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湖南日报头版头条丨“我在开慧有丘田”,何以火爆出圈?
发布时间:2025-08-10

  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日报头版头条丨“我在开慧有丘田”,何以火爆出圈?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1 06:11:34

  首页头条收录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8月11日01转02版

  长沙县开慧镇将村(社区)资源打捆运营,引入“乡村CEO”,实施认领农业,培育文旅品牌,蹚出了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唱响了——

  “我在开慧有丘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永涛王茜万丽君

  “我们的田,既是粮仓,更是银行!”前不久,长沙县开慧镇举行“我在开慧有丘田”集体经济收益第二次分红,村民戴之梅攥着分红款笑容满面。当天,该镇为10个村(社区)发放分红22.992万元。

  2024年,开慧镇创新推出“我在开慧有丘田”认领农业项目,精心培育“初恋”系列文旅品牌,成功蹚出一条“农田变场景、产品变品牌、村民变股东”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目前该项目已实现营收超560万元,两次为村民发放分红共计68.712万元,推动村级集体资产增值至670万元,有效带动农文旅综合消费逾2000万元。

  改革推动——

  老田换了新种法

  邻近长沙城区的开慧镇,也曾面临“谁来种田”的现实困境——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力不从心。

  困境催生变革。2024年,聚焦盘活乡村资源,突破村级产业发展瓶颈,开慧镇牵头组建湖南板仓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板仓红”),将所辖10个村(社区)资源打捆运营:每村出资20万元入股,占股10%,构建“镇统筹、村抱团、民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

  在板仓红实体化运作基础上,开慧镇引入“乡村CEO”,聘请湖南好相惠连锁便利店创始人易丹担纲“总操盘手”,以“年薪1元、全权运行”方式引入社会专业力量。

  易丹领取1元酬劳,将政府支付的15万元年薪反哺乡村建设。他和团队量体裁衣,从盘活田地资源入手,“我在开慧有丘田”项目应运而生。

  三级联动机制,解决了该项目所需的田地、人力、资金。项目以田为媒,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个人或单位在开慧镇有偿认领一块田地,通过托管服务,借助互联网“云”管理,无需下地耕种,就能享受丰收喜悦。

  2025年3月,湖南高速广通实业有限公司一口气认领了8亩田。“我们看中的不仅是绿色农产品和免费的团建场地,还有春种、夏耕、秋收、冬品的乐趣。”公司副总经理蔡勇说。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田地认领。通过统一规划种植,昔日的传统农田悄然升级,变身为企业的“绿色会客厅”、市民下乡的“体验点”、孩子们感知大自然的“田间课堂”,“有丘田+文旅”“有丘田+研学”等融合业态焕发出勃勃生机。

  开慧镇比以往更加热闹了,短短一年,已有280余家单位和不少个人认领田地。曾经担忧“谁来种”的老田地,如今成了“抢着种”的新热土。

  

  产业拉动——

  乡村变成打卡点

  长沙县开慧镇“初恋茶馆”,几位游客围坐品茗,轻抿刚上市的“初恋米浆”。

  “认领一丘田,鲜米送到家,还能带朋友来喝茶、赏画,农田成了我们的会客厅。”在长沙一家银行工作的易芳笑着说。

  这份“农事+生活+社交”的田园体验,正是“我在开慧有丘田”2.0版本的真实写照。

  今年5月,开慧镇基于“我在开慧有丘田”1.0版本,推出“我在开慧有丘田2.0——一亩三分地回家计划”,进一步整合菜地、闲置农房、农特产品等,优化项目运营管理服务,打造田园化生活空间。

  为提升用户体验,开慧镇搭建“政府管理+企业经营+认领方”三端融合的系统,打通数据联通壁垒,为农田认领、监管、决策服务提供强力支撑。

  “开慧有丘田,不止有丘田。”开慧镇党委书记杨骏一语点破深层变化,“以前我们卖大米、蔬菜,现在我们推介场景、生活。”

  围绕精心培育的“初恋”IP,开慧镇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初恋小店、初恋茶馆、初恋美术馆、初恋食堂相继落成。春有春耕体验,夏有供销集市,秋有稻田音乐节,冬有丰收礼赞,农业生产、文化体验与旅游消费紧密串联,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业态之变激活了乡村:飘峰山村办起露营基地、李家山社区兴起水果采摘、锡福村的民宿一房难求……稻田婚礼、乡村研学、文创集市等新兴业态在田野间接连落地,不仅点燃游客热情,也形成辐射效应,持续带动周边农户、商户创业增收。

  艺术乡建也深度参与产业——艺术家与农户共创“蜂蜜摇摇水”包装,让农产品溢价30%,单品销量超20万瓶,累计利润达125.7万元。

  开慧镇以农田为情感纽带,探索将“有丘田+”系列场景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通过持续创新用户体验,做强链接功能,昔日沉寂的山村,变成了人气活络的打卡点,涌动的消费流量稳步变为乡村发展的增量。

  

  多方联动——

  人人都是“主理人”

  “村民人人都是推介官、主理人!”在开慧镇,乡村振兴从来不是独角戏。

  镇党委书记、镇长带头认领20亩稻田推介任务,村干部化身“三员”——走村串户讲政策的“宣讲员”、对接企业的“招商员”、服务游客的“导览员”。

  乡村CEO易丹更是凭借丰富市场运营经验,引入多个业态和产品落地,通过销售“一丘田”“一间房”“一件产品”,直接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厅官当村官,持续赋能。退休厅级干部朱有志,主动请缨担任开慧村党总支第一书记,16年义务为开慧镇发展出谋划策。他对接省内外多家企业前来考察,争资争项发展集体经济,当地面貌焕然一新。

  更生动的场景已在乡间展开。

  每逢周末,农户们私家车后备箱变身“移动展台”——蜂蜜水、初恋米浆、腊味等琳琅满目,游客扫码即购;“初恋茶馆”里,村民杨大姐边冲泡米浆边讲述农耕故事;稻田音乐节活动现场,返乡青年架起直播设备,4小时卖出5万元特产……

  农产品走出山坳,乡村成为流量入口。仅今年“五一”假期,开慧镇就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综合消费突破1000万元。

  “今年黄桃、梨等水果的销售额超过75万元,比去年增长了四成。”开慧镇周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庄明说,游客多了,水果越卖越俏。

  目前,该镇已建立“分红池+发展池”资金管理机制,预留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升级,搭建客户反馈追踪系统。

  开慧镇的探索,吸引各方目光。今年,省内外已有10余个考察团前来“取经”。

  长沙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长沙县正在加力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开慧镇将发展好“我在开慧有丘田”项目,培育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拓展“青创空间”,吸引青年创客、主理人驻留;探索“田舍养老”模式,打造银发经济新增长点。让乡愁可寄,让丰收可期,让幸福可感,共同绘就“诗与远方”美丽画卷。

  ■短评

  让乡村资源释放更大动能

  万丽君

  田还是那块田,换个种法,乡村发展面貌就大不一样。

  以“一丘田”为核心,开慧镇盘活集体经济:闲置农房改成舒适民宿,撂荒的土地重新种上庄稼;还带动了产业,“初恋”IP越来越响,农文旅融合得有声有色;更凝聚了人心,乡亲们个个成为家乡产品的推荐官,心气旺干劲足。

  这看似简单的“一丘田”,像一条结实纽带,连接起宁静的乡村和热闹的市场,连接起扎根的乡亲和远方的客人,让乡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

  一丘田垄,滚滚稻浪,成为盘活农村集体经济的关键钥匙、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背后,是对乡村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多元利用,是“村抱团+乡村CEO”新模式的积极探索,是党群同心共建、共享、共富的生动实践。

  开慧镇蹚出的新路子,展现了集体经济的强大生命力。只要有那股子改革的勇气、创新的劲头,就能找到适合乡村发展的“钥匙”,让“寸土生寸金”成为可触可感的现实,让乡亲们真切地感到日子有奔头、生活有甜头。

  站在开慧村眺望,广袤的田野上涌动着希望,唤醒乡亲们对生活的热望。令人期待的,不仅有拔节生长的农作物,还有乡亲们越来越兴旺的好日子。

  当集体优势与市场机制相合,当创新火花与文化底蕴相融,当产业发展与乡亲所盼相契,乡村振兴就有了源头活水。

  作者:刘永涛王茜万丽君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

  打开新湖南APP,查看全部评论

  

  

上一篇:
冀中能源装备集团石煤机公司齿轨车首次中标中国铝业智能化矿山建设项目
下一篇:
工信部第398批新车:有人是爆款,就有人注定是炮灰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