张,2001-2023 年股价涨幅超 60 倍,成为全球快时尚标杆;大创产业(DAISO),以百元店模式覆盖日用品,门店超 4000 家,满足低成本生活需求;堂吉诃德“乱中有序”的折扣零售模式,2008-2023 年营收增长 19 倍,市值达 2.5 万亿日元。

  基于对大众市场前景看好,东呈坚持高性比是高性价比是穿越周期的力量,是发展的“金线”,是东呈生而具备的基因;旨在通过产品设计与精益运营来提升用户体验,让消费者获得高性价比的住宿体验,用供应链整合与装配化营建来降低投资成本,让投资者获得高性价比的投资回报。

  三是得年轻人得天下,推行年轻化。

  据统计,年轻人已成为大众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其中Z世代,占据出行用户的45%,占据酒店消费间夜47%,占据酒店消费金额36%;而且这是一部分仍在持续成长中的复购潜力用户。

  得年轻人得天下,东呈在打造性价比产品的同时,更懂得以年轻化方式去与他们沟通。例如发布行业首个集团级别IP青猫,并且以“青猫会”替代“东呈会”来强化IP记忆感,用IP统一东呈的品牌认知与品牌沟通。

  

  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认为,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即创新是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但“创新”不只是发明创造,包括把一种从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值得强调的是,由于科技进步的推动,周期迭代的速度正在加快——工业革命时期50年、互联网时代只需要10年;中国或主导“硅基+碳基”技术革命(如AI、可控核聚变)来推动全球生产率跃升,AI时代将以“周”来计算迭代周期大有可能。

  在此背景之下,用科技重构生产方式,将成为东呈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包括:以需求为导向,用技术重构经营体系,用数据驱动决策、用AI赋能人效。例如,今年3月,东呈集团宣布发布酒店行业大模型及数字人矩阵。这也标着东呈集团携手钉钉、阿里云,全面拥抱AI,以此为核心孕育的AI酒店生态体系,将实现从营销到服务、从运营到品控的全场景智能化落地,有望为加盟合作伙伴大幅提效,为消费服务打开全新进化空间,也正式推动酒店业进入AI时代。

  结语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奇妙之处在于,既是周期的经历者,也是周期的塑造者。

  回头看中国酒店业发展,每一轮周期之后,一批人被扫地出门,一批人爬起来重新站队。20年一轮回的库兹涅茨周期表明,周期就是用时间洗牌、用波动重新配置资源的巨大机器。

  在迈点看来,对产业周期及酒店生态位的理解,让东呈一次次穿越小周期;小周期的穿越,让其能够在长周期内保持持续生命力。

  随着新周期的到来,程新华和东呈有着新的希冀,譬如,“世界酒店梦想里,应有中国人的拼图。”

上一篇:
星海图将发布首个开放世界真机数据集及 VLA 开源模型
下一篇:
再有自保公司获保监局授权开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