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汽车电子智能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5-08-10

  在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日前,在南京市江宁区工商联组织的“创新驱动发展智慧引领未来”企业调研行活动中,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奥联电子”)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成为关注焦点。作为国内汽车动力、车身电子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凭借20余年的技术沉淀和创新突破,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为汽车零部件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奥联样本”。

  创新引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赋能

  成立于2001年的奥联电子,成立之初便确立了“技术先行”的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电子油门行业标准《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的起草单位之一,奥联电子是国内最早研发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的企业之一。经过20余年技术积累,公司已形成覆盖动力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以及新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的完整产品体系,拥有专利187项、软件著作权73项。

  走进奥联电子的CNAS认证实验室,仿佛置身于一个严苛的“汽车电子考场”。在-40℃的低温箱旁,工程师正记录着电子节气门的启动性能;几步之外,140℃的高温舱内,一组油门踏板总成正在极限环境下接受耐久测试。示波器的波形跳动、数据采集屏的实时刷新,与设备运转的低鸣交织成一首科技交响曲。

  “我们每年将营业收入的近10%投入研发,研发团队占比超过20%,涵盖结构、硬件、软件、电气等多个领域。”奥联电子总经理助理范元林这样介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使公司在多个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如电子油门踏板、换挡控制器、自动防眩目EC后视镜、电子节气门等产品。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长安汽车、一汽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上汽通用、广汽乘用车等国内主流车企。

  在新能源领域,奥联电子积极布局电池管理系统(BMS)、多合一控制器等核心部件,为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奥联电子研发的电子节气门产品设计寿命达3000万次,响应速度仅64毫秒至68毫秒,耐温范围覆盖-40℃至140℃,在提升发动机排放等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制造:打造工业4.0标杆工厂

  走进奥联电子的电子节气门智能制造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高效运转。19道生产工序全部实现自动化,智能相机自动检测装配质量,激光焊接机器人精准作业,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控生产状态……这一智能化车间不仅是奥联电子转型升级的缩影,也是我国汽车电子行业迈向高端制造的典范。

  “我们通过ERP、PLM等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并引入智能化生产线远程监控系统,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范元林如是说。该车间可实现6款节气门产品的快速换型生产,关键部件重量控制在400克以内,产品不良率显著降低。

  在工业4.0理念的指导下,奥联电子还开发了基于产品知识库的数字化快速设计系统,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快速生成定制化方案,极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智能化转型经验。

  市场布局:深耕国内拓展全球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奥联电子已建立起覆盖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车及动力制造领域的客户网络。在国内市场,公司与一汽集团、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通用、江淮汽车、东风商用车、北汽福田、潍柴动力等头部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在海外市场,其电磁螺线管等产品已通过德国马勒公司的认证,并逐步进入欧洲市场。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通过与国际Tier1供应商合作,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范元林透露。公司计划通过参加国际展会、深化技术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打开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面对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趋势,奥联电子已制定清晰的发展路径。首先聚焦技术创新,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其次推动产能升级,扩大智能制造应用范围,建设更多智能化示范产线;同时加强生态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伙伴共建创新平台,加速技术落地。

  “汽车电子正在从‘功能部件’向‘智能终端’转变,奥联电子将以创新为引擎,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更大话语权。”范元林表示。

上一篇:
“1953”之争:茅台起诉赣酒商标侵权
下一篇:
屏联万物显神通,创新自强固根基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