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一款产品解决三大痛点,隆基这款组件为什么如此能打?
发布时间:2025-06-28

  分布式光伏精细化发展时代来临,面对客户新需求,隆基绿能(SH:601012)从产品创新上予以回应。

  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称“《管理办法》”),鼓励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一般工商业光伏、大型工商业光伏不再允许全额上网;

  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称“136号文”),提出要“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两大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分布式光伏大干快上、粗放发展的时期彻底结束。分布式光伏底层逻辑已然重构,光伏上网电价不再固定,精细化运营成为影响收益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分布式光伏业主的差异化需求开始大量涌现,组件产品需要做得更细更精。

  作为“场景化战略”的先行者,隆基绿能精准把握住市场变革的脉搏,发布了多款针对分布式光伏场景的功能型组件。这其中,3月发布的HI-MO X10三防光伏组件,尤为引人注目。

  这是全球首款将防起火、防遮挡、防积灰三种功能集于一身的光伏组件,也是隆基将“场景革命”推向深入的典范之作,已然成为全面市场化时代分布式光伏市场的标杆产品。

  分布式光伏三大痛点待解

  分布式光伏新政策终结了旧时代,也带来了新挑战。过去,快速的规模扩张掩盖了分布式光伏项目存在的问题,而现在,这些问题全都浮出水面,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这其中,有三大问题尤为重要:

  一是光伏电站的安全问题。今年以来,全国已出现多起由光伏系统引发的火灾,再次为光伏安全敲响了警钟。

  

  4月,广东惠州惠阳区一厂房楼顶发生火灾,疑似楼顶光伏引起;浙江省温州市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210平方米,事故原因是光伏板下方线路发生故障后引燃可燃材料蔓延成灾。

  5月21日,上海虹梅南路高架上发生火灾,导致交通中断。这起火灾源自顶部光伏板起火。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国首个“隔声棚+光伏”示范项目,其并网尚不足一个月。

  二是阴影遮挡问题带来诸多隐患。

  随着分布式光伏新政的实施,消纳能力将成为评定光伏资产优劣的重要因素。但是,经历了此前的大规模安装后,开发难度小、消纳能力强的分布式项目已经所剩无几。如今,具备可观消纳能力的安装场景,大多都是周围环境复杂。

  在此类场景中,阴影遮挡是避不开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对华夏能源网表示,分布式光伏项目中,有遮挡问题的能达到95%,常见的遮挡物是电线杆、烟囱、建筑女儿墙等。阴影遮挡将导致发电效率下降,诱发“热斑效应”,影响组件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导致火灾。

  三是组件积灰影响电站盈利。

  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分布式“保量保价”的时代结束。未来,光伏电站盈利的重心,将是电站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运维。

  但是,80%以上的工商业场景都会遇到积灰问题,尤其是化工、有色、造纸等高排放企业的屋顶,这里的生产环境中有很多悬浮颗粒物,组件极易大量积灰。

  组件积灰,如阴影遮挡一样,会影响到发电功率、形成热斑。为处理积灰,电站运营方需要频繁对组件进行清洗,甚至需要聘请专业的运维公司来处理,额外增加了不少运维成本。

  两项技术破解客户难题

  面对分布式光伏市场的三大痛点,各家企业都在着力推出新产品和解决方案。隆基绿能推出的Hi-MO X10三防组件,是行业中的代表性产品。这一款组件同时拥有防火、防遮挡、防积灰三大功能,可谓“一石三鸟”,一次性解决了分布式光伏业主最迫切的三大痛点。

  Hi-MO X10三防组件的三大功能,得益于电池片层面的旁路二极管技术以及组件层面的短边无A面设计。

  首先,“旁路二极管”技术,是降低阴影遮挡风险的利器。

  当光伏电池受到阴影遮挡时,光照强度会显著降低,发电能力大幅下降。更为严重的是,被遮挡的电池片将摇身一变成为“电阻”。

  在此情况下,未被遮挡的电池片仍在发电,发出的电流需要经过被遮挡的电池片流出。经过这块“电阻”后,整串电池的功率输出都会受到影响,造成较大的功率损失。并且,电流经过时会使“电阻”发热,这块被遮挡的电池片温度将升高,形成热斑。热斑会影响电池性能,引发的高温很容易带来火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隆基绿能创造性地将“旁路二极管”技术内置在电池片中。当电池片被遮挡时,电流可自主绕行受阻区域,从其他路径绕道分流。即使一片电池片受到遮挡,也不影响整串电池的发电。

  据隆基绿能的技术人员介绍,每款Hi-MO X10组件上面的旁路二极管结构多达21600个。试验表明,Hi-MO X10组件在被遮挡的情况下,功率损失不到8%。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隆基Hi-MO X10系列组件获得全球知名三方检测、检验、认证机构TüV莱茵抗阴影遮挡A级认证,再次彰显了隆基在光伏技术领域的持续领先及领跑地位。

  其次,“短边无A面设计”就是将光伏组件去除短边的边框,使得组件上的积灰随雨水自然滑落。这一设计既减少了因积灰遮挡导致的热斑,又可减少组件清洗频率,降低运维成本。

  在旁路二极管技术、短边无A面设计的加持下,隆基Hi-MO X10组件实现了防阴影遮挡、防积灰的功能,同时降低了因阴影遮挡和积灰引起的“热斑”问题。Hi-MO X10通过两种创新技术,为分布式光伏行业三大痛点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此外,Hi-MO X10三防组件的其他参数也是业内领先的。其最高功率可达670W,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4.8%,拥有1%的首年衰减和0.35%的线性衰减,温度功率系数达到-0.26%/℃。

  据山东某实证电站6月9日-6月16日数据显示,隆基Hi-MO X10三防组件相较于主流TOPCon组件,单瓦发电量可高出3.45%,其中日最高发电量单瓦增益为4.1%。

  综上,隆基Hi-MO X10组件,从安全性、发电功率等多个维度都“拿捏”到了市场最重要的需求点,为分布式客户带来了一款“很能打”的好产品。

  以场景价值破局产品内卷

  目前,整个光伏制造产业链都在寒冬中苦苦“煎熬”,产能严重过剩,大量同质化产品在无效低端竞争。如何以产品创新和差异化路线来突破内卷、走出周期,是隆基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思考的重要问题。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除了坚定的选择BC这条差异化技术路线,隆基管理层还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场景”的重要。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此前曾如此说道:“场景是未来能够获得价值的重要方向。”

  

  隆基绿能某分布式项目

  实际上,在过去两年BC产品进化之路上,隆基的场景化战略也在加速推进。以技术赋能场景,让场景激发技术,隆基的新品迸发出了巨大能量。

  2023年10月8日,隆基发布了分布式新品Hi-MO X6,这是隆基明确押注BC路线后发布的首款场景化BC组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行业防积灰组件的“先驱”,Hi-MO X6也掀起了业内防积灰组件的热潮。

  此后,隆基针对各类场景发布了一系列的BC组件,包括Hi-MO X6双玻耐湿热组件、Hi-MO X6别墅款等,均在行业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将HPBC技术升级为二代后,隆基继续针对应用场景“做文章”。截止目前,从适用于集中式场景的Hi-MO 9组件,到分布式场景的Hi-MO X10轻质双防组件、Hi-MO X10三防组件,可满足多元化场景需求的隆基BC产品矩阵已经形成。

  如今,分布式光伏市场剧变,对隆基来说,正是发挥产品价值的好机会。分布式应用场景不再是过去的“千人一面”,市场需求更加精细化、个性化。这对光伏组件制造商的技术能力、产品开发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隆基以扎实的技术实力,撑起了“场景化战略”的下一个篇章。将目光聚焦于市场真实需求,将技术突破口放在客户痛点,以差异化创新来破除内卷,正是带动中国光伏制造破局的一条通途。

上一篇:
行业首发5单元!小米开放式耳机Pro图赏
下一篇:
罕见!四大能源央企同一天密集调整一二把手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