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2025年8月11日医疗晨报
发布时间:2025-08-10

  晨

  报

  综合医讯

  1、国家医保局连开五场座谈会聚焦“医保支持创新药械”

  近日,国家医保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国家医疗保障局连续召开五场座谈会,专门聚焦“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第一场座谈会主题是对“创新药械开展医保综合价值评价”展开交流;第二场座谈会介绍了“一系列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的新举措,并由多家单位代表介绍医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情况”;第三场座谈会聚焦“医保数据服务创新药研发和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第四场座谈会深入探讨“创新药研发现状、难点及发展方向”;第五场座谈会是“投资专场”,围绕“耐心资本如何支持创新药械”深入研讨。(广州日报)

  2、上海临转院发布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模式及1.8亿种子基金

  近日,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指导,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主办,上海研究型医院学会、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协办的“临床转化、金融赋能”——上海临床成果转移转化生态协同发展论坛暨“国投孚腾杯”临床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上海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瓶颈,重磅发布知识产权服务信托公司化运营模式及专注临床转化的上海临床转化种子投资基金。这两大举措标志着上海在构建系统性、机制化的临床成果转化生态体系上取得重要进展,为打通医疗创新“最后一公里”注入强劲动能。论坛同时启动了“国投孚腾杯”临床创新创业大赛,并发布了“临转科创汇”一站式医疗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站,为临床科研成果的高效、高质量转化提供全方位支撑。(腾讯新闻)

  3、顶级心血管医院即将落地安徽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传来新建设进展,目前项目已完成土建施工,全面进入安装和装饰装修阶段,计划年底完工。根据此前报道,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项目位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东部区域,投资约15亿,占地面积约71亩,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预计运营五年内,可开设病区20个,开放病床1000张,年门急诊量达到16万人次。该医院由安徽省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中心代建, 2023年6月开工,目前该项目装饰装修工程完成约65%,机电安装工程完成约70%。计划于2025年10月实现外装完工,于12月项目总体基本完工。(看医界)

  4、河北医大一院打造影像诊疗AI新范式

  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通过部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重塑诊疗全流程,显著提升服务效能与质量。河北医大一院放射与核医学科构建了“亚专业权重智能分配系统”。首先,组建专家团队,包括6位分别来自神经影像、心胸影像、腹盆影像三大亚专业组的资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专家。团队调取了近3个月的全部报告数据,经过细致筛选,确定了30个高频检查部位。随后,针对X线、CT、MRI三类核心检查类型,分别赋予1、5、10的基础权重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检查部位的解剖特异性、报告书写复杂度及实际耗时差异,对不同类型下的细分部位进行权重值细化,在此基础上,对相似检查赋予相同权重。(HIT专家网)

  5、和睦家与阿里达摩院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医学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办的“AI驱动的疾病预防创新与卫生经济学价值”主题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北京和睦家医院与阿里巴巴达摩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达摩院研发的“一扫多查”医疗AI技术,结合和睦家的国际化诊疗标准、多网点覆盖优势,共同探索面向广泛人群的多病种AI筛查服务。据悉,双方此次合作将重点推动基于“平扫CT+AI”的消化肿瘤与慢性病筛查。北京和睦家医院于今年正式成立消化肿瘤中心,加速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持续提升消化肿瘤的早期发现与精准诊断。达摩院在国际上率先研发出“一扫多查”医疗AI技术,即通过一次平扫CT识别多种传统手段难以发现的疾病,先后攻克了胰腺癌、胃癌等消化肿瘤筛查难题,相关成果两次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并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新浪科技)

  6、FDA 公布 2026 财年医疗器械用户费标准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发布《2026 财年医疗器械用户费标准》,该标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至2026年9月30日截止。此次调整中多项费用出现上涨,同时也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注册费豁免等新政策。政策关键变化:注册费豁免门槛突破:首次将年收入≤100万美元的小微企业纳入注册费豁免范围。此类企业需提交经审计的财报、完税证明等材料,以证实支付年费将导致财务困难。小企业资质(SBD)时效收紧:认证有效期从全年缩短至当前财年内有效,2026年10月1日后需重新申请。并且企业必须在提交付费申请前≥60天完成SBD认证。电子提交全面强制化:自2026年1月1日起,510 (k)、De Novo、PMA 申请强制采用 eSTAR 格式,FDA 将不再接收纸质文件。(搜狐新闻)

  7、核舟医药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近日,创新放射性药物研发商核舟医药完成由行业知名投资机构参与的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据了解,本轮融资将加速推进核舟医药在研管线的开发,持续升级其领先的放射性药物发现平台,构建可覆盖全国的端到端放射性药物供应链,助力公司成为放射性药物领域的创新领导者。上海核舟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由资深的投资团队孵化创立,并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放射性药物开发团队。作为一家专注创新靶向放射性配体药物(radioligand therapies, RLT)的公司,核舟医药致力于下一代放射性药物的研发、创新及产业化。(猎云网)

上一篇:
从自身攻坚到全链推进 光伏产业减碳加速破局
下一篇:
“1953”之争:茅台起诉赣酒商标侵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