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阜阳市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09-28

  今年以来,阜阳市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度依托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将协调工作机制从“建机制”全面推向“强机制”、“优机制”的新阶段,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多元化模式创新、精准化行业对接及人性化信用修复等多措并举,推动小微金融服务实现质效双升。截至2025年8月,全市通过机制推荐清单内企业获得的授信金额已突破800亿元大关,达801.9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727.15亿元,多项关键指标稳居安徽省前列。

  平台驱动,全流程数字化提质增效。阜阳市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关键环节,包括走访摸排、清单审核、融资对接等,全面纳入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实行线上管理,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无缝运作。高效调用税务、社保、水电气费等17大类涉企数据,为银行机构审核融资需求清单提供了精准、全面的信息支撑,使审核效率显著提升50%以上,极大提升了融资对接的速度和精度。

  模式创新,信用贷款占比大幅提升。针对小微企业普遍缺乏足额抵押物的核心痛点,阜阳市积极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大胆创新服务模式。颍淮农商行全市首创“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为一家科技企业授信200万元;临泉县探索“仓单质押”模式,成功为一家农业企业发放贷款1620万元;中国银行在当地试点“信用跟投”模式,对暂时负债偏高但前景良好的企业精准授信95万元。这些创新举措有效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截至8月,全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金额占比已提升至29%,排名跃居全省第三。

  精准滴灌,特色产品覆盖重点领域。围绕科技、外贸、农业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阜阳市联合金融机构量身定制了“阜青贷”、“园区贷”、“阜合惠企贷”等20余种特色信贷产品,实现“精准滴灌”。科技部门联手金融机构为533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27.3亿元;商务部门通过外贸企业白名单制度,为43家企业提供2.2亿元融资支持;农业农村部门联手金融机构为641家农业经营主体授信96.7亿元,有力支撑了特色产业发展。

  温情护航,信用修复助企业重焕生机。深入开展“满意‘阜’务-小微你好吗”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建立周会商问题解决机制,累计召开18次专题会商会,解决企业融资难题150余个。同时,实施“三书同达”信用修复机制,为921家失信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服务1919次,助力它们修复信用“污点”,重返融资市场,重焕发展生机。

  据悉,下一步,阜阳市将继续围绕“利率适宜、流程便捷、覆盖精准”的目标,持续深化平台功能应用,进一步扩大信用贷款占比,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以更扎实、更有力的举措护航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上一篇:
圆通豫东区域分拨中心一期项目启动试运营 助力区域物流能级再升级
下一篇:
预计年出栏生态肉鸡20万只 建好养鸡场 稳产保供应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