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连机器人都有4S店了
发布时间:2025-08-11

  4S店,地平线芯片,禾赛激光雷达,亿纬锂能电池….这给我干哪儿来了?

  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开幕,数万人冒雨前来,一进门,这些熟悉的名词和产品迎面扑来,让我瞬间疑惑了:

  2026北京车展提前开幕了?

  当然了,真要和车展完全比起来,区别肯定还是有的,WRC机器人的形态要更丰富。

  到处都是机械臂,遍地都是机器狗。

  

  有的“狗”还长了头:

  

  人形机器人甚至“有头有脸”:

  

  他们能陪你打麻将、踢球、下棋、按摩、弹琴、康复训练,还能搬砖、打咖啡、应急救援、做煎饼果子……总之只有碳基人类想不到的,没有硅基生命办不到的。

  

  不过,形态上的不同只是表面,从供应链和后市场来看,机器人和智能车共同点越来越多了,甚至连痛点都一样。

  甚至有了保险和4S店售后服务….啊这,所以具身智能到底发展到啥程度了???

  这些展台,为什么也挤到走不动?

  展馆内人流量最大的展台,无疑是宇树。一场拳击,两个小机器人参赛,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除了宇树,还有几个展台的人流量也很大,特别是到展示环节简直就像北京晚高峰,根本走不动道。这些厂商背后(联合)创始人,有一个共同特征:

  他们都有智能车/自动驾驶背景。

  比如维他动力,创始人、CEO余轶南此前是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联合创始人宋巍和赵哲伦此前分别是地平线软件平台总架构师和理想汽车产品总监。

  

  △从左到右依次为宋巍、余轶南和赵哲伦

  他们去年才开启创业,很快拿出了产品,一只面向家庭的机器狗,萌娃们争着笑摸“狗头”。

  

  从这个交互就能看出,它和展馆内遍地走的机器狗有很大不同,“有头有脑”。

  有头只是表象,头顶是禾赛专为机器人打造的激光雷达JT16,结合两颗摄像头实现360度融合感知。脸部则是一个小型电子屏,屏上的表情会根据“狗”的动作发生变化。

  

  有脑才是本质,过去很多机械狗都需要遥控器控制,但这只“狗”不需要,它能主动感知环境,然后做出决策,陪着你遛弯,甚至能帮你拍照。

  

  “大脑”的底层算力方案采用的是地瓜机器人(前身为地平线机器人事业部)S100P,算力最高可达128TOPS。

  预计今年四季度正式上市,据说价格“家庭用户一定买得起”,甚至小朋友如果喜欢,攒攒压岁钱就能买到。

  然后是智平方,创始人兼CEO郭彦东早年是小鹏汽车的首席科学家,2023年创立智平方。

  

  智平方这次的主要展品是爱宝,能文能武,比如会打架子鼓。

  

  还能打冰淇淋。

  

  也能干重活,搬箱子。

  

  这并非是简单的demo演示,爱宝真的已经进厂上班了,久经考验了,工作地点是东风柳汽。

  

  为什么爱宝的能力如此全面?背后是其自研的全域全身VLA大模型GOVLA(Global & Omni-body 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能驱动机器人协调全身包括双臂、灵巧手和底盘等各个部位,理解和执行多步骤任务。

  接着是前文远知行COO张力参与创立的逐际动力,现场展出了两款产品,一款是双足机器人TRON 1,能适应不同地形,可基于其开发做科研。

  

  还有一款是人形机器人LimX Oli,现场展示了全身和半身两种形态,通过VR设备遥操作可灵活摆动。

  

  最后是星海图,创始人CEO高继扬(下图)早年在Waymo参与感知研发,后来在Momenta工作,2023年9月携手Waymo时期的同事赵行和前Momenta高级总监李天威等创立星海图。

  

  本次参展的产品有R1 Pro,遥操作抓取响应很丝滑。

  

  这些玩家带着物理AI落地经验,从智能车换道而来,参与建设新的物理AI生态。

  需求爆发,生态渐起

  具身智能需求端正在迎来爆发增长,加速智能车供应链入局,培育机器人后市场,生态开始完善。

  

  据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介绍,今年上半年行业平均增长幅度在50%-100%,“增长非常吓人,非常少见”,预计未来几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每年翻番增长,如果有更大的技术突破,一年出货量最高可达上百万台。

  宇树在此次大会上,拿出了3.99万元的机器人R1,价格大幅下探,让更多人能买得起人形机器人。

  

  旺盛的需求带动了“一上一下”两头发展。

  首先是上游供应链,比如激光雷达两大头部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都展示了自家的机器人方案,其中禾赛展出了两款产品:

  JT128和JT16。

  JT系列是禾赛科技专为机器人场景设计的产品序列,垂直方向最高可实现256线,数字代表着线数,JT128就代表线数是128,前面提到维他动力机器狗用的则是JT16,低功耗、轻量化,适合消费级产品。

  

  然后是动力电池厂商,亿纬锂能是唯一参展的头部厂商,展位离禾赛不远,他们带来的是一系列电池解决方案。

  

  据介绍,续航仍是当前机器人的一大痛点,很多产品开发后给电池留出的空间很小,可能比一个拳头还小,一般都在后背上。

  电池空间小,容量就不会很大,因此一些人形机器人满电只能运行2个小时,这还是平均水平,如果是需要“剧烈运动”的场景,可能更短时间就需要补能。

  补能仍然是充电和换电两种方式,充电最快需要10分钟左右,换电当然更快,机器人自己就完成操作了,比如优必选家的机器人,和蔚来一样“3分钟满电出发”。

  

  上游供应链走向成熟,后市场也开始了发展。

  

  展馆内展出了机器人4S店,店内机器人明码标价。展示了大量机器人零部件。

  

  提供保养售后服务,以及租赁、保险和分期贷款服务。这些名词和套路是不是非常熟悉,就跟咱买车一样一样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场景探索。北京亦庄计划全区域开放,将开放亦庄新城内的产业园区、写字楼、商店、药房和物流仓库等近千个真实场景,供机器人在真实世界采集数据。

  就在大会期间,银河通用旗下的Galbot走上北京街头,正式开始上班了,负责为你提供产品零售。这是一个半月前,宁德时代参与领投11亿元融资的明星玩家。

  

  供应链崛起,后市场重塑,场景开放测试……具身智能正在沿着新能源和Robotaxi的发展路径前进。

  十年时间,新能源蓬勃发展,渗透率过半成为市场主流。Robotaxi从无到有,正在冲刺大规模量产。

  种种迹象表明,这届大会是一个起点,中国具身智能也开始「走进大街小巷,走入千家万户」。

  场馆外,冒雨前来的人们相信。

  

  场馆内,一望无尽的人山人海相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能车参考”(ID:AI4Auto),作者:一凡,36氪经授权发布。

上一篇:
康华生物进入“对赌时代”
下一篇:
陕煤集团铜川矿业公司陈家山煤矿:精准施策让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换挡提速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