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江苏聚焦五方面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25-09-28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国锋

9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活动第三场—“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剑荣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江苏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做法和成效。

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长三角地区9个万亿级城市,江苏有5个。江苏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融合,共建长三角实验室网络,组建两批24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成立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持续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等平台建设。加快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形成154项制度创新成果。联合推进医保跨省结算提质扩面等一体化实事,创新打造“长三角招聘专区”,203个政务服务事项、78个居民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和“一卡通用”。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生态岸线占比从58.3%提高到64.5%,长江两岸发生了“沧桑巨变”。积极推进沿江产业绿色转型,着力推动全省化工、钢铁、煤电等传统产业焕新,依法关停取缔沿江“散乱污”企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促进沿江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全省累计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4个,数量占长江经济带省份总数近1/3。

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奋力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走深走实。今年1-8月,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1万亿元、增长10.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高至49.9%。持续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建设苏锡常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城市,培育苏豪集团、徐工集团等龙头企业,搭建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7家境外园区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6万个。密切深化丝路人文交流,累计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缔结友城153对,总量居全国前列,每年吸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近3万名学生到江苏留学,派出医疗队救治受援国患者1000多万人次。

立足江苏所长、当地所需,高水平做好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工作。对口支援是党中央交给江苏的一项重点任务,“十四五”以来,共安排对口支援协作资金340余亿元,组织实施对口支援协作项目8000多个,新增选派干部人才超1600名。乡村全面振兴更加有力,建成“致富路”“暖心屋”“幸福桥”等一系列民生微实事项目,打造“苏医生”“苏老师”“科技小院”等工作品牌,助力1万多个脱贫村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西藏拉萨“净土产业”、新疆伊宁纺织产业、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帮助陕西安康打造“世界毛绒玩具新都”,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突出均衡协调、优势互补,着力完善板块联动、特色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不断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功能,印发实施宁镇扬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南京、苏锡常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以政策创新赋能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加强苏通、锡常泰跨江融合发展。2024年,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6.7%,江苏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9万亿元,同比增长5.9%。同时,一体推进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和徐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徐州经济总量占区域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0%以上,跨行政区合作发展不断深化。加快培育江淮生态经济区绿色生产力,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和宿迁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去年江淮生态经济区优良天数比达85.6%,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8家。

编辑:霍悦


上一篇:
“无人机+AI”赋能中广核 云南西畴农光互补项目开启建设新模式
下一篇:
1—8月消费指数发布 邳州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