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宜宾财政:三位一体 精准赋能 破解文旅融合发展瓶颈
发布时间:2025-09-1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中共宜宾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宜宾市财政局努力构建“政策引领+资金保障+财金互动”三位一体支持体系,精准赋能文旅发展。如今的宜宾,不仅实现了旅游人数的持续攀升、文旅企业的蓬勃发展,更收获了一张张亮眼的城市名片,正加速从“旅游城市”向“国际旅游城市”跨越。

俯瞰宜宾三江六岸 兰锋 摄

一、政策引领:锚定融合方向,筑牢发展根基

立足三江汇流的自然禀赋、抗战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白酒产业的独特优势,宜宾先后出台《宜宾市提振文旅消费十六条措施》《宜宾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和补助政策》《宜宾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聚焦文旅消费惠民、市场主体培育、文旅产品供给、旅行社引客、文旅营销推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重点领域,通过靶向施策破解宜宾文旅发展的瓶颈制约,为宜宾文旅融合画好“路线图”,引导“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让宜宾文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9739.82万人次,同比增长9.42%;实现旅游收入898.22亿元,同比增长11.61%。与此同时,城市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先后获评“2024年最具幸福感城市”、“美好宜居典范城市”。

宜宾城区合江门广场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王宇 摄

二、资金保障:注入源头活水,驱动品质升级

资金是文旅发展的“血液”,自2019年设立市级文旅发展专项资金以来,宜宾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年均文旅重点项目安排资金超2亿元,宜宾财政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领域文旅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近两年安排2457万元文旅消费券资金,通过携程、美团等平台精准发放,覆盖餐饮、住宿、景区门票等领域,直接拉动文旅消费近亿元,带动效应超1:4。

支持景区升级:创新“税收反哺”机制,将重点景区区域市级分成的税收和土地收入反哺景区发展,近两年累计补助李庄景区和“两海”景区1.02亿元,推动李庄古镇完成业态提升、夜景改造,“两海”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两海”景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李庄古镇年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

培育文艺精品: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年保障资金超1000万元,支持创排《兵工厂》《塑心》《我住长江头》等精品剧目,其中,2025年新创排的《我住长江头》以长江文化、抗战文化为主题,计划将其打造为展示宜宾文化的“移动名片”。

实施政策奖补:坚持“言出必行、及时兑现”,依据《中共宜宾市委办公室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高质量建设区域文化旅游中心的支持政策>等5个政策的通知》《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强市和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的实施意见》,兑现政策奖补资金6907万元,以财政奖补资金为杠杆,撬动多元化资金“活水”灌溉文旅融合沃土。

赋能国企改革:宜宾以财政资金为支点,撬动国企发展新格局,近两年安排1.4亿元资本金,为市属文旅国企注入“源头活水”。2025年市属3家文旅国企实现整合重组,发展势头强劲,瞄准“短剧+文旅”新赛道,自5月启动“跟着短剧游宜宾”百部文旅微短剧项目,累计完成27部短剧制作,已上线6部作品反响热烈,单部作品最高热度6087万。

热闹的李庄古镇 王宇 摄

三、财金互动:破解融资难题,激发市场活力

针对文旅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的痛点,宜宾财政深化“财金互动”,通过多措并举,引导金融活水流向文旅产业。

一方面,牵头开展“金融助力文旅消费贷款扩容行动”,对个人旅游出行、餐饮住宿等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预计带动相关消费贷款超70亿元。同时,政府搭台推动“政企银”三方合作,鼓励银行机构丰富文旅产品供给,降低贷款利率;通过编制《宜宾银行业“文旅产业”金融产品手册》,精准对接供需双方需求。截至2025年7月末,全市文化、体育、娱乐和住宿餐饮业贷款余额达21.82亿元。

从政策引领下的业态创新,到资金保障中的品质提升,再到财金互动里的活力释放,宜宾以“三位一体”模式破解文旅融合发展瓶颈,实现了从“旅游人数增加”到“产业质效提升”的跨越。未来,随着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宜宾市“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城市名片必将愈发响亮。(来源:宜宾市财政局科教与文化科)


上一篇:
六汪镇:乡土产业腾“云”驾“电”闯市场
下一篇:
县工商联组织会员企业赴重庆市酉阳县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考察对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