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加“数”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5-09-12



访问量:

作为江西工业的主战场,上饶市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和“1269”行动计划,坚持“以点突破”带动“面上跃升”,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具有上饶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向好,已经形成1个两千亿元级园区、2个千亿元级产业、1个千亿元级企业的新型工业化“千亿级”发展矩阵,连续4年入选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城市。今年6月,该市成为江西省唯一一个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一目标”为统领锚定“智改数转”新蓝海

上饶市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列为市委、市政府“一号发展工程”,建立市县两级专班推进体系,通过“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指导、企业主责、服务商支撑”五维协同机制,配套“周调度、月研判、季督导、年评比”闭环管理制度,形成全域数字化转型工作格局。

在推进“数转智改”进程中,上饶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工作中心任务要求,把顶层设计和路径探索结合起来,先后出台《上饶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关于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相关导则、方案、办法等20余个,形成“1+N”政策矩阵,体系化推进“智改数转”全链条覆盖、全流程支持。同时,为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路径,形成“一企业一报告一建议”良好机制。

“点线面”齐发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点”上突破,打造国家级标准示范标杆。聚焦“1269”行动计划和县(市、区)“1首位+1主导”产业,建立“智改数转”标杆企业培育库,推动龙头骨干企业、“链主”企业入库培育,大力支持“链主”企业对标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标准,率先开展集成应用创新,揭榜挂帅建设省级重点“产业大脑”。晶科能源、耐普矿机成为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华东铜箔、金叶大铜等16家企业已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数量列全省第一;9个开发区获批省级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单位,数量列全省第一;新增13个省级“数智工厂”、8个省级“小灯塔”、7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列全省第二。同时,将全市60个成功案例转化为可复制的转型模板,提炼出38个数字化转型场景和产品,引导更多企业乘“云”而上、借“数”发展。

——“线”上贯通,链式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坚持产业、企业和园区“一体化”协调联动,聚焦光伏、光学、建材等重点产业,制定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路线图,“一体化”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集群内不低于80%的规上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如针对光学产业这一传统优势领域,联合上饶联通研究院,建设“产业大脑”,引导400余家光学企业开展MES(智能制造执行)系统建设,推动50%左右的光学企业使用“机器视觉”代替人工检测,涂墨、镀膜、胶合等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不到60%提升到92%以上。晶科能源通过建设智慧大工厂实行无人化操作,企业订单提高约10%,成本下降约 25%,并带动大量上下游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通过强平台、优供给,更多应用场景正涌现出矿业采选无人化作业、数智赋能管理等一批标杆应用,其中德兴铜矿大型金属露天矿山5G+全流程智能采矿获评“绽放杯”国赛优胜奖并入选为全国5G工厂。

——“面”上覆盖,构建数智网联新坐标。近年来,上饶市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算力中心和标注中心,加快筹建总规划1000P智能算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建成了赣东北数据交易和知识产权全产业链运营中心,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力;并通过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新基建“结网”,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光伏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接入企业700余家,解析量达8.2亿次。同时,大力开展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依托市内联通的“智饶云”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电信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移动的“饶信智联”、华为云平台,实现批量改造提升。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有1968家企业启动了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工作,形成“一企一策”数字化转型报告1936家;全市计划改造的1846家规上制造业企业中,已启动数字化改造企业1798家,改造完成率71.2%;已完成改后贯标预评企业1121家,其中265家企业达L6级以上。

“要素保障”下功夫精准破解企业痛点难点

针对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上饶市加快汇聚“智改数转”要素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了3000万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智能工厂改造、数字化装备升级等领域;同时,坚持市县联动、分级配套,推动各县(市、区)根据产业实际配套1000—3500万元不等的财政引导资金,实现市县两级财政引导资金规模突破3亿元。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消除企业“不愿转”的顾虑,激发市场主体转型主动性。

在金融支持方面,探索搭建“政会银企”四方协作平台,强化银企对接服务,联合上饶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出并广泛落地“数智贷”金融产品,全市各类金融机构累计授信贷款168笔、投放金额超2.8亿元。与上饶平安保险、人寿保险、宁波银行合作推出政府投保的“数转险”风险兜底产品,化解企业“不敢转”的后顾之忧。

在服务保障方面,建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白名单制度,遴选发布了50家服务商和142个数字化解决方案;完善“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化诊所、数字专员”三级服务体系,建成省级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个、县级数字化诊所13家,组建行业资深专家组上门“出诊”、现场“把脉”、开出专属“良方”,组织开展企业老总、高管、数转工作专员技能实训1万余人次,破解企业“不会转”难题。

在人才引育方面,上饶市高瞻远瞩,与赛迪研究院、北京赛昇等知名智库、权威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充分借助其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的知识,为当地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依托江西师大数字产业学院、上饶师院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等专业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课程,深度开发数字化转型人才资源,为上饶的数字化转型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政府与企业同频共振,双向奔赴,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的信心与动力,使他们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信息来源:厅办公室

编辑:廖丽红

初审:袁泽松

复审:罗华桢

终审:曾检明


    上一篇:
    珠海电商行业专家走进遵义助力“遵品出山”“黔货出圈”
    下一篇:
    于里镇:加快新机井建设 夯实农业生产用水保障
    Title