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小米汽车销量创造行业历史,让整个车圈破防
发布时间:2025-06-28

  小米销量远超特斯拉

  

  让不少网友困惑,“怎么99元的Labubu要抢,25万的YU7也要抢?”“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升级?还是你们都在哭穷啊?”

  这个成绩不仅远超去年Su7大定27分钟5万台,还又顺便创造了全球最快汽车销量纪录,这下可真的“遥遥领先”了。而且小米开售18个小时之后,锁单量达到了24万台。

  如果你对这个数据没什么概念,那么可以看看隔壁友商。2024年全年,零跑汽车、蔚来、小鹏汽车的全年交付量分别为29.37万台、22.2万台、19.01万台。小米YU7短短1小时的大定数量,几乎逼近甚至超越了部分品牌全年的交付量,其市场号召力可见一斑。Model Y今年在华销售情况较去年有所下滑。今年前5个月,Model Y在中国市场销量超12万台,这意味着刚刚上市的小米YU7,仅用几分钟便追赶上了Model Y5个月的销量。

  

  比起去年SU7的发布今年小米线下300家门店发力也颇多,据蓝鲸新闻报道,一位销售人员表示,提车顺序按照锁单顺序:“如果您想要今年提车的话,开订之后要抢一下,如果前5-10分钟不下订,可能就要到明年了”。客观上也形成了逼单效应。此外每家门店平均有10名销售,人均大定要求是40辆,虽然未必都能完成但是也会形成一些订单积累。

  这样的小米销量又怎么不能让人破防呢?

  小米YU7取得惊艳成绩后,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直言倍感压力,东风日产的高管黄照昆更是直接“破防”,称小米YU7的消费者为“愚忠的品牌粉丝”,后又在微博公开道歉。

  华为余承东虽然最近没有发言,但是前一段时间发布会上指出,今天进入互联网社交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广告不再奏效。他举例称,从其他行业来的公司,只做一款车就卖爆了。虽然产品可能不是那么好,质量、自驾能力都很……但靠强大的品牌能力、流量能力,就能打爆市场。

  有些车企虽然没有公开表态但是在内部会议开了一轮又一轮,目前主流看法还是小米营销太厉害,把互联网玩明白的第一人。

  小米有没有在玩流量经济粉丝经济,确实有但这并不是全部,小米的成功是过去理想和华为已经验证过的道路,那就是设计+产品力×价格×情绪价值。理想之前被嘲笑“冰箱彩电大沙发”,不买的人可能会觉得很傻,但是车主认为这是满足情绪价值的一种体现。更何况理想在设计和产品力方面并没有太明显短板。

  相比之下,小米在这些方面做得更为优势,有这样的成绩也不奇怪。

  小米究竟强在哪里

  01 超值获得感和性价比缺一不可

  在发布会的最后,雷军说了YU7为谁而造,“为那些无法忍受平庸的人;为了清晨送孩子上学,顺路也给自己买束花的妈妈们;为了周末带全家去露营,也在后备箱给自己留一条钓具的爸爸们……”

  这话看上去鸡汤味很足,别的车企也讲过怎么就没这么大效果。这就像一本绝世秘籍,如果你只练了前几页,那么无论如何也是练不成绝世神功的。一碗好的鸡汤是需要新鲜的鸡肉,上好的食材以及适合的火候,同样的东西做出来千差万别的情况并不少见。

  雷总在“鸡汤”之外,还构建了,性能叙事、体验叙事、需求叙事,几乎处处都在超预期,在产品细节设定上堆满,在产品定义层面取得了成功。性价比并不难学只要价格足够低就行,但缺少超值获得感的性价比总会有一些廉价感,就像直播场里的叫卖。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YU7的官方定位是什么?看过发布会的朋友可能秒答,是“豪华高性能SUV。”是不是豪华可能会有争议,但YU7是高性能大马力车应该没什么争议。

  这次小米全系都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标配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700TOPS)。其中Max版性能最强,零百加速3.23秒,最大马力690PS,支持5.2C充电倍率;标准版续航最长,达835km。

  这些配置毫无疑问在行业内算是领先配置,YU7是高性能车并不夸张。如果质疑小米的马力水平可以看看小米在纽北取得的历史第三的成绩,这点应该可以打动很多追求运动的用户。

  体验价值叙事,那更是小米的强项,不仅给你“大杯,更给你超大杯,数不清的小样”。

  雷军特别提到YU7的静谧性非常好,不仅是200多处噪音优化,还有120多处声学材料应用,还有静音夹层玻璃,尤其是小米YU7 Max的玻璃,还是超静音的,外加全新配方的PVB夹胶,能直接降低2-3dB的风噪,甚至——普通安全锤砸不开,必须要用小米特质,免费赠送的车载安全锤。

  对比之下,友商只会说进行了轮胎调教,整车结构优化,创新材料应用。不是说不行,但不够具体和直观,就像很多讨厌小米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雷军发布会让人听得进去有记忆点。

  几乎所有的车企,都说自己是以用户为中心,我们听取他们的意见认真改正。但是更多是提了意见多数缺少下文,需求应该应该怎么做,那要听产品经理看看友商们都做了什么。所以在需求洞察上,还是按照大多数车的标配水平来做,可以没有但不能冒险出错。

  从消费者和消费场景来说,小米确实做得更好。这次小米YU7就非常人性化地针对行驶中前后俯仰、左右侧倾、上下颠簸的场景做了特别的调校,多加了个晕车舒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加速会像高铁一样平稳,减速也非常平顺,过弯时阻尼更大,过坑也更干脆,颠簸路不晃没有“船感”。

  雷军说这个模式是和上海华山医院、同仁医院共同对晕车人群的多项等生理指标进行大量研究后,做出的改善。而且经过试验,晕车发生率有效降低了51%,晕车发生时间延迟了16%。

  在储物空间上,一般车企发布会只会强调前后备厢,能放多少升行李箱,顶多说下车门处放雨伞啥的。但小米不一样,上来先36处储物收纳空间镇住全场,然后从场景出发说小米准备了,密码手套箱和雨伞收纳槽,还有其他各种储物空间和应急收纳。不管你是家庭用户还是个人开,有更大储物空间总归是好事。

  

  雷总花了不少篇幅讲12层结构的零重力座椅

  在其他环节上,小米也做出了明显不同于其他车企的倾斜,前排直接放置了两张零重力座椅,重点突出司机也应该有最顶级的座椅感受;天幕还用上了可以通过电致变实现完美可见光遮挡、防晒隔热的调光玻璃;就连仪表台上的两个普通螺口,也创新成了带有供电功能。这样的产品细节设定密集得几乎数不过来。

  雷军会告诉用户,我们在意你的需求,能够给予你超预期体验,这样自然就会制造超值获得感,而且只有小米这里有。有位朋友形容的很好,YU7看外观像是60万以上的车,看内饰像是20万级别的车,但YU7的良心定价会让人觉得这车至少值40万,尤其是这车带来的话题性和关注不输百万豪车。

  02 YU7值不值,是不是好车车主说了算

  过去“六大门派”围攻Model Y,都喜欢说看配置我们远比他强啊。客观来说,乐道L60、极氪7X、智己LS6、智界R7等车配置都不错,甚至价格更低。但是这半年多来,我们看到的是特斯拉销售丝毫不受影响,这几款车销量略显拉跨。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特斯拉的用户几乎不会去同类对比其他品牌的车型,要买只买特斯拉。可以说是品牌信任感,也可以说是粉丝经济,但目前就是特斯拉和小米做的最好。不要以为小米的车主们都不懂车,不会看配置,但他们需要的只有小米能给。

  有些SU7车主指出这次YU7的小配置缺失实在太多了。比如防眩目外后视镜能有效避免远光狗的远光灯直射,但这个功能是Max专属;另外深受女士们好评的防晒隔热「智能调光天幕」、能提升NVH 的「超静谧座舱」、甚至在二十万级别车子上已经普及的「电调方向盘」,通通Max 版本专享。

  

  三档色温的主副化妆镜

  被称为最具性价比的YU7 Pro目前还是不可调节安全带高度,标配的轮胎也从米其林缩水到韩泰;SU7 Pro 首销送了20 英寸轮毂,现在YU7 要自己掏钱买了。

  YU7全系标配前后245 的轮胎比特斯拉的255轮胎还要窄,要知道特斯拉的轮胎就已经备受吐槽了的窄了。

  但是这又怎么样呢?小米的车和家生态目前已经是行业做的最好的,多数小米用户已经有了太多了沉没成本,而且也享受小米提供的用户体验。非要去对比同类车型多少有点浪费时间和力气。

  目前激烈的竞争已经榨出最真实的消费需求,雷军擅长在这些细微变化中间抓住它们——人们到底在意什么、希望多花多少钱、又会被什么说服——并且高效地执行。而不是简单的说小米抓住了女性的需求。

  03 交付才是真正的战场

  多年之前雷军在一场发布会上批评友商搞饥饿营销,没有货拿出来卖。但现如今在小米汽车上这番指责又回旋到他身上。

  6月28日,小米汽车app更新YU7预计交付时间:标准版:预计53-56周;Pro版:预计48-51周;Max版:预计33-36周。也就意味着目前排队最多的还是标准版,能排队一年多时间。

  

  为什么会排这么久?一方面是小米二期工厂尚未正式投产,另一方面是小米有意在控制YU7 产能,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是。据媒体报道,小米目前现车只有一万辆左右,而现在小米锁单是24万左右,就算是现车也要等1—4周。而特斯拉之前排队12—16周就出现大量退单,SU7之前排队过长的订单也出现了50%左右的退单。

  根据虎嗅消息,目前小米第一批YU7均由小米一厂出品,都是从SU7现有产能中“挤”出来的,甚至每天的产量都是不稳定的。这样的运营方式,显然无法满足YU7新增的海量订单,更无法满足仍有月销量增长空间的SU7。

  要知道之前有消息指出,小米是原本计划在4月份上海车展期间发布,如果是那个时间发布小米更没有产量余量。难道雷总真的打算卖期车?

  目前小米二期工厂已经设备进厂计划七月份正式投产,但多少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按照小米一期工厂2个月破万、6个月破2万的节奏,今年也就是6万辆新车。不知道雷总拿什么去应对这场产能危机,友商们已经嗅到了机会,锁单客户也可以拿YU7订单来抵车款。如果针对性优惠力度再大一点是有可能撬走一部分中间派客户的。

  写在最后

  小米YU7的火爆背后,不是简单的性价比或者营销导向,而是一次产品配置、产品设计、用户需求洞察的恰到好处,是对小米生态体系的精雕细琢,是为小米粉丝造了一台好车。卢伟冰说小米汽车的效率是同行的两三倍,过去笔者认为有所夸张,但现在看来可能确有这个实力。那些指望对标YU7 的车企可不要抄错作业念歪了经。

上一篇: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据获“AAA”评级
下一篇:
中央组织部决定!三家特大电力能源央企巨头,董事长、总经理任命!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