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阡陌生金 特色成链——永昌特色农业发展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15



金秋时节,永昌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田间地头,玉米挺立、马铃薯饱满、高原夏菜翠绿连片;产业园区内,机器轰鸣、科研攻坚、品牌塑造正酣……从一粒种子破土而出,到一袋袋优质产品走向市场,永昌正执特色种业之笔,绘就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永昌县聚焦粮油、蔬菜、饲草、畜牧等四大特色种业赛道,全链条推进基地建设、企业培育、科技攻关与品牌提升,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发展”。

粮油制种:“稳”中求进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仓廪实,天下安。”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永昌县粮油制种始终以“稳”为核心,在规模、产能、品质上同步发力,筑牢农业发展根基。

在规模扩张上,凭借“政策补贴+基础设施完善+气候适配”的组合优势,县域内制种企业吸引力持续攀升,较去年新增11家;落实玉米制种基地8.6万亩,预计产量突破3.44万吨,规模再创新高。

加工配套也同步跟进,目前全县正加速推进种业加工升级,其中甘肃博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玉米种子烘干等3个关键项目,在建种子加工生产线3条、果穗烘干线1条。待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县种子加工生产线累计将达13条,果穗籽粒烘干线累计达8条,年加工能力将突破20万吨,从“田间收储”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将进一步夯实。

不仅规模与产能双提升,永昌制种的“含金量”也在持续加码。目前,全县累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51个,其中“欣玉100”等国审品种因稳定性强、产量突出,畅销黄淮海地区,“永昌制种”品牌越擦越亮。

马铃薯作为粮食安全的“底线作物”和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也在永昌展现出强劲潜力。在甘肃荣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一颗颗优质马铃薯经分拣、装袋,正准备发往市场;组培室内,脱毒苗翠绿茁壮、长势旺盛。“我们主推的‘甘种薯7号’和‘荣腾8号’在河西走廊、新疆等地广泛种植,亩产约4吨,淀粉含量高,市场认可度很好。”公司财务人员李梅介绍。

依托企业的品种培育与技术支撑,永昌县马铃薯种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目前全县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面积达1.31万亩,预计年产种薯3.66万吨,为多地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种源支撑。

蔬菜种业:“新”意盎然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永昌县蔬菜种业的“新意”,藏在每一个田间项目里,显在每一处科研阵地中。在河西堡镇青山堡村,9277亩耕地通过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正逐步改良为高产田。2025—2027年,这里将建成集玉米、葵花等作物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化示范基地。

科技是蔬菜种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在东寨工业园区,生物工程研发中心正加快建设,占地11000平方米的研发阵地建成后,将重点开展蔬菜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培育、作物脱毒快繁等工作,预计年内即可投运,届时将为永昌蔬菜种业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而在喇叭泉林场,西蓝花、胡萝卜、甜糯玉米、番茄、红薯等多种蔬菜种质资源已完成引进,科研人员正忙着开展适应性试验、系统性筛选与杂交育种研究,力争培育出更适配永昌气候条件、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永昌好品种”。

苜蓿产业:“科”字为要 打造草牧业“黄金名片”

在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开发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熟练地将优质苜蓿打包成捆,一袋袋印有“丝路花雨”品牌标志的牧草产品,即将发往全国各地;仓储区内,成摞的苜蓿草捆整齐码放,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香。

作为永昌苜蓿产业“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典范,自2016年起,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开发有限公司就联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科研机构,针对永昌部分区域盐碱地pH值高、土壤贫瘠的问题,开展苜蓿品种改良与种植技术优化攻关,最终让“盐碱地”种出了“优质草”。

“我们科研团队首次破译出‘新疆大叶’紫花苜蓿基因组,并成功将四倍体基因组组装到32条染色体上。”金昌三杰牧草有限公司作为永昌县牧草产业龙头企业,依托自建的草畜农业科学研究院,持续致力于国产苜蓿新品种选育。目前,企业已在我县建立专业化试验基地,系统开展种质资源筛选、优良性状挖掘及抗逆性鉴定等研究,为显著提升本地苜蓿品种的抗盐碱能力与产量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如今,永昌县已形成“牧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体系,累计培育牧草种植主体45家、加工企业16家、饲料企业5家,带动120多家合作社、1000余户种植大户参与产业发展;牧草饲料年加工能力达114万吨,生产的苜蓿草产品相对饲用价值达135%-180%,成为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的“指定饲草”,产品远销宁夏、陕西、内蒙古等多个省份。“永昌苜蓿”这张草牧业的“黄金名片”,正愈发鲜亮。

畜禽育种:“特”色突围 填补产业空白

品牌是品质的背书,更是价值的放大器。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元生爱特奶绵羊”,通过国家审定,成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奶用绵羊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品种成功破解了我国绵羊奶制品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公司经理张建明表示。企业依托自主研发,联合科研机构突破多项技术壁垒,构建起从种源培育到终端加工的全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元生爱特”绵羊奶酸奶、乳铁蛋白奶粉等产品凭借优良品质和独特口感广受好评,“元生绵羊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全县建成奶绵羊核心场2个、试验示范场6个,群体规模达5万只,特色奶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从“种好产品”到“创强品牌”,从“卖产品”到“卖价值”,永昌通过全产业链延伸不断拓展特色农业增值空间。这条依托地域特色和科技创新的种业振兴之路,正引领永昌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稳步前进,持续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信息来源:永昌县人民政府
上一篇:
东莞银行玉兰理财臻享188号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成立公告
下一篇:
长虹获评电视领域首家AAA知名商标品牌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