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连锁江湖,老大易主!
发布时间:2024-10-02

  零售老大终易主,从苏宁易购变成了沃尔玛。中国连锁零售40年,外资企业首次登顶。

  代表了传统业态的苏宁,因何衰落?家乐福可以告诉你答案。沃尔玛凭什么逆势突围?这个秘诀,由山姆会员商店来提供。

  中国连锁零售的未来在哪里?连锁百强榜中的盒马、美宜佳、胖东来,以及鸣鸣很忙、百果园、锅圈,都能给你启发。

  连锁风云40年

  中国连锁江湖,40年风云变幻。

  1981年,广州友谊商店自选超级商场开业;3年后,李嘉诚旗下的港资百佳超市开始在内地开店;也是在这一年,华润超市在香港设立,后来它合并了万科旗下的万佳连锁,更名为华润万家。

  经过几年的酝酿,中国市场的连锁氛围逐渐形成。

  1990年,张近东兄弟在南京创立苏宁(002024.SZ);广东东莞虎门镇诞生了内地第一家超市,美佳超级市场。次年,联华超市在上海创立。

  仅仅几年时间,各大连锁业态在中国市场百花齐放。不过,其中最热闹的,还是连锁超市。毕竟,家电、家居都是节点性的消费,超市,才是日常。

  1995年前后,终于迎来了中国连锁江湖的第一次高潮。

  随后便是中国连锁行业十余年的黄金时代,沃尔玛、麦德龙等外资巨头争相进入,国资联华、百联、中百(000759.SZ)等借助本地优势坐大,民营巨头们依托运营优势快速跃升。

  想要了解中国连锁行业的发展脉络,看一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每年发布的《中国连锁百强榜》就行了。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赶上了中国消费市场崛起的绝佳时机。到2011年,大润发、家乐福、百胜中国、沃尔玛也进入连锁百强榜的TOP10,头部位置也易主给了百联、苏宁和国美。

  后来的10年,超市业态整体衰落,但民营选手异军突起;垂直连锁玩家国美、苏宁,完成家电零售市场的全国化、形成南北对立后,接力称王。自此,连锁榜单,少有新故事。

  零售老大换人

  如今,中国连锁百强榜,二十几年来最大的变化发生了。

  近日,《2023年中国连锁TOP100》发布,沃尔玛成为老大。这是零售百强榜发布以来,第一次由外资企业折桂。

  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沃尔玛一直被同为外资的大润发和家乐福压着打。直到收购好又多后,沃尔玛才实现升格。近几年,随着永辉、大润发、华润万家的止步不前,沃尔玛被推到了超市老大的宝座上。

  其实,沃尔玛超市的业务也不太行,这几年动不动就传出关店的消息,甚至,一度传言要将门店卖给物美。好在,沃尔玛早已孵化出新业态,山姆会员商店。

  山姆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布局中国市场。2018年之前,它是中国市场市场唯一一家坚持付费会员制的商超。

  近年,随着中国连锁超市行业会员制消费兴起,山姆加大拓店力度,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二线城市开出至少37家门店,甚至形成一种山姆式的生活方式。

  通过历年连锁百强榜可以看出,近几年沃尔玛整体也呈现门店收缩趋势,2019年巅峰442家,如今只有365家,但这两年的销售收入却从800亿元提升至1200亿元。山姆会员商店对沃尔玛超市的取代,非常明显。

  被沃尔玛挤下宝座的,正是连续霸榜8年、先后十余次问鼎连锁零售老大的苏宁——而且,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苏宁,而是合并了另一家连锁十强家乐福的超极巨无霸。

  鼎盛时期,苏宁几万家门店,业态囊括家电3C、母婴、超市、百货、生鲜等,成为规模最大的全零售巨头。

  同时,苏宁“撒钱式”布局生态,先后投资努比亚手机、苏宁消费金融、8天在线、天天快递、辣妈帮、万达商业等,还在2019年收购了家乐福中国的控制权。

  然而,苏宁无法实现业务盈利的顽疾,一直得不到解决。收购庞然大物家乐福,问题加速暴露,最终引发流动性危机。

  虽然,在江苏国资和阿里巴巴的斡旋下,苏宁已经度过了最难的时候,业务在缓缓恢复,也不得不接受规模大幅收缩的结局。

  根据连锁百强榜,2023年苏宁门店12027家,略有增长,但销售规模940.9亿元,同比下降了15.5%,直接从榜首滑落至第三。

  更落寞的是过去的TOP级选手国美、红星美凯龙(601828.SH)、步步高等,已彻底从百强榜单上消失。

  创新才有光

  所有业务压力的根源,还是在于业务模式本身。

  本土连锁头部品牌几乎万马齐喑,多家巨头直接原地消失,40年来第一次将老大宝座拱手让与外资品牌,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模式创新。无论连锁超市,还是家居、家电、医药连锁,大多仍然沿用三四十年前的商业模式。

  所以,资本市场对传统零售的信心降到了冰点。以本土超市老大永辉为例,账上货币资金+理财产品合计超百亿元,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16.65亿元、净利润7.36亿元,而且一直也在探索新业务,最新市值才只有250多亿元。

  近年猛攻下沉市场的美宜佳,2023年门店数量接近3.4万家,同比增长12.8%,销售规模541.9亿元,同比增长20.1%,第一次进入连锁百强TOP10。

  美宜佳并非等闲之辈,而是孕育自内地第一家超市美佳超级市场。如今,这家老牌超市经过数轮迭代,早已不是那个毫不起眼的街边小店了,而是开发了鲜食便利店等多种业态,堪称“便利店中的蜜雪冰城”。

  更值得一提的是胖东来,首次上榜,自带光环。去年只有门店13家,销售规模超百亿元。创始人于东来曾对外透露,2023年胖东来利润3、4个亿。

  胖东来成为“中国版开市客”,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区域性、极致服务、供应链、价格优势、员工共建机制。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除此之外,各类专业连锁的崛起,量贩零食、火锅食材、水果连锁等业态,都在抢超市、百货的饭碗。鸣鸣很忙、锅圈、百果园、鲜丰水果等,均在连锁百强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它们,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中国连锁零售的长夜。

上一篇:
中国平板市场大洗牌 为什么华为能够力压苹果坐稳头名
下一篇:
美元债异动|万科企业VNKRLE 3.5 11/12/29价格上涨3.413%,报68.562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