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嵊泗县科技创新中心关于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闭会期间第4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9-14



访问次数:5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徐子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嵊泗高科技产业发展引入AI产业助力嵊泗全方位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根据办理工作责任分解要求,明确由我中心牵头办理。经研究,现将有关内容答复如下。

一、加强政策导向,推进高能级平台建设

一是强化金融支持。出台《嵊泗县促进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嵊政办发〔2025〕6号)等文件,明确将港口、文旅、渔农、工贸、新能源及生态六大领域列为政策重点扶持方向,积极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等多元化方式,为重点科技型企业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今后将持续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定制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方案,为招引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及关联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撑。

二是注重规划引领。突出主要城市区域的规划布局,制定产业发展长期方向,结合“十五五”规划,围绕港口、海事服务、旅游、渔业等领域开展AI产业布局、招引。加大招商引才力度,主要乡镇对开展AI技术研究、应用、推广等业务的企业给予更大优惠力度;重点招引AI技术人才,在人才福利、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最大最优政策。

三是积极推进平台建设。搭建公共数据平台,整合县域相关数据资源,已归集县域内数据种类包含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民宿、自来水、生态环境、民政、医疗等数据目录277个,对应数据项4323条,为全县数智化政务应用提供相关数据支撑。将招引AI算力类项目作为推动县域高科技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对接中广核、阿里云、中国中诚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推进绿色数据(智算)中心等项目,目前相关项目已进入初步洽谈和方案完善阶段。

二、注重智慧赋能,助力产业与民生发展

一是发展智慧渔业。在智能养殖方面,积极打造智慧养殖云平台,围绕贻贝全产业链,搭建起“1141”架构,即打造1个产业大数据库、1个数字驾驶舱、4个子场景、1个多功能应用,对全县形成养殖安全监管“一张图”,实现全生命周期追踪;实施数字化养殖项目,支持黄龙乡渔臻鲜水产养殖基地创建数字渔场,建造一体化数字管理驾驶舱,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养殖全过程水质实时监测、循环水养殖。

二是深化全域旅游智能化。上线“游嵊泗”小程序,打造集娱、游、购、食、住、行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从“游前-游中-游后”三个维度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全过程解决方案,推动我县旅游智能化。建设智慧景区,实现各业务运行管理系统与监控监测硬件环境等基础设施同步提升,打造“数字景区监控与指挥场景应用”来显示各景区景点实时情况,包括景区人员进出情况、在园人数、气象、应急等信息,强化在客流预测并提供更好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积极探索发挥“文旅+AI”优势,相关部门正瞄准实现高准确率、低延迟的7x24小时智能服务能力,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贴心和人性化服务,推进基于DeepSeek R1大模型打造AI智能客服系统工作,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开发并进行测试。

三是升级政务与民生服务。聚焦政务服务智能化升级,积极探索AI大模型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县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为突破口,依托国产大模型DeepSeek搭建政务服务AI助手,增强高效精准的医保政策解答支持能力,提升一线服务效能。为推动AI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全面摸排各服务窗口实际需求,持续扩大AI助手服务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应用场景“扩面提质”。此外,为政务服务人员开展AI领域专项培训,提升业务素养,推动AI大模型与基层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民生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三、拓宽引育渠道,培育人才与产业生态

一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深化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合作,力争柔性引进海洋大数据分析、AI运维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实施政校企“人才共享”模式,通过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服务嵊泗经济发展。同时发挥在沪“人才飞地”作用,开展创业创新项目路演,支持数字经济人才来嵊开展项目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拓宽引才渠道,2025年推行“政录企用”引才模式;开展事业单位紧缺人才引进,近五年已招录相关领域人才8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将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人才纳入县人才范围,制定《柔性科技创新人员服务保障办法(试行)》《嵊泗直播电商人才评价认定办法》《嵊泗县新业态创客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三项政策,提供住宿、就餐、交通出行等生活保障及奖励补贴方面的政策支持,全方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

二是建设“数字人才实训基地”。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菜园镇联合阿里公益共同推动“嵊泗数字人才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培育电商领域专业人才,截至2024年底已培养电商技能人才56名、高技能人才16名,有效促进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除电商领域外,基地同时积极对接省内高校资源,后续将开展AI、大数据等专业人才针对性培养。

三是引导企业提升数字效能。支持企业加大对AI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023年引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企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嵊泗数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以数字化建设为主要工作,对我县规上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截至目前,我县规上工业企业已实现数字化1.0全覆盖,3家达到数字化 2.0标准。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合作攻关,加强AI技术在相关产业和技术方面的应用。

四、夯实基础建设,开发实际应用场景

一是夯实数字基建。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设5G基站259余个,其中今年新建基站2个,实现5G信号覆盖全部有人岛屿全域及主要航线,并联合通信运营商正在查漏补缺我县信号薄弱区。积极建设海底光缆,完成泗礁-黄龙-枸杞海缆建设,实现黄龙乡、枸杞乡、嵊山镇3个乡镇的通信双路由保护,提升海岛通信力度。目前正开展沈家湾-泗礁海缆项目建设,现阶段正进行海洋环境调查等工作。

二是强化数据安全。持续完善公共数据平台、电子政务网和视联网的数据安全和信息归集机制,累计过滤审核态势感知日志数据280261条,并对网络数据安全风险再次评估,完成重要行业网络数据安全自查工作并上报自查表格。同时进一步加强各类数据资源分类分级管理,协助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促进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应用。

三是探索“AI+保险”模式。积极推进“AI+保险”模式的探索,推动保险公司建立“保险+服务+科技”融合的全链条风险勘察体系,从传统的灾害后补偿模式转型为灾前预防预警、灾中快速响应和灾后精准理赔的全过程管理。升级“风险雷达平台”的风险地图功能,为企业财产保险客户提供专业风险管理服务,并向投保客户实时发送预警信息,目前已推出海洋灾害指数保险等业务。

目前,全县上下正围绕“创新强县”战略,积极推动各项技术创新、产业创新,AI技术的运用也关系到我县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各项社会工作的持续稳步提升,通过“产业+AI”的融合,也能更好地助力我县推进共同富裕,使海岛地区群众享受科技智能发展的成果。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嵊泗县科技创新中心

2025年9月9日

收起


上一篇:
2025年度镇江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结论公示(09月第六批)
下一篇:
唐山研究院召开携手百度“人工智能+”培训启动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