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旺季遇上“国补” 空调销售火爆
发布时间:2025-08-10

  正值三伏天,空调迎来销售旺季。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无论是线下实体店还是线上电商平台,销量都大幅增长。在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带动下,省电、绿色的空调更受宠。

  马阿姨家住东城区磁器口附近,前几天,家里使用了五六年的空调,突然间“不管事儿”了,一丝凉风也不出。于是她和老伴儿乘坐公交车,来到苏宁易购刘家窑店选购新空调。在门店,马阿姨相中了一台1.5匹的挂式空调,一级能效更省电,工作时也很安静。价格上,由于能享受20%的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原价2049元,补贴后只要1639元,“再扣除旧机回收的300元,等于我就花了1339元,实惠。”

  “最近来选空调的顾客的确很多。”刘家窑店工作人员陈丽红告诉记者,从门店客流量统计看,7月以来平均每天有800多人到店,比上月增长约50%。几级能效、省不省电、多大制冷量、能不能享受补贴,这是消费者在选购空调时最关心的问题。

  北京苏宁易购售后运营中心服务产品部服务总监卢言江告诉记者,7月以来,北京连续出现高温天,市场需求集中释放,门店空调销量整体同比增长超过163%。特别是以旧换新的订单量占到整体销量的一半左右,政府家电补贴的拉动作用很明显。

  线上平台也是如此。记者从京东了解到,7月至今,空调在北京地区的销售额同比提升220%,其中单日最高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50%。超五成用户选购今年的省电系列空调,三成用户选择无风舒适空调。“用户现阶段更愿意为节能舒适买单。”平台方面表示。

  空调订单大增,能否及时送货、安装?北京苏宁易购方面称,每天有2000多名安装师傅在走街串巷安装,消费者在门店下单后,最快24小时可完成仓库送货和上门安装。

  烈日下的坚守

  空调安装师傅一天要装四五台

  先去沙子口,再到天坛南门,安装完上午的两单后,简单扒拉几口中午饭,下午一点半苏宁帮客空调安装师傅郑争洋、郑争飞又赶到磁器口,准备为马阿姨家安装空调。“天越热,我们越忙!”

  老家河南的郑争洋、郑争飞是亲哥俩。哥哥郑争洋今年三十出头,干空调安装已有十来年,弟弟郑争飞几年前跟着他从小工干起,如今也能独当一面。一人骑一辆电动自行车,穿过大马路,拐进葱店西街到马阿姨家门口。“阿姨,来给您家装空调了!”礼貌地打声招呼,哥俩穿上鞋套,一前一后拎着工具包进门。记者看到,三个工具包都撑得鼓鼓囊囊的,每个都四五十斤,里面装着全套安装工具扳手、螺丝刀、真空泵,还有管道、支架和漏电保护器等辅材。

  “南到南二环,北到北二环。”郑争洋说,他们主要服务范围就在东城区,这片范围内哪里有订单,就去哪里安装。老城区还有不少老房子,每家安装条件都不一样,而且大多没预留空调安装平台,这就需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方案。

  说着话的工夫,他已经拿起水平仪,开始往墙上固定空调悬挂件。门口外的郑争飞也没闲着,打开包装,调整挂机螺丝、连接管线。不用言语,两人多年来已形成默契,让安装流程更加紧凑、高效。安装室外机是整个安装过程中最吃力的环节。“小心点,脚踩实了!”郑争飞一边从窗户往外递工具,一边提醒着哥哥注意安全。午后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不一会儿,就见汗珠从郑争洋脑门直往下滴。安装固定完成,15分钟抽真空,前后也就1个小时出头,新空调就装好了。

  最近空调安装任务重,这哥俩忙得没日没夜,一天少说要安四五台,多的时候能达七八台。“大热天难熬,能让用户早一点感受到清凉,咱辛苦流点汗不算啥!”收拾好工具包,骑上“小电驴”,哥俩又奔赴下一个安装点:南锣鼓巷。本报记者孙杰

上一篇:
苏州双祺北交所IPO,聚焦智能物流装备,毛利率存在波动
下一篇: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添新成员:浙江金七门核电 1 号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设计运行寿命 60 年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