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中国元宇宙产业迈入“场景爆发期”
发布时间:2025-08-10

  □川观智库研究员黄爱林

  曾经受到狂热追捧后一度沉寂的元宇宙概念,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回归。这一轮复苏,其核心驱动力在于关键技术的实质性突破与国家层面的强力助推。随着国家标准GB/T 45993-2025《元宇宙参考架构》正式实施,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叠加AI与半导体技术突破,中国元宇宙产业正从“技术堆砌期”迈入“场景爆发期”。

  业内普遍认为,元宇宙热潮再起,核心驱动力在于硬件与软件的双重突破。以Meta Quest 3S、Apple Vision Pro为代表的新一代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设备显著轻量化,佩戴舒适度和价格可及性大幅提升,而这背后离不开第三代半导体的支撑。更引人瞩目的突破则来自AI领域。如腾讯近期开源的“混元3D世界模型1.0”引发广泛关注,它仅需简单文字指令或者一张图片,就能在几分钟内自动生成复杂的可交互3D场景,将传统建模周期从数周压缩至瞬间,大大降低了虚拟世界内容的创作门槛。微软等巨头也在动态交互AI模型上取得进展。

  技术的成熟正快速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应用。如上海市徐汇区全长1.9公里的“元界Neo World”元宇宙街区不仅是一个炫酷的打卡地,更吸引了鹰角、米哈游、莉莉丝等游戏公司入驻,形成了集研发、展示、体验、孵化于一体的产业生态。更值得关注的是,元宇宙的价值正溢出游戏娱乐,更具战略意义的工业领域成为本轮场景爆发的中心。据国际知名咨询机构Gartner预测,2027年,全球将有47%的企业主动进入工业元宇宙行列。先行者已尝到甜头:西门子的数字孪生技术能实时追踪设备状态,提前预判故障,降低售后成本;宝钢则借助AR智能运维系统,大幅减少设备巡检时间和人力成本;雷诺汽车通过数字孪生模拟生产线,车辆交付时间缩短60%。

  8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进一步释放了我国加码布局元宇宙产业的强烈信号。业内认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布局元宇宙标准体系,既是抢占未来国际产业话语权的关键举措,也是加速推动技术应用落地的明确信号。该方案明确提出将重点加快研制元宇宙术语、虚拟数字人编码标识等基础通用标准,数字人、空间计算、空间智能、大空间等关键技术标准,“元宇宙+工业”“元宇宙+文旅”等行业应用标准研制,这意味着我国元宇宙发展的未来方向——加速“由虚向实”,将技术红利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地渗透到实体经济之中,驱动产业升级与价值创造。

上一篇:
“我们不挖金子,只做挖金子的铲子”
下一篇:
工业攀高,动力何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